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0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古老产业,茶领域的市场容量超过3000亿元,但单体茶企业的体量非常小。
据《每日经济情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底,全国只有9家茶企业挂新三板,2家在港股上市,规模依然有限。 这11家公司中,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寥寥无几。
据某业界相关人士分析,由于长期以来茶叶产品难以标准化,质量没有保障,大部分茶叶还处于土产粗加工状态,整个领域又弱又混乱。 八马茶业理事长王文礼估计,全国茶企业约达7万家,但企业品牌在茶企业领域所占比例在10%以下。
没有领域巨头
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稳定增加。 根据wind数据,年精制茶领域的收入达到了1669亿元,近10年的复合增速达到了35.81%,茶叶产量达到了244万吨,近10年的复合增速达到了18.62%。
但是,在这个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领域,大公司还没有诞生。 “多家茶企业是家庭式的,没有很大的资本投入,很多公司年收入2300万元。 ”。 据业界梁军(假名)介绍,茶叶的费用受到地区的影响,各地都有不同的饮茶习性。 比如,北方喜欢花茶,广东、福建喜欢乌龙茶,江浙地区喜欢绿茶,能满足全国口味的茶很少。
据统计,目前只有天福茜茶( 06868,hk )、龙润茶( 02898,hk )两家企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内地主板a股不“喝茶”,只有少数有实力的茶业“取道”新三板资本融资 8月9日,古木普洱茶生产公司中吉号( 838212岁)挂牌成功,成为第11家与资本市场接触的茶企业。
天福茜茶的规模也相当有限。 据天福茜茶中报报道,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4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溢利0.8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7.8%。 根据会计年度16.89亿元的收益计算,第一位天福茜茶在精制茶领域仅占1%。 在新三板茶企业中,去年赚到亿元的只有谢裕大( 430370岁)和八马茶业。
据业界相关人士介绍,要想在数量多、产业分散的茶领域突围,只能走企业品牌化的道路。 中吉号理事长杨世华说,以前很多普洱茶公司不重视企业品牌建设,或者只把企业品牌作为外在形象,无视提高内在质量,缺乏企业品牌开发的宏观指导和战术计划。
标准化程度很低
由于标准化程度低,很多茶公司的生产能力难以逐个发挥,妨碍了规模化。 王文礼告诉记者,标准化最难的是量化评价标准,例如采摘度、发酵度、烘焙程度等,甚至在固化茶的环节也更难,例如固化茶的香味、甜度、汤的颜色、味道等。
据欧和新闻统计,年天福茜茶和大益分别只占3.72%、3.61%的市场份额,合计在10%以下。
杨世华表示,近年来茶叶费用一直在普及,饮茶人一直在提高,许多茶企业提高了技术制作和研发的能力。 随着茶叶价格的合理回升,费用型茶叶占市场主导,整个领域持续增长。
八马茶业董秘吴庆祥也表示,年轻人对企业品牌的接受度更高,目前国内茶企业品牌力量不足,放在商超货架上很难吸引顾客,企业品牌化的道路还很长。
很多公司也开始建立电商的渠道。 天福茜茶在半年报中说,为了吸收越来越多的在网上购买茶产品的顾客,企业非常关注开展网络销售的机会。
梁军表示,电子商务渠道的企业品牌、价格特征很明显,但前提是企业品牌必须得到顾客的同意。 否则,依然是价格战的低端竞争,不容易给企业带来利益。 以铁观音为例,100元以下的单品最受欢迎,但运费占总额的10%。 如果是铁罐的包装价格的话会更高。 这家茶企业做电商的事情在增加,所以是提高企业品牌的曝光度。 “随着领域秩序的迅速发展和竞争,未来茶领域前景良好、规模和实力雄厚的公司也诞生了。 ”。
标题:【7万茶企仅11家上市或挂牌 标准缺失巨头难现】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