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10字,读完约9分钟

商38;尺度牍

龚自珍行书扇面

记者孙乐怡

又是一年高考的季节。 到了这个时期,高考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高考记录了许多新学生的人生轨迹,承载了无数学生的青春梦想,成为许多人改变命运的契机。

有人说“科举是古代的高考”。 也有人说“高考是科举的继续”。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隋唐到清代,科举制度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 科举制通过用人制度的改善,给了有才能的读书人就业各级政府的机会,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杭州自科举制度出台以来,历代名人辈出。 于谦、贺知章、田汝成、董邦达、袁枚、龚自珍……杭州历史上的3366名进士中,或博学多才,书画名世。 或者忠君爱民,成为执政的能臣。 或者解决危险,是国家的支柱。 杭州有孔庙、三元坊、状元馆、奎元馆……与这些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至今仍在继续发挥新的活力。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科举制对杭州经济文化的影响深远

隋朝建立后,开皇9年( 589年)首次出现了废郡置州、“杭州”的名字。 然后桐庐进入钱唐县,管辖钱唐、馀杭、富阳、盐官、潜、武康6县。 州最初在馀杭,第二年搬到了钱唐。 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星期三十六里九十步”是最早的杭州城。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以来杭州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为科举的勃兴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文献记载,唐朝还没有正规的官校,唐代杭州有31人通过了科举。 直到北宋真宗年,杭州知州李诋毁从州治子城通越门外经过到圣文宣王庙(俗称孔庙),增加了几十所学舍,方成为官学的开始。 南宋迁都杭州后,宋高宗赵构被命令在绍兴元年( 1131年)建设府学,被转移到杭州孔庙的地方,历代多次扩张,经过800多年科举结束。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南宋、杭州是临安府,设有太学、武学、宗学、临安府学等多种官学机构,杭州成为全国教育中心。 当时南方经济发达,明清时期,杭州出现了大量的官营、民办书院,如万松书院、重叠经精舍、敬一书院等,培养了很多人才。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南宋以后,杭州的文化特色非常明显,首先体现在建筑上,就像位于劳动路57号的杭州孔庙(碑林),建筑结构规则大气,风格古朴典雅。 展示文案,囊括孔子的圣迹、儒学文化、中国古代科举文化和碑文的陈列等。 这些历史的遗留非常代表性和宝贵。 其中收藏了从唐到清代的各类碑文500多石,包括帝王御笔、地方史料、名家法帖、人物画像、天文星图、水利图刻等,其中宋高宗赵构造和吴皇后手写的《南宋太学石经》、贯休的《十六罗汉像刻石》、李公鳞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除府学外,南宋王朝在绍兴八年( 1138 )定都临安后,在城内陆建设了太学、宗学、武学、医学、数学等中央学校,以临安为全国文化教育中心。 在庆春路延安路十字路口、浙江大湖滨校区内的“红楼”,老杭州们几乎一无所知。 这里原来是岳飞宅邸,绍兴十二年( 1142年)建立了太学,作为南宋最高学府,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了“规模广泛,舍宇丽”。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另外,由于重视文教,杭州的刻书技术非常发达。 北宋南宋年间,国子鉴印制的《鉴本》成为全国各地官宪印刷的榜样。 南宋临安府的官刻、私刻工作室的雕刻工、制版技术,居全国第一。 从南宋到明清从两代到民国,杭州是出版业的重镇。 现在留给我国的宋代刻本,大部分都是当时从杭州传来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杭州地区私人藏书的丰富与科举的兴盛也有直接关系。 最早有三国时代的范平,宋代更繁荣了。 钱塘人钱惟演,家藏书极其丰富。 另外,清代钱塘有名的藏书家丁丙藏书八千种,总数达三十万卷,号称“八千卷楼主”。 丁丙不仅热衷于藏书,也很关心公益事业,太平天国后,文澜阁被破坏,他和哥哥丁申不避艰险,得到四方的搜索和收购、补抄,书近万册,直到光绪14年,文澜阁《四库全书》基本 杭州私藏书楼,馆对浙江古籍的保留作出了重要贡献。 杭州博物馆保留着《文澜补书图》等当时“八千卷楼”的旧物。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唐代到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实行科举制度的一千多年间,杭州地区出现了很多科举名人。 我以前读过《杭州古代科举》一书,杭州地区历代登科进士达3300多人,占全国的3%以上,成绩很高。 其中,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军事家。 比如宋代的科学大师沈括、明代著名军事家于谦、政治及文学家田汝成、清代的思想家龚自珍等。 另外杭州文化史上重要影响较大的大文豪白居易苏轼也因科举入籍。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除了,现在的考试复印件也在改变,用考试这种客观公正的方法选拔人才,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而且这种方法在我国周边国家甚至欧洲各国

