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7字,读完约2分钟
交换“线”和“绳”的交易
从前言第1款的复印件可以看出,美国尖阁政策的形成与尼克松政府内政上最重要的课题——纺织品问题密切相关。 究其理由,其中提到的“肯尼迪大使”是尼克松总统委托他担任纺织品谈判重任的重要人物。 比较台湾、韩国、香港和日本向美国大量出口纺织品的情况,他要求这些谈判对手自主实施严格的出口限制。
1969年11月,日美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 这次历史性的会谈决定是将美国统治下的冲绳归还日本,在无核化问题上与日本本土一样处理。 尖阁群岛和冲绳、小笠原群岛一样,是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在美国施行的。 关于这些领土的主权问题,美国确认了日本的“潜在主权”。 这些领土当时受美国控制,但美方尊重日本的主权。 因此,《旧金山和约》第2条承诺放弃朝鲜半岛、台湾、千岛列岛等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夺取和支配的领土,因为尖阁群岛与这些领土的法律性质明显不同。
在1969年的这次会谈中,尼克松总统和佐藤荣作首相签订了两个密约。 第一是所谓的“冲绳核密约”,冲绳的美国最多储存120枚以上的核弹头,美国在归还冲绳时撤除这些核武器,但在有事的时候,日本事先允许美国再次搬入冲绳。 第二,作为美国1972年归还冲绳的确认,日本表示尽快签署日美纺织品协定,对美国出口纺织品问题进行全面的自主限制。 这就是“日美纺织品密约”。 通俗地说是“绳子”和“线”的交换。
尼克松在1960年选举中失败了。 在1968年的选举中,他承诺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限制纺织品的进口,以便动员南部的选票。 1969年2月,总统就任后,尼克松与相关国家进行了协商,要求这些出口国以“自主评价”的形式处理纺织品问题。 因此,尼克松政府内纺织品问题的优先顺序极高,也是尼克松本人极为关注的课题。
标题:【日媒揭秘:美国当年为何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妥协(二)】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