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96字,读完约22分钟

本文最先发表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华商略。 文案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络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1976年3月,美国《信息周刊》选出了下一代“世界船王”,新船王的名字叫包玉刚。

包玉刚在中国出生长大,1949年移居香港,1955年进入航空运输业,仅20多年就从无法区分船左舷和右舷的门外汉成长为世界船王,规模是其他船王的数倍。

这一荣誉也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

1978年,包玉刚来北京见到邓小平,邓小平一见面就说:“包先生,你成了世界船王,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

乱世银行家

包玉刚通常被认为是香港人,但他的粤语不太好,含有浓重的宁波口音。 这个口音反映了这个世界船王的早期经历。 他本来是大陆人,时代卷入香港,从那里走向世界。

1918年,包玉刚出生于宁波镇海的一个小商人家庭。 父亲常年在汉口做生意。 他母亲在宁波长大,在当地的好以前上小学。

小学毕业后,他想出去见世面,去汉口投靠父亲。 父亲要求他找中学,放学和度假时照顾家里的鞋帽庄,然后他安排他去英资洋行的保险部工作。 这项新工作使包玉刚理解了最新的商业理念为他将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又过了几年,包玉刚进入国民党银行系统,先在上海信托局保险部工作,成绩不好,成为30名业务骨干之一。 之后,被中央信托局衡阳事务所分配为保险部主任和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行长。 在做副行长的时候,他认识到了对他有很大影响的大顾客。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这位大顾客是地下党,叫吕绪章,是宁波人,而且是包玉刚的妻子黄秀英的堂兄。

吕绪章的公开身份是广大的华行老板,在商界很有名,他的任务之一是把海外华侨捐赠的钱和美元换成国统区的法币,包玉刚是第一承办商。

在吕绪章的支持下,包玉刚在国民党银行体系内的地位越来越巩固了。 但这不能让他高兴。 因为国家很混乱。 特别是在内战阶段。

当时国民党为了发动内战拿出纸币疯了,通货膨胀到了可怕的地步,连买东西都买不起。 这种情况波及包玉刚家,他们两天没买米了,妻子黄秀英只吃了一点,只给包玉刚吃了唯一的食物。 因为他也要应付繁忙的工作。

所谓“员工”,就是给公务员发日薪,当时没有人领月薪和周薪,所以通过吃饭的工夫物价发生了变化,国民党不得不自己发日薪,加班印刷纸币。 但是,有印刷纸币也不能印刷的时候,包玉刚赶上了这个时候。

当时包玉刚在上海市银行担任信用部主任,有一天,警察迫不及待地拿着枪冲进包玉刚的办公室,一句话说:“听我说,马上给我发工资。” 在兴奋的警察面前,包玉刚首先稳定了稳定的神,然后一边安抚这个警察,一边离开市长威胁他,终于说服了这个警察。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出乎意料的是,警察刚去了黑帮。

由于通货膨胀失控,很多人提出了贷款的主意。 也就是说,贷款买黄金和美元纸币,货币贬值后,出售部分黄金和美元纸币偿还,剩下的是利润。 有一天,有名的黑帮头子派弟弟来,让包玉刚第二天去宴会,谈谈合作。

为了避免这个鸿门宴,包玉刚彻夜住院,要求医生做阑尾切除术。

在手术台上,包玉刚对国民党政权完全失去了信心,他决定离开上海迅速发展到香港。

“最后的衬衫也要输了! ”。

刚到香港,人们看不到包玉刚出人头地的迹象,他的传说始于琐碎的生意。

1949年,包玉刚与父亲和以前的两位同事合作,开办了小型贸易企业,经营大豆、大米、干货、鸭毛、肥料及家畜饲料等,第一卖给内地顾客,生意规模不大,但利润还很稳定。

到1954年,包玉刚已经积累了一点储蓄,想做更大的生意。 经过考察,他决定进军航空运输业,但这个想法受到父亲的反对。

父亲认为航空运输业的风险太大了,稍微一疏忽,与其倾家荡产,不如做房地产。

包玉刚反对进军房地产。 理由是万一时局混乱,房子不会拿走,但船可以跑。 另外,他认为自己有两种通常船东没有的能力。 一是了解资金的筹措方法,另一个是了解宏观经济。 以前他做过这个。 父亲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答应试试。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第一次尝试非常困难。 第一个课题是资金。 1955年,包玉刚看到经营了28年的英国二手车,价格是22万英镑。 那是他的大部分家产。 他试图向银行贷款,但银行没有借给他,银行家说:“年轻人,最后一件衬衫也要输了! ”讽刺道。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很遗憾,他不得不把房子全部抵押,筹集20万英镑,以不重复一次现金支付的方式,把售价控制在16万英镑。 后来,他重新粉刷了这辆二手车,并命名为“金安号”。

金安号租给日本船舶企业,而且租期半年。 这个行动在业界内引起了嘲笑。 当时的航空运输业显然没有要求供应,别的船东都是一个月租一次,每月提高房租,到哪里低价长期租呢?

