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47字,读完约13分钟

在“北朝鲜的真相”一文中,我说心乱如麻,无论如何都是百密,有非常重要的冷知识忘了说。

朝鲜喜欢聚集全国的力量,建造气势磅礴的象征建筑物(“纪念碑式建筑”),被称为“万年大计”。 当然,科学教育、环境保护等金ⅲ同志特别重视的问题也被称为“万年大计”。

其实无论是“千年大计”还是“万年大计”,都使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特别强调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人类文明至今不过几千年,进入科学技术兴盛的工业文明时代也不过200年。 真的到一千年后,人类可能早就集体移民太多了空。 一万年后,人类文明还不能说不存在。

“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像“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并非平均每100年发生一次,像1998年这样的长江大洪水,也发生在1954年和1931年,但关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遇到了更多次。

无视复制游戏,直接打击问题的本质,从我们已经提出的两个“千年大计”来看,“千年大计”是指从整个国家迅速发展的战术高度来看,最受重视的部分地区。

不,国家最重视的地区不同。

建国后,最受重视的是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东北工业基地。

与美苏交恶后,在战备思想的指导下,国家的战术要点正在转向西北西南内陆地区的三线建设。

1980年以后,中央、媒体和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开始转移到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特区,其次是海南特区、浦东特区。

2001年入市后,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特区”二字含金量迅速减少,各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比中央给予的政策扶植逐渐增强。

最典型的是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

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快速发展战术,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综合创新区,被定性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80年代开放的深圳和90年代开放的浦东,当时已经摆脱了泥足子的面貌,深圳开始有赶超广州的势头,浦东也有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雏形,为了南北平衡,中央落子天津在北方建立另一个浦东

但是,此时中国整体也不是泥脚子,天津根据单纯的政策特征,再生经济奇迹并不容易。 也就是说,为了创造这个奇迹,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从今天纸面上的gdp来看,滨海新区确实是天津最骄傲的掌上明珠,但代价是天津整个城市的边缘化。

民国时期,北京(平)土气,天津洋气,当时的天津确实比北京(平)更像上海比南京的关系,经济量不比北京差一点。 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再次成为首都,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各种资源自动聚集在首都。

天津街头的西式大楼

到了2005年,天津城市体量已经不是北京的对手,天津最明哲保身的快速发展战略应该将城市未来的快速发展方向导向西北方向,也就是海河上游的北辰、武清方向迅速发展,对接大北京都市圈,向东南方向

从天津主要城市到武清只有20公里,武清沿着京津高速去北京,七环20公里,六环30公里,五环也只有40公里,完全可以承担大量的北京产业和人口转移。

天津周边地图

今天很多天津本地人吐槽,过去几年,天津在全国各大城市人才资本争夺战中越来越边缘化,竞争力不足的是天津有意强制部署京畿城市,建设两个巨大城市,滨海和主要城市几乎两个互无

天津的小伙伴在《大湾区新政解读与购买指南》的留言墙上提问。 天津武定区位于北三县和廊坊之间,未来的戏有多大?

我回答说:“天津沦落到在廊坊和香河里蹭热度的地步……”。

廊坊、保定、张家口、环京都市不想拼命拥抱北京的大腿,但只有天津出于傲娇的历史、直辖市的特殊等级和临海的区位特征,总是想把自己从北京的阴影中拉下来。 如果天津不是北京的邻居,天津也许能把迅速的发展战术引导到海边,从“海港城市”变成真正的“海滨城市”,成功。

“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北京周边地图

很遗憾这个“如果”不成立。

然后,上海在天津的刺激下,在离主要城市40公里的南汇口建立了临港新城。 2009年上海将南汇区合并到浦东新区,制作大浦东战术时,我第一次去临港新城采访时,没有仔细看这座新城。 所有的基础建设都是一流的,但离市区太远,赶上了苏州。 简直是鬼城。

“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临港新城的标志性人工湖“滴水湖”,乍一看很漂亮

年,由于长期受欢迎,首先维持了强制流动的大学师生流动,临港新城改名为“南汇新城”,战术降级,从独立新城变更为与松江新城、嘉定新城同等的“独立辅助城”。

年地铁16号线开通后,临港的人气高涨,但决定者觉得奇怪,将这条线设定为“观光线”,结果很多人客满、拥挤,这些观光单都被拆除了。 即使在今天,临港的人气还不够。

上海没有北京虹吸效应的烦恼,本身就是长三角都市圈唯一的龙头,倾全城之力打造远离主要城市的新城是这么辛苦的。 何况天津呢?

