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27字,读完约11分钟
年中国经济风波不断,内有产能过剩、支出下降、金融泡沫,外有全球化逆转、中美贸易战加剧、外有无力感等。 这种形象使中国经济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和抗压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评价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如何看待2019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多维度和观点。 本文试图从年流行的十大科技创新“热词”解析。
“了不起,我的国家”vs“被掐住了脖子”
从2010年开始,中国自媒体相继出现关于中国科技创新成果、成果的报道,标题大多很可怕。 年中央主流媒体也开始采用“厉害,我的国家”的叙事方法展示中国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年初夏的“中兴事件”爆发后,开始出现单方面倒下的“被勒住脖子”的舆论。
这两种极端化的观点无需评价,真正的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可以从科学、技术、创新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1)在科学研究中,只是出现了量子力学和量子通信研究等个别方面的突破,总体上处于第三至第四步的水平。 评价科学研究水平的风向指标之一是自然科学诺奖的数量,但中国至今只有屠氏获奖。
(2)在技术发明中,中国出现了集体突破,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4.2%,共同授权发明专利42.0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比去年同期增加8.2% 这个数据基本上与肩年的美国相比,1991年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只能比较4122件。
(3)在创新应用中,中国还没有多主体协调,创新体系还没有有机融合状态。 这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创新驱动是两回事,技术发明的成果用于创造财富的比例只占整体的约5%~8%,因此产业上以前传递的产业很重要,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很少
知识产权大国vs创新动力( 310328,应该是基金吧)不足。
自2006年国家实施长时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划纲要以来,中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迅速提高,科技论文和专利申请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但科学技术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要评价这个问题,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引擎是什么。 创新是新的生产要素纳入财富创造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发明只是创新要素的重要方面。 摘要,创新引擎至少包括社会资本(制度因素)、技术资本(种子供应商)、公司资本(要素整合者)、金融资本(能源供应商)四个方面,这些关系表示乘数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的创新驱动除了技术资本具备资源储备外,社会资本不足、公司资本地位动荡、金融资本不匹配是中国创新驱动无法发挥性能的核心。
因此,创新驱动是系统工程,因为只有有技术的车轮不能旋转。 要处理这个难题,政府、公司家、科学家和投资者必须合作,即社会资本、公司家资本、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进行。 学术论文和技术专利只是完成了技术资本化的第一阶段,也就是知识产权的资源化,离资本化还有很大的距离。
“中兴事”vs核心技术短板。
“中兴事件”爆发后,国内出现了很多过度解读,胡乱菲薄自大,也夹杂了民族主义、人民主义的声音。 其实,明确这件事并不难。 首先是中兴企业的违反,给人以柄,违反商业合同,被处罚也没办法。 其次中兴企业的技术基础建立在以美国为中心的通信产业链上本质上是美国的核心技术应用企业。 这样生活在世界通信产业下游环节的企业,综合了创新、产业化能力和产品规模化能力,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所以一旦脱离美国的技术基础,自然就会“脱轨”。
如何评价和看待这件事,是不是大家说的所有方面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第一,在形成稳定的“头部(技术创造)、躯干(技术应用)、手脚(规模制造)”分工的产业界,不太容易打破现有的结构,分工合作比自力竞争更重要。 其次,只有在一个产业未来的反复点早期配置,等待下一个分工机会,才能实现有核心技术的愿望。
第三,对一个国家来说,必须着眼于未萌产业技术的开发和准备。 例如,中国以物品的互联网、5g、人工智能的一系列早期配置,从今天开始取得效果。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明国,ipv4的父根服务器、主根服务器都在其控制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必须租用美国的根服务器。 我们在这方面几乎是徒劳的,但是如果把重点放在基于物品互联网的ipv9的父根服务器、主根服务器的开发上,就会变得积极,获得发言权。 同样,中国也是在3g参与、4g并行、5g领先的话语权争夺中,“避锋”争夺的成功例子。
“弯道超车”vs“车道变更超车”。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弯道超车”的提法开始流行,年来“弯道超车”出现了假命题的反转说法。
要评价这个问题,需要追溯近1000年的世界历史,特别是近400年的产业革命史。 在近1000年的历史中,影响人类社会重大进步的技术约有4000~6000项,中国几乎没有贡献。 而且现代科学系统、技术系统、创新系统、产业系统都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是后进者、追赶者。 因此,中国压在竞争后面是自然的、长时间的累积结果。 至今,中国仍有很多不知道原因的事件,科学的原创能力弱,即0-1弱。 但从静态上看,历史决不是简单的线性快速发展关系,美国250年的建国史,超过了欧洲100年,中国真正的产业革命经过了一些中断,这次是从1978年开始的,40年间世界制造系统
