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3字,读完约4分钟

张可云指出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的权威应建立以下基础:一、该机构的设立需要立法,其功能、权力等应通过立法确定。 二是有强大的快速发展基金做后盾三、依赖全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的完整性 否则,该委员会的成立只是一个设想,难以实施 ,在“十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中,国家将区域计划的编制放在重要位置,先行研究和制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计划 去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可云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中央政府设立专业区域管理机构“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的构想,由此真正整合京津冀三地资源,实现京津冀都市圈的整体 本报记者27日对张可云进行了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国家京津冀都市圈的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展开的? 至今为止有过同样的区域计划吗? 张可云:京津冀都市圈是还在研究和讨论中的区域合作概念,也有人称之为“环京区域”、“京畿圈”等。 一般来说,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加上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保定、廊坊和七市。 2004年2月,国家快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集京津冀发改委在廊坊达成加强京津冀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廊坊共识”,石家庄市被划分 近年来京津冀都市圈合作实际上是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三地的第二次合作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兴起并繁荣起来 “环京经济技术合作区”(由北京市、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和廊坊组成)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1988年8月成立的 进入1990年代后,在经济体制转变的背景下,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消失或名副其实地死亡 环京经济技术合作区是许多消失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有促使成立“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的构想? 海外有国家设立的类似机构推进区域合作吗? 张可云:中国经济重点位于东部地区,因此中央政府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调整和改造的政策资源,主要来自东部地区。 京津冀快速发展的落后,对统一区域的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成立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的构想是在2004年5月召开的研讨会上提出的。 其理由是,第一,京津冀都市圈存在两个超级城市,京津两市之间的企业广告主导型合作在地方政府的介入下难以开展。 第二,京津冀市区合作的具体副本包括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产品,受限于地方利益,这种产品的生产需要权威组织的推进。 第三,现在成立的“京津冀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京津冀都市圈发改委主任联席会议”只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种方式 国际经验表明,这类组织没有转变为高级形式(即中央政府设立的专业区域管理机构),由于缺乏权威程度和固定性,难以发挥作用 海外有多个中央政府设立专业区域管理机构推进区域合作的例子 例如,美国在1933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以促进田纳西河流域(关于美国七个州)的迅速发展。 另外,英国在9个地区(在分权结构下,英国中央政府只管理英格兰的9个地区)分别成立了9个政府事务所,成立了调整9个地区政府事务所之间关系的地区协调小组。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才能保证“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权力的真正落实? 如何合理整合三种资源,促进这个地区整体协调的快速发展? 张可云: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的权威建立在以下基础上:第一,该机构的设立需要立法,其功能、权力等应由立法确定第二,强大的快速发展基金必须得到备份第三,全国 根据海外地区管理经验,将来必须整合中央政府各部委的地区管理功能。 即必须设立由总理直接领导的“地区管理委员会”,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属于其下级机构 京津冀都市圈合作计划是宏观区域计划,其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包括①区域范围内的主要产业布局和产业联系安排。 ②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快速发展方向和地区间分工。 ③增长极轴的布局④行政区周边地区的关系⑤产业的空间凝聚和扩散 相关链接:发改委基金施建美国

标题:【京津冀区域合作需要高级形式】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