连天津都是这样,但在离主要城市几十公里的荒郊野外什么都没跑的人,我坚决说要建立起点高的大新城二三线城市。 不管他们新城未来的命运如何,我都很担心。

最近国家一级的重大政策扶植是年始于上海的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由贸易区

但是,当时中央明确表示,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在上海定居的不是从中央到上海的优惠政策,而是让你先试试。 之后,自由贸易区在全国各地开花,去年海南更是全岛建设成自由贸易区,但所有自由贸易区的迅速发展水平完全不同。 沈阳,营口方面的自由贸易区可以和前海的自由贸易区相比吗?

“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说这么多历史,现在是2019年,我想告诉你,中国将在可预见的1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对城市和城市群的迅速发展来说,当然有政策支援,是很大的喜悦,但不再依赖上天赐予的政策,一夜之间鸡犬就能上天。

“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城市本身的基本面才是最关键的。

当然,房价确实被炒鱿鱼,可能是因为鸡犬升天了,但背后没有机会,反而有风险。

理解这个大背景,我们再看看吧。 下一个“千年大计”最有可能在哪里定居?

从平衡的地区迅速发展,从大家吃水果的角度预测的话,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个是大的上海都市圈。

为了分散北京的负担,京津冀协同快速发展,发表第一个“千年大计”,为了平衡粤港澳三地经济,大湾区协同快速发展,发表第二个“千年大计”,第三个千年大计是江浙沪合作

住在珠三角的小伙伴不需要黑长三角,长三角的小伙伴也不需要黑珠三角,两地各有特点,各有短板。 总体来看,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和近14亿人口的庞大数量,足以建设两个世界级的都市圈。

长三角的最大特征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经济带带来的腹地经济远远超过珠三角。

长三角都市圈现在的整体经济量也比珠江三角洲强,即使加入港澳地区,大湾区也有点弱。

这次大湾区提出的类别是9+2,对于长三角的11个城市(上海+江苏的5个城市+浙江的5个城市),两地的年gdp表现如下。

你会发现大湾区有三辆马车并排驱动。 广深港的三个中心城市占大湾区经济量的65%。 长三角只是上海之一,加上苏杭,三甲基也只占地区经济量的50%。

长三角城市群

例如,以出口导向的加工制造业为中心,有强大的县域经济,但被称为“上海后花园”的苏州经济量是被称为“深圳后花园”的东莞的两倍以上。

在飞往“兆gdp”大关的大城市中,大湾区只有广深港,长三角在上海后面,紧接着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5个城市。

所以,从地区快速发展平衡的角度来看,长三角比大湾区强,大湾区远比京津冀强。

但是大湾区也有长三角永远比不上的巨大特征。 那是一国两制的前提,随着广东港澳一体化建设,广东省对港澳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反,港澳在对外开放中的特殊地位,会给广东9市带来新的快速发展机会。

广东港澳大湾区

有人说从“珠江三角洲”到“大湾区”,只是玩复制游戏,但我不同意。

从自然地理上看,珠江三角洲天然包括港澳地区,但过去提到“珠江三角洲”通常指经济地理概念,不包括港澳。

另外,经济地理上的“三角洲”概念是,起点在大河腹地,相对于腹地珠江当然不能与长江相比,但“湾区”不是强调大河腹地,而是湾区内各城市互为角,自成体系,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迄今为止世界三大湾区(旧金山、纽约、东京)背后也有河流,但都不是世界性的大江大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湄公河等),所以湾区经济面向的不是广阔的腹地,而是世界市场

未来的长三角也在做“千年大计”,从地理上看,天然不适合称为“大湾区”。 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北长三角和南杭州湾两部分,从政治上看,南边已经有了“大湾区”。 你再复印一个,我觉得自己是矮人。

当然,也不能直接称为“长三角快速发展计划纲要”。 那与“雄安新区”和“大湾区”的创新概念相比,没有新意。

更有可能的称呼是去年江浙沪三地共同制定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合作计划”。

计划还没有最终出台,但从已经流出的方案来看,将来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通和浙江省的嘉兴、宁波、舟山、湖州、“1+7”。