所以,我认为“笔直的道路超越”是常态,“弯道超越”是非常状态,但如果别人的车发生故障或过度保守地降速,道路就会变宽。 为什么不“弯道超车”呢? 当然,更有战术价值的是“换乘超车”,不是陷入红海检查拼写,而是发现或建设新路直接进入蓝海的理想状态。
政府主导科技创新vs公司主导科技创新。
这是一个被反复提起,反复议论的话题。 根据我对中国科技创新30年的注意,除了纯粹的基础研究,我倾向于用“非线性创新”和“权利变化型创新”来说明政府主导和企业广告主导的关系。
从中国创新的实效来看,非线性创新一直是主导的。 从产业和领域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创新开展和创新突破大多是非线性的结果。
第一,隐性技术转移是创新迅速展开的第一途径。 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之前,制造业的主力是国有公司,技术水平也长期停滞。 市场力量初步解放后,大量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从国有公司流动,他们带来的隐性知识成为了新公司的技术来源。 随着外商投资公司在中国的成功展业,还有一些技术人员、管理者流动,他们带来的隐性知识再次成为了新公司的技术来源。 随着民营科学技术公司的发展,它们也成为了新的或更大的隐性知识供给源。 这种非线性技术的转移、扩散模式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山村”特色,但确实迅速推进了产业规模和公司竞争水平。
第二,产业技术行业的重大突破首先来自非政府组织计划的结果。 政府主导的国家科学技术计划对非共识的研究项目束手无策,不能提供比较有效的资金支持。 在这方面重大的技术突破反而来自民营企业。 例如,华为企业在通信设备上的创造性贡献、腾讯企业、小米手机等应用软件、通信终端上的划时代创新、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破坏性创新等都不是政府计划的。 当然,这种状况的发生,毕竟是中国创新环境的变化,有条件是从事什么样的创新的人和机构,说服风险投资者共同实现梦想。
从地区或空之间的角度注意,中国的非线性创新效果更明显。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设立了第一个中关村( 000931,股票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至年的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另外,还有很多省级、市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初期阶段,资源要么单一,要么总量不足,但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它们大部分是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高地、高新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的洼地、新公司、。 这表明,在某一时期,通过空间集约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而且同样会对创新资源产生化学反应,成为创造财富的新的“尖点”。
空间视角的技术创新典型展开,包括中国的大量产业集群。 在中国浙江和广东,出现了大量以同一产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和专业镇,即产业集群。 介于产业集群这家公司和市场之间的组织,表面参差不齐,实际联系紧密,其创新模式更迅速高效。 如果集群中的一家公司掌握了,就可以立即在集群内形成共享,迅速转移到现实生产力的新技术或新的管理方法。 这种基于共同市场目标的技术拓展、扩散模式,成为中国浙江、广东、江苏等许多发达经济体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从中国科技制度的角度来看,权利变化式创新依然可能是未来的主导形式。 从1978年到年40年的周期性注意看,中国科学技术制度的创新走上了权利创新的道路。 这种变革性制度创新之路的基本优势是“转换-稳定”“再转换-再稳定”。 换句话说,中国科学技术制度的创新既不是急风骤雨式的大变革,也不是墨守式的不变革,和风小雨中有小变革和大变革。 从1978年到2009年的40年间,权利变化型科学技术制度创新的影响很明显。 这种影响从局部到整体,从被动到能动,从摇晃稳步发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今天科学技术的配置、科学技术的实力、科学技术的能力和科学技术的效力。 正是这种带有随机应变色彩的制度创新,取得了中国的稳定和迅速的进步。
1978年至1985年是第一个科学技术制度创新的权利周期。 在政府强硬改革的主导下,中国再次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大门。 1986年至1993年是第二个科学技术制度创新的权利周期。 政府大力推行的开放政策,中国的科技创新开始与国际初步接轨。 1994年至1999年是第三个科学技术制度创新的权利周期。 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为公司参与科学技术创新的条件。 2000~2005年是第四个科学技术制度创新的权利周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科技融入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时期,科技创新进入了政府和公司两个主导阶段。 2006~年~年是第五个科学技术制度创新的权利周期。 在这个权利循环中,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分工更加明确,前者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作用上升到决定性作用,后者从决定性作用转变为计划、诱惑、监督管理、服务的综合作用。
上述分解还在碎片化,但总体来说,可以得出中国的科学技术革新与我们自己的过去相比是有效的基本结论。 国际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远远大于未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作者是科技日报社副总裁、经济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发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学会副理事长)
标题:“正视中国科技革新的成就与差距”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3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