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69字,读完约17分钟

城市化是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五条具体途径。 其中之一是“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新阶段推进山东城市化进程,需要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的本质,指导科学的快速发展观,走和谐快速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城市化可持续快速发展问题逐渐引起各地的关注,以“好”为主,兼顾推进城市化“快”快速发展,成为过去一年山东省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亮点,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 资源能源过度消费等问题逐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化平稳有序健康迅速发展。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内涵迅速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农村生活人口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变化,而且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性、人口素质的提高等以前就从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 山东省城市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此后在1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高增速。 2006年以来,全省人口城镇化率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当时城镇化率为46.1%,比2005年上升1.1个百分点。 2007年城市化水平进一步下降,城镇化率为46.75%,比上年上升0.65个百分点。 对应缓慢的城镇化率,全省建设区域面积达到3859.6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9%,建设区域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城市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其中济南更超过300平方公里。 反映全省城市化快速发展内涵的人口就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个方面依然保持健康高速发展。 根据2007年城市化质量监测评价结果,6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数比上年提高4.10个百分点,其中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要素指数分别提高4.20、5.61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各设置区市、县级市、县城市化质量指数 总体来看,山东省城市化已经稳步推进到快速发展期,城市化内涵的快速发展特征更加明显。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1)城市化协调性逐渐提高,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近年来,在科学快速发展观的指导下,山东省从计划控制、快速发展方法转变、城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等方面进行科学招商,比较东中西地区快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省域中心 积极迅速发展中小城市,选择性培育小城镇,迅速发展城市群,迅速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部门职务,互相补充,相互协调,共同迅速发展。 在这一快速发展战术的推动下,东西三大区域的互联,激发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力,东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率先快速发展,中部济南、淄博、临沂、莱芜、东营、枣庄、泰安、济宁的加速 2007年,全省9个市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 从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分析,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为54.63%,中部为48.53%,西部为33.29%,东西部相差21.34个百分点,差异比上年缩小了0.29个百分点。 半岛城市群城镇化率为56.72%,鲁南经济带为38.34%,两者差距为18.38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缩小0.38个百分点。 山东省城市化总体稳定发展,地区差距逐渐缩小。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二)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增强了城市经济作用

城市化的第一动力是非农经济结构提高的拉动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省经济相继实现了总量和名次的上升。 2002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成为全国三个超过万亿的省份后,2004年经济总量超过1.5万亿元,跃居全国第二位。 2007年经济总量达到25887.7亿元,比上年增加14.3%。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了15.8%,第三产业增加了14.5%,远远超过了第一产业的4.0%增长率。 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城市的快速发展空之间,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在城市,大大促进了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山东省城市化的首要动力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省域中心城市济南、青岛聚集全省五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已经接近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通常预算收入超过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城市经济迅速

(三)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适合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在以人为本、科学快速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各地积极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不断加大,在城市文化设施承载能力、产业就业承载能力、公共服务承载能力、社会保障承载能力等方面不断加强 2007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76亿元,比上年增加10%。 公共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媒体、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的地方财政支出比上年大幅增加,分别比上年增加21.4%、34.2%、56.8%、27.1%、31.0%、40.5%,增加地方财政支出的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随着城市化向更高水平稳步推进,提倡绿色文明,宣传绿色生活习惯性,建设绿色城市环境成为山东省城市快速发展的优先选择。 2007年,全省城市新建污水解决工厂38处,污水日解决能力达到109.4万吨,集中解决率达到64%,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新开工垃圾解决厂9处,无害化垃圾日解决能力达到2000吨,无害化解决率达到7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城市生活的人均道路面积为19.2平方米,比去年增加了1.06平方米。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3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8%,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 气体普及率为96%,比上年上升了15.3个百分点。 7个设置区市、12个县市获得“山东省适合人居环境奖”,日照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城镇人居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四)以点带面的作用强调,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有协调快速发展的趋势