包玉刚不被嘲笑,还租了好几次,他说自己要用傻瓜的方式赢得客户的信任,宁可赚钱,也要尽量减少风险。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个战略是正确的。 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变动性极大,如果不能维持稳定的预期收入,船东就容易呆在领域的低潮期,1957年发生了这种状况。

1956年埃及政府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引起地区纷争,国际航运不得不绕道而行。 在这种情况下,船东们纷纷涨价,赚得很大。 但是,苏伊士运河在1957年下半年之前再次恢复通航,国际航空运输业一下子陷入低潮。 在这种情况下,多次向月租的船东和相继破产,遭受重大损失,包玉刚平静地渡过了危机:他又把金安号长期租给了那个日本企业。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对包玉刚来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收获,最重要的收获是他通过与日本人的交流,发现了很大的机会。

是很棒的合作

其实,包玉刚发现的机会绝非绝世秘密,它放在那里,只是同行们没有观察到。

在考察日本航空运输业时,包玉刚发现了三个重要消息。 华禄略(微信公众平台: hstl8888 )对此进行了如下总结。

首先,日本的造船能力赶上了欧洲,但其船舶的售价是欧洲的1/3,售后服务也比欧洲好。 销售的船发生故障或出现问题时,他们马上派工程师去现场,承担修理费用。

第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但本身没有资源,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另外产品也大量出口,给航空运输业带来了很大的诉求。

最后,日本人自己不想成为船东,这是最重要的。 否则,就不会包玉刚了。

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你明明有旺盛的国内市场,为什么不自己买船去租呢?

理由有两个。 一个是没买船的美元。 由于原材料进口,造船厂只收美元。 日本当时美元不足。 二是买船也很难租。 租本国船的话会录用本国船员。 那个工资是香港船员的三倍。 另外,租本国的船的话会挂日本国旗。 那面旗在很多海域都会招致麻烦。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得知以上消息,包玉刚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可以成为那个日本人不想成为的船东。 另外,日元本身很牢固,所以不用担心房租的汇率风险。 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最重要的是找到稳定的美元贷款,他去了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当时的高层是桑达士( john saunder ),他对包玉刚的提议很有意思,但风险太大,汇丰银行方面认为他承担了,所以不想做。

包玉刚看到桑达士的心,他知道当时香港银行家是这么想的,知道为了让对方改变主意,必须消除对方的疑问,他对桑达士说:我在日本银行开立信用证(类似于保证),你有风险 桑达士回答:如果能拿到信用证,我会贷款给你。

然后包玉飞到日本开信用证。 大致过程是,预订排水量为7200吨的新船,然后联系日本准租户,他要求其准租户开立信用证,作为补偿,他给租金对方优惠,船出事后,应赔偿给自己的保险费的一部分也相当 我觉得那个日本的准租户很划算,接受了包玉刚的提案。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包玉刚拿到信用证就回香港贷款给桑达士,接受贷款回日本买船,最后把船借给那个日本准租户,完成了漂亮的“空手道”。

从此,这形成了一系列模式,包玉刚依赖于这种模式迅速变大。 从1961年到1968年的短短7年间,包玉刚环球航运集团完成了50艘船舶的规模,总排水量达到了350万吨。 随着其商业规模的扩大,日方为他开了各种各样的绿灯,造船厂也优先给他造船,形成了良性循环。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之后,汇丰银行不仅向包玉刚贷款,还投资世界航运集团,1971年邀请包玉刚参加董事会。

包玉刚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船王? 因为他找到了时代的机会,和银行结成了同盟。

世界船王的生意经

要成为世界船王,光靠银行的支援是不行的,还有发现商机的能力和管理船队的能力等运营航空运输业的能力。

在发现商机方面,包玉刚的能力是一流的,这从他成功介入了日本航空运输业可以看出,这种能力来源于他以前在国民政府银行系统内接受的训练。

另外,他广泛交往了主要贸易国政商的高层,特别是日本、英国、美国、巴西等大国。 交友方法还不是“盖茨比式”的聚会,而是通过个人会谈,可以不通过外交途径直接和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通话。

