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47字,读完约21分钟
廖晓军:确定目标扎实事业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施。 20世纪末,随着新闻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政府公共支出管理透明度的增加,对提高公共部门支出责任和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越来越强,以支出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为导向的业绩预算在西方发达国家运输,
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提出完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采用效益和政府业务效率。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判断制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为了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业务会议上强调推进行政问责制和绩效管理制度。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届会议预算审查结果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 今年3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由监察部主导的政府绩效管理业务部间联合会议,负责指导和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同志要在年全国财政业务会议上确定要求,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采用健全的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程预算绩效管理。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副本。
深刻认识到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快速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在财政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的快速发展观,把政府体现为人民的理念,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充分使用有限的资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采用效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发展为人民,迅速 政府预算管理充分重视业绩,预算支出只有产生实际的社会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功能,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善预算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变长期以来财政资金管理采用中存在的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提高财政资金采用效益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建设高效负责的政府的重要副本。 首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管理效率。 面对当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新形势的新任务,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政府职能交叉,权利和责任脱节,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强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价格,关注财政资金的采用利益,其复印件实际上超越了公共支出管理本身,涵盖了政府管理的整体范畴。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大大促进上述问题的处理,提高政府的业务效率。 其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责任意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在面向结果的绩效管理中,每年的财政支出与成果或效果相关,上一年的绩效会影响下一年的预算安排。 地方、部门、部门申请预算时,必须根据其职责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正确计算实现目标所需的资金,避免浪费。 谁负责基本上是慎重申请预算资金,提高责任意识。 而且,业绩管理以公众为客户,政府的一切活动都满足客户的诉求,因此加强预算业绩管理,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观念,强化对公共资源采用结果的关注,使政府行为更现实有效,政府决定,。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财政透明度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社会各界对预算新闻公开的期待和呼声越来越高。 特别是随着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社会各界要求知道财政资金的具体录用方向和复印件,也想知道财政资金的实际生产和录用利益的情况。 现在,我们已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闻公开条例》的要求,大力推进预算新闻公开事业,政府预算、大部分部门预算已经公开。 今年还将公开部门结算、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 这几年我们推进预算公开的步伐很快,但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各界的紧迫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除了思想认知不足、公开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外,还有政府预算体系不完善、预算管理相关配套改革不充分等原因,也存在预算资金录用绩效评价和衡量困难等关系。 部分资金分配后,效率、利益到底怎么样,偏离了财政、财务部门的视野,偏离了监督。 这使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采用效益,应对和应对预算公开后可能面临的社会疑问。
(4)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首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的精细化管理。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行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财政管理科学化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预算编制时的生产和利润目标尚未确定,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效率低、预算执行结束后科学问题效果不足等,也制约了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向纵深迅速发展。 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预算管理各环节融合绩效理念,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的有机统一,建立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大大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其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建立更规范的公共支出管理体系。 以前传下来的预算管理模式侧重于资金的规范安全和财经纪律的执行,对资金录用的比较有效性不够关心。 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开始关注分配多少蛋糕、分配到哪里,关注花钱的效果、资金的采用效益和效率。 财政资金的采用包括是否切实处理了民生问题、是否缓和了社会矛盾、是否促进了科学技术创新、是否实现了教育公平、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 特别是从今年开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总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如何更好地使用纳税人的钱,客观上也对财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和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将有力地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全面完善。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根据财政部的统一要求,各级财政、财务部门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制度建设,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探索评价结果的应用,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加强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 为了加强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指导,财政部于2005年制定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规范了中央部门支出绩效评价,确定了评价对象、范围和基本做法。 2009年颁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方法》,指导了地方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 日前,财政部还根据管理需要合并了两种方法,发表了统一指导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方法,进一步确定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设定、评价结果的应用等。 