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35 )》中,上海“从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协调和快速发展的立场出发,逐一发挥上海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全球影响巨大的世界级

其实,即使不把“上海大都市圈”作为“千年大计”,从国家战术层面推进,也只是地方政府自己协调,上海是长三角唯一的领导者,对周边苏州、嘉兴和南通有很强的吸附力,但与跨省资源调度有关

上升到“千年大计”后,省和城市地方的好处必须位于国家战术意志上,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区协同快速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

当然,正如既不是沿海也不是珠江三角洲的肇庆最终将纳入大湾区一样,最终“上海大都市圈”将纳入多少周边城市还不明确,但现在提出的1+7方案成形的概率非常高。

与苏州嘉兴和上海相邻,南通、宁波、舟山隔江相望。 特别是杭州湾南岸的宁波在历史上文化上与上海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杭州并没有分别对应。 这些城市必然会进站。

无锡与上海不接壤,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倾向于与上海抱团而不是南京。

唯一担心的是湖州,湖州下辖的德清县和杭州非常近,离杭州只有10公里。 馀杭被限制购买后,德清成为很多杭州人购买两套房的首选,所以包括湖州在内,杭州一定不想要。

但是,如果苏锡都纳入,湖州也必须一起纳入。 这样,环太湖就可以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统一规划太湖地区的快速发展,保证太湖成为上海后花园。

这样的规模比以前传来的长三角都市圈小,以计算到扬州、台州、安徽的泛长三角为目的,为了减少摩擦,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以进一步深化相互连接的一体化协调迅速发展为目的。

大湾区9+2的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大上海1+7的面积为4.9万平方公里,人口都在70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这样规模相对小的方案,一方面保证杭州和南京这两个省会迅速发展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向两个省会预约了一点完全服从自己命令的“弟弟”(绍兴、镇江、常州),最大的失败者应该是常州,苏锡总是同样的经济文

另一个“千年大计”的可能性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四级”。

前三极已经没有争议了,但第四级一直没有定论,所以各地都暗有角力,最有趣的是广西北部湾看到我们提倡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

其实中央赞同的“第四级”是已经确立的中西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可能维持了沿海三级和广大内陆地区的平衡。

目前定性的国家中心城市有9个,除沿海的北上广津外,还有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

这些城市都在争夺第四级,比较有竞争力的是成渝都市圈、大武汉都市圈(也称为长沙、南昌、中三角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也称为中原都市圈,几乎囊括河南中北部),西安似乎没有什么希望。

力哥个体认为成渝都市圈成为“四级”的可能性最大,下一个“千年大计”也是中西部地区最有力的争夺者。

成渝都市圈

武汉本身很大,但对周边小城市的虹吸效果太强,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的四个地方没有开花。 各有特色,武汉离长沙和南昌也有200公里以上,属于三个省。 特别是长沙经济也不弱。 不仅仅是武汉马坚定,三地分工密切,是协同快速发展的四级。

“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郑州在强省会战术指导下,近年来崛起速度也非常快,而且也没有省际协调问题,但河南整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郑州自身经济也还不充分,郑州位于四方通道的十字路口,使郑州“成为

把成渝立为“千年大计”,有三个优点。

一个是西部,远离沿海三大都市圈,可以成为牵引整个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起爆点。

二是除了京津冀,这是唯一两个国家的中心城市所在的都市圈,其他都市圈比不上。

三是成渝之间的距离小于200公里,是深厚的内陆,不能像沿海都市圈那样简单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但比武汉和郑州更容易形成双核驱动的城市群效应。 从大湾区计划设置“四个中心”的例子来看,一城独大,虹吸四方,各大城市之间合作迅速发展,不希望符合国家战术意愿。 反过来说,正因为没有成渝之间的各种相互对应,才要在国家一级统一规划,加强两个地区的合作。

“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以上是我对下一个“千年大计划”的预测,我想给大家将来的职业计划和职业计划带来启发。

最后,表明我旺盛的求生欲。 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地区人民过得更好。

力哥说了理财

本文是在微信公共平台上第一次:力哥理财。 文案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络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标题:“下一个“千年大计”在哪里?”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