这种便利使他第一时间理解世界经济的脉动,找到商机。
包玉刚和撒切尔夫人

在管理船队方面,包玉刚也是高手,不仅知道船舶、航运的专业信息,还擅长笼络人心,控制价格。

买第一艘船的时候,包玉刚对船舶还不太了解,连左舷和右舷的区别都不清楚,但1961年精通船舶学和机械学,其专业性使相关专家吃惊。 人们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嘻嘻地笑着回答。

“看书啊! ”。

其实他除了读书,还经常咨询董建华的父亲、“香港船王”董浩云等同行。 同时,他不仅听,还参观人的企业:这些行动迅速提高了他的专业能力。

他在水手管理方面也非常出色,几乎改变了这个职业。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船上的船长、高级管理层和工程师雇用了欧洲人,工资很高,其他船员大多来自香港。 那时,有能力的人不是船员,船员完全是无学问的人,这些人通常通过“推荐船馆”上船,以3个月的工资交换了1年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船员们不认为自己还有前途,存钱后也是饮食赌博,更不关心船东的利益。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包玉刚决定结束这样的局面。

1965年,他成立了“全球航海训练学校”,向船员们免费开放,向每个学生签订了3年的合同,承诺戒烟、戒酒、赌博、妓女,从此开始积极生活。 这项创立使世界航运集团有了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价格压缩方面,包玉刚更令人吃惊,他关于“小气”的故事不胜枚举。

根据他长女包陪庆的回忆,他在女儿们小时候,同一时期买鞋,坏了后买第二双,不要想名牌。 当然他对自己也一样小气,穿了好几年的旧游泳衣也不换,穿衬衫和后面的领子磨都不换。 说穿起来很舒服,为什么要换呢?

这种做法他也搬到了船上。 他每天教育船员“应省则省”。 哪个欧洲船员想给船增加什么奢侈的东西,比上天还难。 另外,即使船坏了也不会让任何人联系码头,说任何人都没有“金银意识”。 一位高级水手回忆说,包玉刚向外面发出指示写在粗糙的薄纸上,而且一张纸上可以写三四个“最高指示”。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包玉刚是抠门,但在硬件方面不惜金钱,比如他在世界航运集团总部应用了电报装置,成立了全球反馈系统。 该系统允许他在船上发生各种问题时在第一时间发出指示,从而减少运营损失。

除了这样的遥控器,包玉刚还带着工程师视察旗下的船,其间挖船舱,爬甲板,爬舷梯,忙得不可开交。

在人们的想象中,船王应该和“暴利”、“绯闻”、“奢侈”等词联系在一起,包玉刚与此无缘。 即使是他出人头地的历史也不能说是传说,那是一点学习,一点做,几个省。

最后西方媒体得出结论说包玉刚不是世界船王,而是像国际银行家。

争夺九龙仓

20世纪70年代末,包玉刚的航运事业达到了高峰,遗憾的是世界航运事业也达到了高峰。 这一局面刚让包玉刚考虑公司转型,他想投资田径产业,但第一个被他相中的项目是九龙仓。

九龙仓是上市公司,经营尖沙咀、新界和位于港岛的码头、仓库、酒店、办公楼、有轨电车和小型轮渡,管理香港大部分货物装卸和储存业务,是商家争夺的地方。

包玉刚在公开市场刚买了一点九龙仓股,数量少,不足以影响局面。 但是,这种情况在1978年7月改变了。 因为李嘉诚给了我机会。

李嘉诚比包玉刚小10岁,这时候已经在地产界很有名,他想把持有的九龙仓10%的股票卖给包玉刚。

这么好的资产,李嘉诚为什么要卖?

其实李嘉诚不想卖,但是不卖不行。 有人不让他买那么多。 这个“人”是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是英资四大财团之一,与汇丰银行、太古集团、和德丰齐名统治九龙仓。 是太傲慢了,还是手头紧张了,怡和洋行只有不到九龙仓20%的股份。 李嘉诚得知这个消息后,悄悄地买了九龙仓股票,买到了20%。 怡和洋行被发现大发雷霆,建议汇丰银行向李嘉诚出售部分股票。 当时李嘉诚的首要目标是收购和记录黄埔,不想惹太多麻烦,所以想和包玉刚接战。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对于李嘉诚送来的机会,包玉刚不能要求这样做,他决定插手。 他是汇丰银行的董事,他不怕怡和洋行。 他认为怡和洋行是纸老虎。 如果是怡和有钱人,为什么不去公开收购,而是找汇丰支持自己呢?