全国大部分省市也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相关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随着实践事业的开展继续补充和完善。 一分中央部门也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了专业的业绩评价方法,确定了业绩评价对象,细分了业绩评价目标、评分标准。 另外,各地积极加强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到目前为止,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的门上已经有14个地区设立了个别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没有个别设立预算绩效管理机构的地区也首先由预算处等履行绩效管理职能。 在一些地区,市、县财政部门还设立了绩效管理机构。 制度的建立和机构的建设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二)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试。 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的业绩评价试验。 一是扩大评价主体,试点初期的部门从主要评价逐步过渡到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共同评价或财政部门主导评价。 例如四川省、北京市等地,反复以部门为主体评价本部门的支出,对政府关心的重大民生项目、要点和代表性专业资金以财政主导进行业绩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积极探索创新绩效评价机制,从试点初期简单的事后绩效评价中事先设定绩效目标,在事件中进行绩效监视,项目完成后进行绩效评价,绩效 河北省要求省级所有项目全面制作业绩目标复印件的,云南省在编制年部门预算时选择部分部门和项目进行业绩目标审查。 三是评价对象先易后难,从分和面选择。 黑龙江等地将项目支出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取得一定经验后,逐步前进,摸索开展市县财政综合绩效评价和省市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第四,试行与资金规模的扩大、项目的增加有关。 例如,四川省年比较产业快速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行政运行四项支出,选择80个大分类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关于省级财政资金62亿元,占当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总额的20%。 安徽省抓住双手,拿到省级项目实施,拿到市县考试,年考试面已经扩大到所有市级和一半县级。 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国省级部门纳入业绩评价的资金总量约为1600亿元。 中央部门支出绩效评价试验事业今年又有新突破,年明确绩效评价试验项目242个,涉及149个部门,比去年增加34个部门,42个项目,大部分中央一级部门已经纳入绩效评价试验范围,资金近70亿元。 年,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9个专业转移支付项目也纳入了业绩评价试验的范围。
(三)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评价指标和基准体系,构建新闻系统,构建绩效评价工作专家库。 例如,江苏省从投入指标、生产和效果指标、能力和条件指标、满意率指标等四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全面地反映和测量财政支出的业绩目标,为业绩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广东省是财政支出绩效新闻管理平台、专家评审管理子系统、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子系统、财政专业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子系统、财政综合支出绩效管理子系统、评价指标及标准库、项目直播 海南省面向省直部门单位和各专业团体公开招聘业绩评价专家,与政府采购专家库实现资源共享,形成600多个专家库,为业绩评价提供智力支持等。
(4)探索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各地积极探索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资金配置、预算管理的改善逐步结合起来。 一是将评价结果用于促进预算管理和加强监督。 北京市将评价结果驻留在财政事务平台上,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公开时,四川省将比较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促使省级相关部门采取完全的管理方法,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模式。 二是把评价结果作为预算配置的第一依据。 深圳市利用年度评价结果,回收未使用项目雄辩,核减项目资金共计数百万元。 第三,将评估结果应用于问责制。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制定了《财政专项资金录用实绩问责暂行办法》,根据评价结果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奖惩。 四是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评价结果。 浙江省湖州市财政局、广东省广州市财政局受市政府委托,自2008年以来每年向人大有关方面报告市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情况。
从各地区、各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实践来看,员工进展迅速、效果显著的地区通常有一些优势:一是领导非常重视,如广东、河北、四川、江苏、浙江等是政府主要领导自己预算的 二是重视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比较健全,发挥各事务所、相关部门等的作用,形成了员工的合作。 三是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形成了宏观指导意见、具体实施办法、外部协调机构、内部业务规章等一系列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制度体系。 四是结果应用比较充分,通过向政府报告、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向社会公开、与预算相关等方法,获得政府、人民代表大会、社会的关注,并实现资金招聘部门更加重视预算绩效、加强绩效管理的目的
经过几年的实务实践,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确立了再生产和结果的绩效理念,强化了部门和部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财政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采用效益,促进了政府建设的高效透明。 要肯定成绩,并冷静地看待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总体还处于初期阶段,长期形成的再分配轻管理、重新采用轻绩效的思想还没有根本变化,依然是项目 制度建设的展望面还不广泛,缺乏长期的机制和统一计划。 财政业绩评价考试面小,范围小,资金量不大,大部分市、县级业绩评价工作还没有开展。 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评价方法相对单一,飞行员缺乏事先的绩效目标设定,很多是事后评价的绩效评价质量需要提高,评价结果还经常应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的发展,必须在今后事业中的要点上加以处理。
三、确定目标方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现在具备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领导谈话和重要会议文件有确定要求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公众加强资金监督,提高资金录用效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的中世纪委员会,监察部设立了专业的政府绩效管理机构,统一的计划配置和 一个地方和中央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试中已经取得了一点成功经验,探索了一点好办法,一些地方党政府的主要领导对这项事业亲自关心并给予大力支持。 这些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舆论支持。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快速发展观,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强中国政府绩效管理 根据加强完全公共财政体制机制和部门支出责任的主线统一计划、等级管理、地产性、要点的突破,重视业绩目标的实现,以业绩评价为手段,保障结果的应用,改善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价格,公共
遵循上述指导思想和大体,现在及今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思路和事业要点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知,强化业绩理念。 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和效率意识。 各级财政、财务部门要冷静地认识。 公共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缴纳的资金,不仅要用于人民,也要比较有效地用于人民。 我们不仅要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做了什么,还要让人民知道政府花钱的好处,而且要让人民满意政府花钱的效果。 这样可以真正实现绩效理念,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精神,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决议的重要体现,是响应社会各界、公众强烈呼声的必然趋势,是加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副本,是财政资金的 要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了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思想认识,扩大舆论推进,充分利用文件、理论探讨、业务训练等多种玩法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发表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方法
