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7字,读完约7分钟
一个中国民间企业家的商业计划被经济计划权威部门发改委否决后,他怎么办?
10年前,36岁的李河君选择了与常人不同的对抗措施:起诉发改委。 这个漫长的游戏现在给他带来了比金沙江葛洲坝还大的水电站和持续的现金流。 根据《福布斯》的计算,来自广东河源的这家公司的房子以664.9亿元位居中国富豪榜的第四位。
苹果只占高科技的头,就达到了万亿日元的市场价格。 理论上,两个都做的汉完全可以超过苹果。
这个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中国比我有钱,但他们不敢。
盯着钱的人肯定赚不到大钱。 我认为赚大钱的诀窍是不要盯着钱。 就是把钱作为副产品赚钱。 就是顺便赚钱。
我借了五万元进了海里
自信在亿万富翁的商业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很多同领域的人眼里,我是破坏者。 ”提到4年前的闯入,46岁的李河君这样回应。
如果不是因为进入了太阳能发电,汉能现在也可能是脱离公共视野的“看不见的企业”。 成立于1994年的汉能(时名华睿集团)以能源为主要业务,从水力发电进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 到今年8月,汉可以主张水电项目的权益总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3.1万千瓦,生产的8大光伏基地的总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千瓦。
除了能源,汉能的业务还进入了贸易、高端公务航空空、旅行社、教育、房地产等行业。 李河君说,汉能控股的总资产已经超过千亿元,他的个人股票超过97%,预计年汉能总收入将超过百亿元。 其中,水电是目前最主要的收入和现金流来源,这也将帮助他第一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1991年,李河君从自己的大学老师那里借了5万元开始出海创业,从铁路运输、开采、炒房到玩具、矿泉水销售,什么都没做。 到1994年底,他积累了78000万元的资本。 “有这么多钱,那时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
犹豫不决的时候,李河君在读金融的高中同学的建议下,决定收购水电站作为资产注入上市企业。 他收购的第一座水电站是位于他家乡河源东江的初期装机容量1500千瓦的水电站,消费了1000万元以上,从此进入了能源领域。 “从1994年开始,我们只专注于一件事。 是清洁能源。 ’李河君说。
之后几年,从几万千瓦到几十万千瓦的水电站,李河君做了很多事,真正突破他的是2002年去云南省的考察。 尽管当时民间资本进入百万级水电站项目在中国史无前例,他一举签下云南省和八个水电站中的六个,总装机规模达到2300万千瓦,超过三峡水电站。
但是,等李河君的是暴风雨。 “发改委不同意。 他们不相信民营公司能完成这样的项目,认为应该给国有公司做。 ”。
李河你不相信这些,他更相信自己。 依靠与云南省政府的合同,出现了他将发改委告上法庭的场面。 最终,他得到了六座水电站中资源最好的一座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
从围观者到光伏圈
7年前,“阴阳错”成为第一代新能源商会会长的李河君夹在施正荣、刘汉元等进行光伏发电的公司的家中,但李河君是光伏发电部外人,汉能控股的只有水和电。 “那个时候,我对太阳能一无所知,没有看到太阳能。 ’水力发电的价格比1元多,3元太阳能发电的价格在李河君看来,“不知道在做什么”。
太阳能发电的价格从3元下降到1元需要30年,要下降到5元左右,与水力发电、火灾的平价需要50年。 这也是当时业界的“普遍评价”。
但是实际上,太阳能发电的价格从3元下降到了1元,不到3年。 这个时间周期直接刺激了李河君的神经,但三年来一直“包围”的汉能,在2009年进入了光伏市场。
从第二年开始,以“黑马”的姿态加入光伏行业的李河君,不到两年,一下子建设了8个光伏产业基地,震撼了业界。 接下来是圈外的疑问之声:后进者李河君抛弃了以前流传下来的结晶硅电池,选择了“非主流”的薄膜电池,是根据技术概念掩护了资本的挪用吗?
对于光伏发电的什么事,李河君总是温和冷静,“大家都觉得汉工作疯了,我觉得自己的评价很理智”。 另外,外界的疑问反而给了李河君“乐趣”。 说“我们经常高估1-2年的变化,低估10年的变化”,在光伏领域也同样适用。 ”。
不同的玩法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结晶硅的太阳能在欢呼声中迅速落入神坛。 结晶硅价格的持续走熊,国内大部分光伏公司陷入了停工和破产的泥沼。
在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寒冬”中,李河君迎来了春天。 薄膜电池在欧美市场相继推出的“双重反转”品牌中,领域的特征非常突出。 年6月5日,汉能控股与德国太阳能电池企业q-cells签署了协议,收购了后者的子企业薄膜电池制造商solibro的所有权,收购完成后,预计将solibro在德国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100mw。
根据解体,这一有可能达到5亿美元的交易,不仅给汉能控股带来技术方面的收获,也是汉能扩张到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 “汉能和现在所有光伏公司的玩法不同,他们是出口的。 我相反,以中国市场为中心,补助海外市场。 ”。 李河君确定收购solibro的战术意义是在技术方面,利用其高端装备能力装备国内生产能力,“我并不是在德国大量销售太阳能电池板”。
全领域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同行停产,而且汉能控股逆向扩张,李河君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自信的李河君认为“和买股票一样,买便宜卖贵,是朴素的道理”,认为光伏产业的成功投资依赖评价而不是经验,认为“我们正好踏上了市场的点”。
1+1=11的李氏理论
李河君追求的“绝世之功”,以清洁能源改变世界”。 创造年销售额达到一万元的企业。
李河君说:“汉朝要达成1兆日元的销售额,和华为达成1000亿日元的销售额一样难。” “光伏发电薄膜领域兼具高新技术和能源两个领域的优势,所以我们同时做高新技术和能源。 相当于“‘1 +1= 11’”
关于汉能控股的第一个优点,李河君的设计是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和系统处理方案。 除了生产装备外,汉能还介入了薄膜电池最主要的原材料制造行业,锁定了上游价格。
控制上游的生产装备和原材料制造,销售设备,销售原料,培养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薄膜电池行业,李河君有意放水养鱼。
从上游装备勾结下游发电,李河君完成了汉能源在整个光产业链上的部署。
年6月13日,瑞典宜家集团宣布与汉能控股建立战术合作,3年内宜家所有中国店铺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如果这样的bipv (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能在国内大量复制的话,会有多少市场呢?
“十兆! ”对于这个数字,李河君已经引导过好几次了。 但另一方面,“汉成功吗? ’在太阳能发电行业,几乎没有人做出肯定的直接评价。
遗传的商业因子
李河君的生意天分可能来自遗传。 李爸爸早就开始做生意了。 现在80多岁了,每天早上让司机带他去自己所有的公司转一圈,包括酒店、饮食店、服装店、药店等。
第一桶钱只有12元
李河君来自工科,但他似乎天生不打算当工程师。 他笑了。 他的第一桶金只有12元。 大学二年级,组织了30多名同学,在学校食堂门口卖了3天胶卷,赚了12元,“这12元被大家吃饭吃,觉得赚钱很辛苦。 ”。
不安的李河君当时满脑子都是做生意赚钱。 本科毕业后,他留在大学读研究生。 “当时没有时间读研究生啊。 只要去中关村倒卖电子零件,什么都做,什么都赚,什么都做。
标题:【百亿富豪的创富秘法:第一桶金只有12元】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