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9字,读完约6分钟
《诗刊》和《人民文学》的年轻诗人们曾经最喜欢的事件是涌向老汉家抽烟、喝酒、听他聊天。 韩先生和荣先生和人谈话时,烟停不下来,谁也不知道他一天抽几根。 有人说烟夺走了他的生命。 11月12日凌晨,诗人、“人民文学”原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韩作荣因病在北京去世,仅66岁。
作为对诗有野心的诗人,韩作荣走得太快了,太突然了。 诗人听到消息哭个不停。 “他正在准备新刊物《诗志》。 30万字的《李白传》刚完成稿子,还有很多计划,退休后打算发挥自己全身的精力制造一点事件,这么快就遗憾了”
韩作荣对中国现代诗的贡献可能很难用诗、诗论来衡量。 他的主编和职场诗人和作者的提拔可能很难列举出越来越多震耳欲聋的名字。 但是,作为老一代军人和诗人,他和年轻诗人共享同样的诗的理想,追求共同的诗的自由。 即使所接受的诗歌教育和所具有的美学理念不同,他也把眼睛和心放宽到更广阔的地方,在那里找到年轻傲慢的诗人们,把他们纳入了“官方”的视野。
不管诗人们是否需要“官方”为自己的正名,是否承认没有人知道的选手的兴趣,毕竟很难和诗的前辈磨灭勤奋的工作。 韩作荣连续13年编辑《年度中国诗歌精选》,写现代诗歌评论,他使老迈的《人民文学》保持了许多活力。 如果不是韩作荣,可能无法想象官方文学刊物会发表不知名诗人的作品。 而且他的诚实、宽容和坦率,把与他的文学爱好不同的诗人们带到他身边,和他愉快地交谈。
一
所有人对韩作荣都有“他吸烟特别凶”的印象。 另一个印象是“他朋友很多”。 韩作荣是典型的东北人,1947年12月16日出生于黑龙江海伦市,1966年从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入伍,转业后担任《诗刊》,1981年转到《人民文学》,从2004年到2008年担任主编。 今年6月,韩作荣当选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我记得诗人桑克第一次认识韩作荣是因为“海伦”。 “我也是海伦人。 我以前写过诗,写了海伦。 有人嘲笑没有去过希腊或使用希腊名字的人。 后来,老乡也写了诗。 ”。 韩作荣每次从北京回到哈尔滨,总是和桑克看一面。 “其实我看他的诗和文案很少,喜欢听他聊天。 ”桑克告诉记者。
韩作荣和人聊天,说话很直接,但不是心情不好,而是充满了善意和诚实。 桑克说:“本来他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很高,但他的话并不是因为流畅和模糊而得到好感,完全善良慷慨,理解所有人的困难、好事、坏事,老知识分子的文质高雅。”
《诗刊》副主编商震与韩作荣工作了二十多年,他向早报记者说:“上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的新诗讲习所工作,韩作荣是“人民文学”部主任,来给我们讲课。 他本来是我的老师,哥哥,但在之后的几年里在互相交往中成为了非常亲密的好朋友。 他信任我的眼睛,把我调到《人民文学》,但他当了主编,还没有架子,不是束缚自己的工作,而是舒适地生活在自己的状态中。 ”。
尽管广泛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韩作荣对原稿的选择总是按照自己的大体和标准进行的。 桑克说,韩作荣第一次向他订购稿件是在2003年,“我很被动,以前多次投稿失败,所以后来不怎么投稿。 他问我想要作品就给他了”。 第一次刊登在《人民文学》刊物上的作品多少让桑克吃惊,更令人吃惊的是,不久就获得了人民文学诗歌奖。 “我去问他,他说不是他评价的。 每次发布消息,他都从不说。 因为你写得很好。 因为你写得很差。 我完全不送。 即使很清楚,韩作荣也拒绝桑克的诗稿。 那时,韩作荣说:“你可以试着改变作品吗?”
“他的工作大体上是有性质的,无论是有名的诗人还是青年诗人,无论多么领导人推荐的,他都按照诗和美学的标准选择,不看地位和价格。 ”商震说。
二
从1977年到1981年,汉作荣在《诗刊》工作中处于新时期诗歌的发展阶段。 “胧诗”的提法还没有产生,就进入了诗艺的探索之路。 韩作荣那时形成了自己的诗理论,诗论集《感觉智慧和诗》、诗集《裸体》、《雪季梦和情歌》是当时的作品。 作为,他也以敏锐的眼光和严格的态度创作了很多具有创新和大胆意识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转到“人民文学”担任后,韩作荣没有反复发行诗人昌耀三年的投稿作品,说明了自己的勇气和眼睛。
面对别人对韩作荣的质疑时,桑克为他辩护。 “他的意义不仅仅是他写的作品,送的作品,携带的年轻人。 他在这个人制中做了真正的人做的真正的工作。 ”。 韩作荣通过大量阅读和与诗人的交往关注现代诗歌的最新动向,即使诗人和他不知道也可以客观评价纳入诗选,编撰后也不在乎年轻诗人是否“感谢他”。 “诗界没有这样的人,绝对是巨大的损失”桑克曾经认为“《人民文学》似乎和我没什么关系,他这么宽容,对待某个官刊这么有魅力”。
韩作荣维持了当兵后对社会民生的关心。 他写过很多报告文学作品,多涉及《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和《马加爵》等主题素材。 他的眼睛总是关心诗人刘立云写的《切尔诺贝利》和诗人沈苇为乌鲁木齐惨案写的《安魂曲》等主题,认为诗的使命必然包括对现实和人性的关心和反省。 也许是因为这些优势给他的“年度中国诗歌精选”带来了“公式、朴素、容易理解”的味道,但被更活跃的现代诗坛推开,推到了边缘。
但是,汉作荣在所谓的“官方”和“民间”之间架起了桥梁,他在《人民日报》工作的这几年,不仅支撑了诗歌,也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中开拓了天地,这是不可否认的。 而且韩作荣本人也一直在写,说“感性的时候写诗,理性的时候写随笔”。 他的文章和工作至少给了远离诗的人理解的机会和可能性。 审美兴趣可以不同,但应该被认可对现代诗歌的贡献。
文/郑依菁
标题:【韩作荣】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