本篇文章5247字,读完约13分钟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共平台《展望》,( outlookweekly1981 )。 原文最初于年7月11日发表,原标题为“连续40天暴雨警报! 展望采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该怎么办?

◆6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雨长、雨域重叠高、雨量多、局部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多年未见的流域洪水等情况。

◆气候模型的推测结果显示,如果不控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1世纪末陆地地区高温热波事件的发生概率将是现在的5~10倍,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增加。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年世界风险报告》显示,极端气候事件是未来十年世界上最大的风险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馀勇:

面对极端天气怎么办?

截至7月11日,连续40天的6月2日至7月11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警报,是自2007年开展暴雨警报业务以来最长的时间。

6月以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加,发生了许多洪水地质灾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国是受极端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展望》接受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勇表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强降雨、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个事实可以佐证:从国内来看,1951年以来,中国的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都有显著上升的趋势,有点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显示出强度更强、频率更密、时间更长的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前几天发表的《2019年世界气候状况声明》,到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目前,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极端气候事件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地球怎么了? 我该怎么办?

长期以来,中国气象局在传统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基于影响的专业和公共气象服务,减轻气象部门极端气象灾害损失,保障国家气候安全方面的科技支持和业务服务作用,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预报极端天气是气象事业的难点。 》馀勇说,目前中国气象局正在积极制定“十四五”气象快速发展计划,将来将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促进气象事业在国家快速发展、人民福利等方面形成更高的经济、社会利益和影响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要点坚定四个方面防止工作

《展望》:进入汛期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显示了什么优势?

馀勇: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今年涨水以来我国的天气气候形势非常多,纷杂。 截至7月10日,全国平均降雨量为336.1毫米,比常年同期( 313.8毫米)多7.1%,但降雨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特别是6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雨长、雨区重叠高、雨量多、局部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多年未见的流域洪水等情况。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一是雨季早,累积雨量大。 华南前汛期提前12天,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于6月1日、9日和10日相继进入梅雨期,分别提前7日、5日和11日。 进入汛期后,南方暴雨多发,共出现15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 安徽省黄山( 1561.8毫米)、广西永福( 1548.6毫米)、广东省龙门( 1535.2毫米)累计降水量达到1500毫米以上。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二是雨带复盖整个网,多雨地区多。 从涨水后到6月10日,主要降雨区域位于华南和江南南部,多雨中心位于福建北部、广东中部和广西东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达600~800毫米,局部地区达800毫米以上。 6月11日以来,主要雨带向北运往长江中下游一带,多雨中心位于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浙江、安徽、江西局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三是降雨强度大,许多雨量打破了记录。 汛期以来,全国出现暴雨的县(市)为1157个县,比48%,其中338个县(市)出现了日雨量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最大日降雨量为538毫米,出现在江西省鄱阳县莲花山乡( 7月7日08点到8日08点)。 最大时降雨量为167.8毫米,出现在广州黄埔桥站( 5月22日02时至03时)。 降雨极强,9县(市)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33个县(市)日降雨量突破本季度极值,81个县(市)日降雨量突破当月极值。 6月以来( 6月1日~7月10日),重庆、湖北累计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的浙江、贵州、安徽,为历史同期第二多。 江苏、上海在历史同期排名第三。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四是强对流天气频发,灾害影响较大。 进入汛期以来,我国出现了30次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 北方强对流以雷暴或冰雹为主,6月3~11日黑龙江、吉林等地连续出现雷暴或冰雹天气,黑龙江鸡西市( 12级)、绥化安达市( 12级)、鸡西市鸡东县( 11级) 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突破了当地历史极值 6月24~25日,华北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雷暴和冰雹,局部地区短时间风力达到了10~11级。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展望》:最近中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加,原因是什么要点需要防止那些气象灾害吗?

馀勇: 6月以来南方地区强降雨持续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影响,低空急流活跃,南方地区水汽条件丰富。 此外,低涡、切变线等降水天气系统活跃,频繁出现了从西南地区东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过程。

另外,强降雨发生的具体位置、强度和影响时间与中小型对流系统的活动、局部地形的影响等多种复杂因素有关。

由于降水过程频繁,落地重复区域较多,因此有必要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预防工作。

防止河流和湖泊涨水。 根据相关部门资料,今年以来,全国有30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察以上洪水,7月上旬,长江流域干流和多条主要支流发生序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江段、洞庭湖、鄱阳湖主要控制站全面超警察 各地有必要开展河流干燥支流的雨情、水情监测和预报警报业务,特别是防止中小河流汛情。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二是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随着降雨的增强,各地已经进入山洪、地质灾害多发期,特别是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等地质条件脆弱,必须加强预防,避免造成死伤。

三是城乡内涝防治。 汛期,局部突发性短时间强降雨发生频率高,容易引起城市、乡村洪水灾害,特别是城市内洪水影响大,灾害重,因此必须强调要点。

四是防止强对流天气危害。 汛期也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时间段,必须重点防止雷电、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对人身安全、农业、高空作业等的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展望”:近年来极端天气的气候情况在增加。 其中有“推手”吗?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挑战?