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龙头,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快速发展的纽带,是实现向现代社会转型、进入工业文明的第一环节。 山东省城市根据行政建制有2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60个县,建制镇1190个,城市密度82.88个/万平方公里,其中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 6.87个/万平方公里,建制镇76个。 近年来,中心城市在加快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 济南、青岛、烟台等大城市,发挥“点”辐射推动作用,引起人口、技术、资源等因素集中,并推进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全省以济南、青岛两个城市为中心,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 由于大城市的带动,山东省县和县以下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大,2007年,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28.2%,37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 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优化,推进了农村快速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全省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为28%,为全省城市化水平贡献了12.5个百分点。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二、山东省城市化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山东省城市化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照科学快速发展观的要求,城市化实践中存在着不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的矛盾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健康快速

(一)人口问题影响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发展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人口多,特别是农村生活人口的53%推动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更何况山东省的人口平均教育水平依然很低,加之近年来的老龄化也日益明显,城市化进程过快,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人口基数大是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以2007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为基准,每提高1%,就有近百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每年有这么多城市居民对城市承载能力 而且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过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就会加剧,妨碍城市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人口素质不高,进一步增加了农村生活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困难。 2007年山东省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教育年限为8.25年,比往年有所增加,但仍相当于中学水平,低文化水平大大减少了农村生活人口进入城市后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城市生活的难度。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老龄化不能忽视对社会的冲击。 山东省自1994年进入老年社会以来,老年人抚养率逐年上升,到2007年达到13.60%,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年人的趋势继续恶化,由此产生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二)城乡快速发展的不均衡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目前城乡统一发展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长期形成,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仍在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产生比较深的影响,因此在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的矛盾还在消除 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 2007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度达到2.86,比上年高0.07,如果考虑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城乡生活差距更明显。 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差距很大。 农村生活人口文化素质总体不高,进入城市后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明显滞后,成为城乡统一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 全省85%以上的新设施集中在县以上的城市,全省小城镇的1/4的道路还没有硬化,3/4的道路没有排水管道,约80%的小城镇没有污水解决设施,约80%的垃圾没有无害化。 除此之外,还存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山东省城乡快速发展不协调,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功能不完善,依然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薄弱环节。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3)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支出的升级,城市生态系统逐渐超过负荷,由此产生的城市生产、生活释放的废水、废气和垃圾迅速增加,给本来紧张的城市资源和环境供给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一点城市排水、污水解决、垃圾解决设施和公共绿地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城市的污染控制能力总体薄弱,对于新出现的一点环境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 2007年,全省城区污水仍有近一半没有集中解决,城区生活垃圾也有近一半没有无害化解决,个别县污水解决工厂和附属工程的运行负荷率低,部分城区污水集中解决率低,已经建成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四)城市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不完全,农民进城价格太高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把城市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放在重要地位,重视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目前山东省在相关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民不能进入城市”的问题依然突出,影响着城市化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农民进城的价格太高,低收入几乎实现不了他们到城市买房的愿望,许多城镇的农民长期处于流动状态。 二是城市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基于现在的城市户口人口,不能为各类社会人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和保障,如何处理就业难、学校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在政策机制上还从根本上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很难。 大量农村生活人口的流入,另一方面给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下岗职工的配置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会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价格。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三、山东省城市化是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

城市化作为山东省的四大战术之一,要扎实推进。 今后几年,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山东省经济高位稳定增长时间有望继续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条件依然较快增长,但考虑到当前城市资源和环境负荷水平,山东省城市 合理迅速发展大城市,鼓励中等城市扩大,积极可靠地迅速发展小城镇,同时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之间建立符合快速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给人民越来越多的良好就业条件和更好的生活/ [ /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一)统一城乡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就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的明确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城市化健康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处理劳动力转移的非农诉求在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重要中很重要。 要合理处理这个问题,还需要注意和着手从劳动力转移的机会、能力、制度保障。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产业政策,健全管理城乡就业的组织体系,统一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扩大非农业就业岗位,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 并且通过教育训练事业的迅速发展,建立了复盖城乡的职业训练体系,为城乡工人提高职业技能提供了比较有效的服务,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和技能,适应了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另外,处理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建立复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制度,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提供比较有效的服务,健全劳动者就业管理制度,健全城乡劳动者的 妥善处理农村劳动者社会保障问题,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保障劳动者转移后的劳动保障权益,获得“转变”。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二)重点提高城市功能,增强大中城市负荷能力,加快实施地区快速发展战术。