决定主意后,包玉刚开始了收购行动。 根据华商禄略(微信公众平台: hstl8888 )调查的资料,到1980年,他的持股比例上升到10%,超过怡和洋行,成为九龙仓的新控股股东,同时成为董事会

对于包玉刚的收购行动,市场好评如潮,大家厌倦了怡和洋行——在控制怡和九龙仓期间,对以中资中小企业为中心的顾客极为傲慢霸道。

但是,当大家都认为尘埃落定时,怡和洋行发动了反收购袭击。

怡和洋行选在包玉刚外出期间,据报纸报道,以100元的高质量上市企业香港地的股票和无抵押债券,兑换面值10元的九龙仓股,其目标收购比例为49%。

这是更聪明的战略,它几乎无法反制包玉刚。 除非收购50%以上,否则根据法律规定,超过50%必须全面收购。 那样的话,就会花费几百亿元的资金。

这时包玉刚处于危险的局面,全体香港人都在看他是如何破局的。

包玉刚当时在海外一边联系各大银行,一边指挥香港部下应对措施。 估算的结果是部下告诉他必须进行全面收购。 反体制措施效仿怡和的方法,将收购目标设定为49%,但如果采用现金收购,每股可以转售90元。

“我不想花太长时间。 我想速战速决。 我们可以出什么成本,让对方完全没有反收购的机会? ’包玉刚回香港就问部下。

“每股105元”部下回答。

“那要是出105元一股就好了。 就这样吧。 ”。 包玉刚拍木板。

之后,包玉刚召开记者招待会,以个人和家人的名义,用21亿元现金,收购200万股九龙仓股,期限为2天,不接受怡和的销售。

收购完成后,香港报纸表示:“包玉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了漂亮清洁的世纪收购战! ”。

当时记者问包玉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动员了这么大的现金( 1980年的21亿港元啊),是怎么做到的? 包玉刚回答说:“因为我有很好的信用。”

记者,那是如何建立良好的信用的呢?

“你认真做生意,老实说,如果干事有规矩,别人对你有信心。 ”包玉刚回答。

行动爱国。

1976年,包玉刚被封为“世界船王”,大陆结束了“文革”。 当时,包玉刚在电视上得知他的地下党表弟吕绪章还活着,开始被再利用。 ,他们恢复了联系。

这种联系对包玉刚和卢绪章非常重要:对包玉刚来说,他想知道北京对“香港回归”的态度。 对吕绪章来说,他想为高层找高级顾问。 这个身体可靠,能做生意,有国际广阔的视野。 于是在吕绪章的线下,包玉于1978年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刚去北京见到邓小平。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邓小平重视这次会面,规格高,见面后他问包玉刚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应该如何管理,二是外面的世界迅速发展如何发展,改革开放应该如何进行。

对于香港的管理问题,最好不要管理包玉刚的回答,而是迅速发展香港人自己。 这与邓小平的想法相协调,他说包玉刚中央一定要收回香港,稳定香港的繁荣,维持“股照炒、舞跳舞、马照跑”。 这句话刚扎实包玉,他回到香港后与怡和洋行展开了九龙仓争夺战。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关于如何进行改革开放,包玉刚没有销售任何观点,只是向邓小平说了在香港和海外看到的和其他国家首脑对中国的真正看法。 这些话不知道邓小平对外部有多大影响,邓小平后来经常见到包玉刚,有时一年几次邀请包玉刚的家人和自己的家人参加派对。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当然,包玉刚对大陆的贡献不仅仅是语言,他捐赠了很多项目,华商禄略(微信公众平台: hstl8888 )将一些项目总结如下。

捐赠1000万美元,建设北京包兆龙酒店(以其父亲的名字命名)。

捐赠1000万美元,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

捐赠一百万美元设立“包兆龙留学生奖学金”

捐赠1400万英镑设立“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

捐赠2000万美元,开始设立宁波大学

另外,他初期向上海沪东造船厂订购了6艘船舶,总价值4.4亿美元。

有一次,撒切尔夫人拒绝让步,害怕失去民众的支持,包玉刚去英国看这个铁娘子,一边为她拆开大局,一边送了一份大礼物——给英国造船厂订货。 对包玉刚来说,这个订单不划算。 因为日本和韩国造船厂的价格更低,服务更好。 当然,这个订单也不是收购人心,只是缓和英国民间的不满,让撒切尔夫人有外交环境让中国非正式访问。 当撒切尔来到中国境内,看到改革开放的景象时,她意识到这个古老的国家真的变了。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除了“香港问题”,包玉刚还做了促进家乡宁波迅速发展的大事。