(二)建立健全制度,夯实管理基础。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必须指挥科学迅速发展观,加强制度法规建设,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管理绩效,实现有法、有法、无法、依法资产管理、民资产管理。 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继续加强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工委员会的信息表达,用新修订的“事前算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加重视预算绩效方面的复印件,用“事前算法实施条例”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 日前,财政部必须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在各地组织学习、培训。 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必须结合实际,尽快研究提出本地区、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具体方案和阶段目标,进一步建立本地区、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和方法,还没有绩效管理方法的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和团队建设,完全利用现代化新闻管理技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新闻平台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为管理提供组织和新闻技术支持。
(三)创新体制机制,完全管理过程。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研究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流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视,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逐步确立了反馈结果中应该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作为一环,环扎 加强绩效目标设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绩效目标的申报、审查和审批机制。 今后,部门申报预算应大致报告业绩目标,以确定、明确、可衡量的业绩目标和业绩指标体现项目预计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生产和结果,制定可靠操作的业绩实施计划。 财政部门必须加强业绩目标的审查,业绩目标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调整,在满足要求后不能进入预算管理的下一个过程。 加强预算执行中的业绩监视,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掌握项目业绩目标的实现情况、项目实施流程和资金支出进度,业绩目标出现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修正,没有业绩的项目取消,实现目标 要加强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完成后进行自我评价,参加绩效评价试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后,编写绩效评价报告,全面资金招聘绩效。 是以部门为主体进行绩效评价试验的项目,财政部门也可以重新评价。 要掌握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机制。
(四)扩大试点范围,规范试点项目。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客观公正地评价财政资金的采用效益、效果、运行效率是核心环节。 1必须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的范围。 继续增加进行业绩评价的部门数量和项目数量,参加业绩评价试验的资金总量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每年都有所提高,参加业绩评价试验的部门的项目支出在本部门支出中的比例每年都有所提高。 年,几乎所有地区(包括省、市、县)和中央部门都要进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验,从横向到横向,从纵向到最后。 2必须合理明确绩效评价试点项目.。 认真筛选考试项目,评价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重大或要点民生项目、当地党委、政府关心的重大或要点民生项目、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重大或要点项目,与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重大 3要创新评价模式。 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比较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项目资金优势,按照先易后难、简便比较有效的大体,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业绩评价指标尽量全面和完善 选择评价对象时,可以对项目支出进行业绩评价试验,也可以对基本支出和整个部门进行业绩评价,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进行综合评价试验。 要逐步扩大上级对下级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考试。。 四是合理明确评价主体。 根据项目的优势、实际需要分别明确。 部门可以作为主体组织,财政部门也可以统一组织。 重大、要点项目可以依靠专家、中介机构的力量。
(5)扩大结果的应用,加强绩效制约。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很重要,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方向。 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保障业绩评价结果的应用,通过结果的应用,促进部门预算管理的改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说服力。 探讨绩效评价结果在政府及其部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及其部门责任目标实现情况的重要反映,引入政府决策过程。 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对于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反馈给被评价部门和单位,作为改善预算管理、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研究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配置的有机结合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好时,表扬或持续支持的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没有达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差时,批评。 不进行修正或者修正不充分的,应当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者调整项目预算直到取消其财政支出。 要建立绩效问责制度,充分体现财政资金采用主体责任,谁付钱给干事,谁负责的机制。 研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加强信息表达,认真倾听社会各界呼声,采纳合理意见,继续改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目前,预算管理工作已经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进入攻防阶段,今后一段时间经常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都是政府的公共管理部门,担负着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对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向平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公共服务均等等负有重要责任 财政部门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关注资金的分配方向和要点,切实转变观念,把员工的重点转移到关注资金录用业绩,关注生产和结果上。 既是部门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也是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对部门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负责,对预算执行的认真性负责,对财政资金能否发挥最大利益负责。 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扩大绩效管理的项目范围和资金规模,研究制定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案和目标,经过三五年的时间,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的大步骤,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的精细化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杂志年第十一期
标题:"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