谱牒研究专家马善军:仔细数数杭州科举人物做官僚政治读书很重要

《朝为乡村郞,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和梦想。 中国古代,普通人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科举这条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 所以,千万人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读书人学有成就,取得名声,通过读书成为官员,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和社会理想,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人生道路的写照,体现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即“学习出色的工作”。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仔细调查杭州历史上的科举人物,从冠军沈晦、钟骏声到榜眼蔡廷衡、许乃普,再到探花洪昌燕、进士龃自珍、戴熙、举人孙士寅等,基本上成为了官员。

我从事纪检监察多年,业余时间关注和研究乡土历史和光谱派遣文化,发现每个家谱都是通过许多有名有功的宗亲聚集亲属,彰显名声,激励后辈,其中很多是有身份的人。 近年来,我查阅了《戴氏迁杭家谱》《仁和龚氏家谱》《高阳许氏家谱》《平阳汪氏迁杭支谱》等杭州13部家谱及《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集》等文献,对杭州之许、陈、戴、金、冯、王、孙、表、汪、汪、汪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古代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和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偏好的粗略。 进士出身的包郑,举人出身的海瑞……都是古代的清官,深受人民敬仰,被民众称为“包公”“海公”。 把他们称为“包公”“海公”,这里重要的是“公”字,实际上含有两个意思。 一方面人民崇敬他们的尊称,另一方面寄托着人民( 603883 )的期待。 它希望公平、公正、公开或执政者像他们一样公平、廉洁。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杭州的龚自珍一生忧国忧民,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 打开《仁和龚氏家谱》,他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心都一定有好处。 臣为子,忠孝其大端。 求名字,不要走不道德幸运的路。 追求利益,不要做虚伪的欺诈事。 不正确获得名利,这个身体就不能长久享受……。 横自珍就这样有公心正义,充满爱国之情,主张变法改革创新,写了很多振兴国家的诗文。 “九州生气地依靠风雷,万马齐研究悲伤。 我劝天公重势,不管一格都要降低人才。 ”。 由此暴露社会弊端,批判官僚制度,激励和激励人。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去年8月,杭州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了“杭州江干以超越时空的“寻找亲信”为题寻找孙士寅子孙”的新闻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对《钱塘孙氏宗谱》、《杭州府志》、《两浙轻轩录》、《国朝杭郡诗》 孙士寅,钱塘县学生,年十七考试康熙己卯科举人,后如云南省平彝县(即现在富源县)奉行、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离任时囊空洗,实际无银,平民自愿捐款,流泪 民众被其清廉感动,自愿发行石纵向碑,该杭州籍举人不远千里管理国家边疆县邑,与当地人民结成了有深厚感情的清官好官。 我收集了关于孙士寅的家族资料、科举记载以及他留下的诗作,整理成《清官孙士寅及其家族子孙智敏资料集》,丰富了清廉文化建设的复印件。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链接

出现了很多科学考试人才,杭州有很多与科举相关的典故和故事。 从大到地名,从小到点心,很多都能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起来,至今仍脍炙人口。

【杭州孔庙】

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劳动路57号的杭州孔庙(碑林)原是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建于宋高宗绍兴元年( 1131年)。 之后,府学除了焚烧重建和规模扩大以外,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是杭州的官营学府。

【三元坊】

明代淳安人商辂(谥号文毅)住在这里。 商38;连中乡试、会考和殿试头榜是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的“三试”第一位的人,翰林院学士、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生,为人正直,体贴民情。 明正统在14年( 1449年)“土木之变”后,与于谦一起反对南迁,主张抵抗瓦剌。 时人曾经在这里建青石牌坊,刻上“三元坊”(取其“连中三元”的意思),巷以此命名。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状元馆奎元馆

科举时代,杭州有很多食品与“状元”、“奎元”等彩头相连。

状元馆于清同9年( 1870年)在盐桥开设,但由于附近有文人集中的贡院,清时原来是科举考场。 据说宁波考生来杭考试前来这个馆吃饭后,从“状元”赠送牌匾感谢状元馆,状元馆就是为此而命名的。 现在,状元馆位于河坊街87号,已经有135年的历史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奎元馆面店(简称奎元馆)于1867年(清同治6年)创立于杭州,创立者为安徽籍人,姓名无法考证。 这家店虽然多次容易成为主,但经营面条的业务不变,历史悠久,规模大,特色鲜明,国内外闻名。

标题:“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