访问家乡时,他发现北仑港的水深条件优越,是天然的良港,向邓小平提议开发北仑港,然后通过了这个建议。

另外,邓小平希望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直接属于中央,不向省交税,拥有经济自主权的城市。 当时宁波没有达到申请资格,gdp还不到计划单列市之一大连的五分之一。 但是邓小平答应了包玉刚的请求:人对国家的贡献太大了。 当然邓小平也提出了条件。 他让包玉刚动员世界各地的“宁波助”华商共同建设宁波。 之后,这项运动以鲜红开始了,宁波的迅速发展大家都在看。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关于包玉刚的贡献,邓小平有一个总结。

“你和其他东西不一样,通过做事实爱国家。
“无价之宝,无价之宝! ”。

1984年,包玉刚得知令他震惊的消息:他是北宋名臣包郑的第29代嫡孙。

这个消息是宁波天一阁最初发布的,天一阁是有名的个人图书馆,创立于明朝嘉靖年间,馆内收藏有《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 包玉刚访问天一阁时,馆长拿着那份文献告诉他他是包郑两个儿子中最小的包绶一脉的子孙。

这个消息也得到了当时历史学界的承认。 考古学家程如峰于20世纪70年代参与了包公墓的整理和发掘,并于1980年发表了论文《包郑墓志和包氏家乘》。 根据他的考证,包玉刚确实是包郑血亲直系的后代。

那年11月,人民日报向天下发布了这个消息,人们知道这个世界的船王原来是“包公”的子孙。

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回忆说,包玉刚得知消息的瞬间很兴奋,拿着宗谱的嘴说:“无价之宝,无价之宝! ”重复了一遍。

在我国文化中,包郑是象征性的存在,几乎是“正义”的代名词,被称为“包公”或“包青天”。 对包玉刚来说,被确认为“包公子孙”,其价值可能远远超过血缘的意义,升华为文化意义。

包郑留给后世的家训是:“后世子孙的官员,有人滥用赃物,不得回家。 死后,不要躲在大墓里。 不是来自我的志向,不是我的子孙! ”后代为了遵守祖先的遗训,包氏一门的收入有限,生活清白,长寿者少,门丁也不繁荣。

包玉刚年轻时也被认为是干了一段时间的官员,在那个腐败横行的时代,他保护了作为官员的本分,宁可割掉自己的阑尾,即使高举冠冕前往,也不向黑势力低头。

到了香港从商,包玉刚一直守信用,洁身自好,系好后辈,不与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几乎完全实践了包公的家庭训练。 但是与上一代的命运不同,他通过成为好人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世界船王。

面对这么大的成功,包玉刚傲慢,放荡,没有迷路。 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会改变。 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他对婚姻的态度。

包玉刚的婚姻是父母承担的,妻子叫黄秀英,直到结婚的时候才认识。 年轻的时候,他们夫妇面临着命运的不可预测和困难,他商后妻子教丈夫和孩子,管理了家庭的日常生活。 妻子不埋怨他,和他一起挨饿,一起逃跑,一起节俭,荣耀也一起,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包玉刚对妻子的态度有点复杂,一方面他对妻子的性格非常满意,另一方面他觉得妻子的文化有限,是很难进出自己和政商界的大场面。 据报道,黄秀英在香港有40多年了,但不记得粤语。 英语不用说,在出席英国女王册封夫妇的典礼时,她对女王说了宁波的话。 另外,根据以前流传下来的观念,妻子只生了四个女儿,不能为包家继承子女。 但是,包玉刚从来没有抛弃过妻子的想法,一生中,他连被那样的方式抓住的绯闻都没有。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包玉刚的产业最后被四个女婿处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产业——全球航运集团、九龙仓和随后收购的会德丰(香港四大洋行之一),分别由长子苏海文(奥地利人)和二婿吴光正(香港人)继承。

现在,长女包陪庆家依然是“世界船王”,吴光正年在“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净资产为79亿美元。

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在香港浅水湾家病逝,享年73岁。 第二天,世界各国重要媒体刊登了这位“世界船王”去世的消息,各国政要也纷纷发来唁电。 这些政要包括邓小平、老布什、里根、英国女王、撒切尔夫人、基辛格博士、米切尔总统、中曾根康弘和李光耀等,其规格之高、场面之隆,在香港商界是前所未有的。 香港总督卫奕信发表声明。

“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包玉刚卿是本港有名的商人,他可能也是真正国际有名的本地人。 ”。

包玉刚的一生辉煌而伟大,他虽然天赋异禀,但取得了传说中的成就,他的身体浓缩了人们对男性的四个期待,即诚实、勤奋、勇敢、负责: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参考资料:

1 .《我父亲包玉刚》包陪庆着浙江大学出版社年4月出版

2 .《世界船王包玉刚》冷夏晓笛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副本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华商禄略

标题:“世界船王:邓小平曾称对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