馀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发表的气候变化判断报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中叶以来低温极端事件的减少、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极端海面事件的增加、部分地区强降水事件的次数的增加等 预计21世纪世界部分地区高温和暴雨增多,干旱程度加剧,威胁各国的粮食、水资源和能源安全。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我国是世界上受最极端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灾害中死亡的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引起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地球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之间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在变化。 全球变暖还会改变大规模大气环流形势,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的一些变化,影响不同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对极端气候事件的一些变化有重要影响,人为影响已经增加了一些地区发生热浪的概率,对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强降水增强也起着重要意义。

气候模型的估计结果还表明,如果不控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来全球极端事件的出现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显着增加。 到21世纪末,陆地地区高温热波事件的发生概率将是现在的5~10倍,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增加。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气候变化作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作为快速发展中国家承担的国际责任,是中国转变快速发展方法的内在诉求,也是顺应世界快速发展趋势的重要战术选择。

现在我国处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中后期,有可能加剧极端的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以应对极端灾害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副本,加强极端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重点区域、要点领域的气

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展望”:面对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将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气象监视预报警报服务? 在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方面,气象部门会采取那些具体措施吗?

馀勇:极端气候事件具有突发性、局部性、强度大、破坏力大、社会影响大等优势。

对此,气象部门要大力执行“监视精密、预报精度、服务精密”的要求,在监视、预报、服务上下功夫,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一是通过精密的焦点监测,进一步提高气象监测能力。 观测空在北区、观测所疏散区和人口密集区增加地面监测站网建设,积极共享水利等部门的气象观测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高监测密度,雷达等遥感资源

二是焦点预报准确,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攻关力度,加强区域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开发应用,突破局部天气预报的精确痛点。 确定四级业务分工、完整的业务流程,加强值班自动化,注视天气气候变化,及时滚动分解和订正预报,不要错过各气象过程。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三是聚焦服务精细,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警报服务能力。 如果决定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救济提供气象服务,还将直接发行国家突发事件警报新闻发布系统、转发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其他部门的新闻发布系统、推进广泛社会媒体等“三条战线”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气象部门从三个方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在国家自然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气象灾害调查事业。 明确全国各地气象灾害分布的优势、发生规律,提高基于影响的风险预警服务能力,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各项紧急准备工作。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二是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应急联动工作。 加强各部门间基础数据共享及灾害性气象期间会商、研判、警报新闻的共同发表,共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三是大力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学普及。 利用自媒体、新技术,拓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方法的做法,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把气候安全视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计划

《展望》:如何看待减轻极端气象灾害损失、保障国家气候安全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馀勇:世界气象组织曾就极端事件发表声明: 2019年被确认为史上第二热年,过去1年和10年的全球变暖主要出现冰川消融、海洋升温、极端天气增加等,今后极端事件的出现更频繁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年世界风险报告》显示,极端气候事件是未来十年世界上最大的风险。 中国气象局今年1月发布了“2019年国内外10大气候事件”,台风、龙卷风、洪涝、热浪、干旱、森林火灾等极端事件上榜,造成了全球巨大的经济损失。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现在中国的极端天气表明,强降水频繁,强度大,高温天数多,多出现雷雨强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由此引发的极端气象灾害,可能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威胁。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关系到国家安全。 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安全对国家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等有重大影响。

在减轻极端气象灾害损失、保障国家气候安全方面,气象部门积极发挥支持保障作用。 例如,在国土空之间的开发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沙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综合管理、湿地保护和恢复、地质灾害的防治等方面,暴雨、山洪、干旱等监测预报、灾害 积极开展生态脆弱区气候承载力判断,科学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气象服务保障的支持作用。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中国气象局总是把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计划。 将来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相关快速发展计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计划的支持保障作用。 通过制定计划,加快气象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气象事业在国家的快速发展、人民福利等方面更高 中国气象局将继续主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全球变暖科学判断等事业,积极参与全球变暖对策,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极端天气等防灾减灾气象保障服务,国际影响很大。

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总制:陈良杰

监制:夏宇

:顾佳赟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finance )。

标题:财讯:连续40天暴雨预警!瞭望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