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6字,读完约7分钟

“向日本展示中国匠”中日新的工匠交流展自10月11日开幕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热烈讨论。 代官山的新匠展,新宿大画面的轮播动画,《朝日情报》,日本雅虎! 的采访……吓了一跳。 当然,与日方的深入交流和相互学习也不可少。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10月13日,吴老师带着15名新工匠代表参加了在日本政策研究研究生院大学召开的中日新工匠交流峰会,打破了两国工匠之间刻板的认识,共同探讨了什么样的设计、生活、好事情。

原日本驻华大使安南惟茂、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熊本熊之父”小山薰堂、设计鬼才佐藤可士和、“新周刊”创始人孙冠、演员、歌手、“饭爷创始人”林依轮、经济学家管清友、中国中小商业公司协会副会长许湘、新媒体“商务粉丝”创举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在峰会上,围绕中国工匠文化的历史、新中产和新匠的崛起、新匠文化和迅速发展,吴老师与在场的嘉宾、中日两国工匠分享了观点。

口述/吴晓波(微信公众平台:吴晓波频道)

为什么中国没有私营的百年老字号?

2700多年前,有个政治家叫关仲,他提出了“士农工商,四民分工”的政策。

士、农、工、商四个职业严格划分后,中国由此进入了专业化分工的时代。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四个职业的人学者、农民、工匠、商人,不是混淆,而是各自的故乡。 职业不能随便变更。 另外,需要家族一代继承。 匠籍制度使中国的社会功能分工比欧洲提前了至少1000年。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亚当·史密斯在他的《国富论》的第一章中说,一个国家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化分工,“四民分工”的提出是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合理的讨论。 中国在工匠经济方面,可以说是启蒙非常早的国家。

1868年,西乡兴盛北上勤王,日本开始了现代化运动。 而且在时期的中国也发生了同样性质的运动,历史上被称为“洋务运动”。 从建船海防的诉求出发,为了改变清政府落后的面貌,洋务派主张把年轻人送到洋深造,至此中国的工业化运动开始了。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对工业产品手工制品的压迫等因素,我们抛弃了两千年前积累的制度和阶层。

其中最坚决的是1956年的“公私合营运动”。

1956年以来,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 这些工匠以前好像一夜之间一切都消失了。

杭州有个有名的张家,他们380年前开始做剪刀,被称为“张小泉剪刀”。 但是在1956年,张家被彻底赶出了“张小泉剪刀”的招牌,至今“张小泉剪刀”的企业品牌仍被国有化。 杭州还有一个有名的王室。 他们做了扇子,叫“王星记扇子”。 1956年以后,这个企业品牌也国有化了。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因此,中国150年来的工业化运动和1956年的公私合营运动带来的制度变革表明,长期以来工匠和工匠型企业在中国社会环境中处于被鄙视和轻视的职业状态。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遗憾的事。

新中产阶级的崛起

1978年,上海出现了“假领”,上海话出现了“假领导”和“节约领”的兴趣,是当时物资不足的时代,精明的上海人装扮自己的最好工具。 它的出现表明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乐趣。

去年,中国人均gdp超过9千美元,上海、北京、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区的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的中产阶级开始崛起了。

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开阔视野,可以看到,包括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今天的21世纪的中国,其实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产阶级开始崛起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第一个特征之一是我们更爱自己以前传来的文化。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年的中国,有两个数据认为对制作产品的朋友们和公司的房子们特别重要。

第一,中国现在有14亿人,其中52%是城市居民,这意味着7亿多人口住在城市里。

第二,中国互联网用户在9亿左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手机方面。 这些人中大约有2亿000万人是这个时代的新中产阶级。 而且,这个新中产阶级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吧。 十年后,中国的新中产阶级大概会达到4亿人。 这是非常庞大的人口,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部分人的审美和费用的诉求。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经济学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申诉,另一个是供应。 那么,谁来决定谁呢? 其实是决定供给的。

这几年,中国制造以外的名声不太好。 第一,我们在核心技术和企业品牌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很弱,所以只能依靠价格的特征。 但是今天新工匠集团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新工匠文化

年,我们举办了“奇怪的工匠”的活动,仅一周以上的时间,全国就有1200多人报名。 那时,我注意到在中国创业的浪潮中,除了互联网,还有人真正安静地做收音机,做鞋……所以,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这些企业家可能和200年前或000年前的工匠大不相同。 我给他们定义了一群“新审美”“新技术”“新连接”的“新工匠”。

新的审美。 不管你做什么,一个标准都非常重要。 那就是今天中国的2亿5千万新中产客户不喜欢你的商品吗? 你的商品符合这个时代的新审美诉求吗? “新工匠”的商品是为新的中产阶级服务。 因为他们想为美好的生活买东西。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新艺。 360年前,一个叫宋应星的人写了一本叫《天工开物》的书。 里面有描写景德镇瓷器制造的章节,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景德镇瓷器的72道工序记录在书上的人。

但是今天景德镇的新工匠可能也看过《天工开物》,虽然知道这72道工序,但我相信他们希望用这个时代的新技术、新工具制造瓷器。 这种对祖先的“背叛”,其实也是另一种方法的继承。

新连接。 其实今天的中国年轻人已经不太相信企业品牌了。 企业品牌很冷淡,大家都想相信人自己。 因为在结合你的名字和商品的时候,你以人格保证了这个商品的质量。 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与人的联系,在移动网络环境下,新工匠与顾客的关系变得更加灵活直接。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今年中秋节,我吃了我们的“点心匠”。 入江送来的月饼。 他说这是“来自唐朝”的月饼,和当时唐玄宗吃的一样。 进江曾经花了四年多时间在全中国搜索了7000多个古代点心模板。 这7000多块木板继承了中国两千年来的点心文化,但他不止于此。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当时杨贵妃没有抑制糖分摄入的概念,所以吃多了也越来越丰满了,但今天的顾客特别重视低糖、低油等健康的诉求。 唐时代没有保质期的概念,食品发霉后才知道不能吃,今天我们为了追求食用风味,开始拥有最好的保质期……这些是以前文化和现代诉求流传下来的结合,也就是我们说的。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这次组织“向日本展示中国匠”的活动,一是为了学习,二是为了表示敬意。

中日文化有几千年的血缘关系,日本中产阶级的崛起比我们快得多,他们积累的经验,商品的理解,甚至东方文化的理解,可以给我们的新工匠们很多启发。

我希望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从事中国精彩商品生产的企业家们的进步。 今后10年,依然是产业淘汰的异常残酷时期,希望新工匠们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摆脱新世界。

如果你也是新工匠,就在创造、设计好的产品。 我还想获得更先进的理念,丰富资源,参加新工匠的加速计划,和我们一起推进和创造新工匠的美好时代。

标题:【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