目前山东省大中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堵塞、住房不足、环境污染、社区服务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水平还不完善,不能满足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的要求。 根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大中城市的功能,结合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扩大城市容量,管理完整的城市管理,特别是城缘这样的城市化扩张前沿地区 要点是城市入户电网线路改造、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水源设施、城市污水和垃圾解决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在增强山东省大中型城市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发挥每一个辐射推进作用,加快实施“一体两翼”区域快速发展战术:正确把握“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定位,在开发和保护的基础上,几乎率先突破“北翼”。 再分类指导大体上是优化开发“一体”紧密层,要点开发“一体”周边层,实现特征互补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大力发掘后发特点,打造“南翼”成为山东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亮点。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三)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和行政区划,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快速发展的战术节点,根据规模适中、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清洁的要求加快规划和建设,是山东省城市化推进事业的关键。 建设城市规模太小,就很难形成基本的城市规模,个别地方出现了“拆迁乡建城市”的现象,实际上城市不具备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应该适当提高设置城镇的标准,防止主要依赖行政区划变更推进城市化的模式,适当调整行政区划,适当扩大基础行政区划的范围。 坚决防止城市化走简单行政建设调整的错误道路。 并加强小城镇综合改革,扎实进行中心城镇规划建设,扎实研究制定培育中心城镇相关政策,加快形成经济实力强、建设用地比较少、就业岗位比较多、生态环境比较好的中心城镇。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快速发展,将成为推动力更强的小城市。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四)根据地产,适当鼓励大城市“逆城市化”

城市化是不断凝聚资源、发展产业的过程,因此城市空之间的收容力最终接近饱和,新的资源和产业进入大城市,城市空之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是高质量的资源、特征 这里的“分化”是“逆城市化”(茅于贺)。 既然“逆城市化”是大城市不久前流传的功能和产业分解和人口分流过程,“逆城市化”也是周边村镇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与“逆城市化”的潮流对接,将拉动周边小城镇和乡村快速发展的机会 2007年,山东省人口城镇化率最高的三个市青岛、济南、淄博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63.90%、63.05%、61.10%,该城区人口密度分别达到8920、4270、3440人/平方公里,城市快速发展 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必须根据优化城市功能的目的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吸引或激励城市产业向村镇转移,释放部分城市的可容纳空之间,吸引更新的资源和产业填补城市。 因此,“逆城市化”不是阻止“城市化”的继续推进,相反,“逆城市化”有助于城市功能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空之间的压力减轻,有助于城市利益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和迅速发展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五)多次持续快速发展,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和管理,努力建设适合居住的城市

在全社会积极提倡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法、费用模式。 提倡适合环境负荷能力的绿色生活习惯,通过环境友好的费用选择推进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绿色费用和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建立节能减排事业责任制,把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使各地区、各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探索和建立资源节约和适应环境友好社会的现代公司制度,指导公司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增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 积极开展城市综合节能,全面执行各种节能强制标准,采取综合手段减少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提高城市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对污染严重的公司实行封闭和周转,比较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加快城市垃圾解决设施改造,搞好危险废物解决事业,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解决。 加强城市空的气质监测,提高二氧化硫、汽车尾气等废气和烟尘、粉尘、扬尘等污染物的管理力,全面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开展城市噪声综合整治,营造安静的人居环境。

标题:“山东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内涵提升特征明显”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