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7字,读完约4分钟
欧阳凯
老家是广东汕头潮南区,一个无名小城,被称为陈店。
这是中国有名的内衣镇,遗憾的是,很多人只听说佛山南海盐步是中国内衣的名镇,很少听说陈店。
事实上,2004年,陈店成为中国内衣名镇。 迄今为止内衣厂的制造商主要大胆估算,陈店文胸的产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 这是多么壮观激动人心的数字啊。 中国的5名女性中,平均有3人穿着陈店产的文胸。
资料显示,陈店镇有内衣文胸生产公司528家,其中规模23家以上,民间公司数量占全领域比重98%以上的内衣胸商标550个,各项专利60多家,自主知识产权首次有规模。 2003年,文胸内衣公司创造的产值达到12.5亿元,文胸员工达4万多人。
陈店生产的内衣等级较低,真正有规模的内衣公司依然只有几家。 每年年末和年末年初之间,陈店都会感到焦虑,其理由可以从我母亲的经验中谈谈。
母亲是地道的潮汕女,一个人拉我们兄弟三人上大学的费用是去朋友的内衣厂每天逐年打工得到的。
妈妈所在的内衣工厂是典型的家庭做坊式生产,工厂主是妈妈熟悉的朋友开的。 这里工资这么透明,精确到秒,以一分钱为单位计算。 我记得妈妈为了告知我打工的辛苦,强调了内衣的质量与海绵印模的时效性直接相关。 低级内衣通常只按80秒,中级内衣150秒,高级内衣200秒以上。 相应的售价在10秒内记为9分,在100秒内记为9分。
到目前为止,有母亲的家庭作坊有4~6台机器在运转,在机器推出海绵的时间,工人确实裁剪了受到前面压力的材料。 裁剪一个文胸需要8~9次剪刀,需要8~9秒。 内衣厂的生产环境不能说不好,但在这里工人随时可能离职,工资不足,上司随时得不到订单,工资不发。 两种情况交替存在,持续轮回,使劳资双方焦虑。
我上高中的时候,妈妈已经离开了那个内衣厂,跟着她的还有工厂的其他阿姨。 据妈妈说,内衣厂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工厂主是她们的朋友,受到面子的阻碍,大家离开的理由没有直接说是“拖欠工资”。
我至今出来工作,这个研讨会还可以勉强维持,但当年妈妈和其他阿姨们的工资还没有支付。 只是,每年年末,妈妈来之前一起打工的阿姨们都去看望工厂主,谈话期间不小心说了当年工资不足的事情,工厂主还能留下工资不足的一部分。
又是一年结束,老板们要担心多少工人不回来,要给工人们多少工资挽留他们,老了以后大概要招多少人……
过年后,在陈店里,老板们拿到了一张大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招聘的职位、要求、待遇,贴在桌子上,放在现场门口,桌子上摆着几个橘子,通知路过的人这里在招人。
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非常重要,陈店常住人口近14万人,占外来劳动者或1/4,来自湖南、湖北的人很多。 为了留住工人,工厂不论大小,有时对工人控制一个月的工资,每月控制一点,在年底前结账,在年底前结算一次。 这种方式得到工人们的默许,但由于没有书面合同,在工人不得不辞去工作的情况下,或者上司得到的订单跟不上工人的工作量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矛盾。
我今年回家问妈妈在餐桌上的内衣厂的工资。 妈妈说当时借的2万元至今还不够2000元。 母亲叹息说,那个内衣工厂现在只是勉强维持着,“老板的几个孩子中学毕业后,已经不读书了,在家帮忙了。”
现在我和哥哥姐姐出去工作了,妈妈还没有空,去别的内衣厂帮忙了。 妈妈说内衣厂的女主人是妈妈的好朋友,是工作自由。
工资怎么计算?妈妈还是老样子——对于年末结算一次、像妈妈一样不需要赚钱养活孩子的人来说,年末结算一次可能没有问题,但对其他工人来说,这样的方法似乎没有人情味,但对上司们来说,这种方法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的小镇,面临着生产方法、劳资关系的多重升级。 但是这样的焦虑,至今每年都在重复。 我2月23日离家时,看到了放在家附近几个内衣厂门口的招工帖。 在现在这样的网络时代,这么古老没办法。
标题:“陈店内衣经济的焦虑”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