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8字,读完约2分钟
■劳动新闻记者王枫
入博会不仅为万商云集、促进中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大平台,也为中外文化信息表达交流构筑了许多渠道。 作为铃铛收藏的爱好者,静安区总工会主席叶坚华(图右)在两次进博会上与铃铛结缘,两个小铃铛在中外以前记录了文化“相遇”的故事。
叶坚华的铃铛收藏始于20多年前,当时由于对历史文化的迷恋,他对世界各国形态不同、含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铃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人生第一个铃铛美国独立钟表的仿造纪念铃到目前为止,叶坚华收藏了3500多个铃铛,根据形状、材质等,这些铃铛分为铜制系列、打击系列、葫芦系列、冠帽系列、宗教系列、景泰蓝系列、长 “这些铃铛至今还放在宝山的铃铛博物馆里,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他告诉了记者。
这3500多个铃铛中,两人是叶坚华从入博会“淘宝”回来的。 上海去年举行了首次进博会,叶坚华在参观会场时也注意了是否有铃铛的展示。 他走在五馆二楼国家馆的展示区时,突然回头一看,发现白俄罗斯馆的展示箱角落里挂着咖啡色的陶瓷小铃铛,上面刻着俄罗斯的复制品母亲。 找到馆内的员工,商量可否购买时,漂亮的白俄罗斯姑娘拒绝了我:“不行,是我们装饰的东西,只是不卖。” 叶坚华不是马上离开的,而是和员工说话了。 看到他的真诚,女孩找了负责人,“在译者的帮助下,发现我们有共同的爱好,这个负责人也喜欢收藏,我把多年收藏铃铛的经验告诉他,我们越来越投机地说话”。
分手的时候,正好叶坚华打算离开会场,那个负责人叫他,把那个铃铛塞在他手里。 “这个铃铛给你吧。 能放在博物馆吗? 将白俄罗斯文化传播到中国上海,欢迎中国游客访问白俄罗斯”。
第二届入博开幕后,叶坚华再次来到会场,他的眼球被困在陕西馆的非遗留展示区“凤翔泥可塑性”。 为什么不把非遗留文化和铃加起来?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现场展示的凤翔泥模艺术家胡新民,对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铃的形状以以前流传下来的狮子头为主题,泥模艺术家经过2小时以上的精雕,制作了含有以前流传下来的民俗要素的泥模铃。 这种泥模铃不上釉,自然风干,充分表现了西北地区自然朴素的文化特色。 叶坚华氏打算把这个铃铛放在博物馆里,说“让更多的上海市民理解我被陕西非遗留文化迷住了”。
标题:“小小铃铛记录中外以前传下来文化交融”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