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7字,读完约4分钟
姐姐中科大失联博士:不谈学校
2月14日下午,失联15天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博士刘春杨的遗体在芦苇摇中被发现。
1月31日凌晨4点30分,刘春杨穿着橙色棉袄、黑色裤子、撑着蓝色伞,离开了学校宿舍。 顶着雪,刘春杨朝西北方向走去。 两个半小时后,他的身影消失在董店水库附近。
遗体被发现的前一天,正好是刘春杨的28岁生日。 根据家里的计划,他28岁那年获得博士学位,找到工作,把恋爱提升到日程上。
现在一切都泡汤了。
失踪的博士
消失的前夜,刘春杨睡得比往常早一点,不到12点就上床了。
后来,刘春杨的室友王凯(化名)想起来了,这是他唯一注意到的异常。 那天晚上刘春杨洗澡,打包行李,对王凯说“明天回家过年”。
1月30日,刘春杨和在镇上工作的父母约好了,31日在乡下老家见面,说“过年买了新裤子、新鞋”。
31日下午,刘春杨的父母到家了,但儿子一直等到晚上,电话也接不上。 两个老人很着急,第二天早上赶到学校宿舍找人。
刘春杨住在中科大东校区的研究生公寓里,约10平方米的两个人。 父母到宿舍时,看到他的桌子上放着台式电脑、风扇、洗发水、两瓶绿茶和四瓶未开封的快递。 在狭窄的床上,被子没有折叠,枕头上铺着竹垫。
王凯告诉刘春杨的父母,31日刘春杨早早离开宿舍,“我以为他会早起开车回家”。
根据学校的规定,学生休息,要离开学校回家,需要向宿管阿姨登记,但登记册上找不到刘春杨的名字。 刘春杨的父母觉得不对劲,马上报警了。 “警察说失踪3个多月就要立案调查,现在只能合作了”。
根据中科大和合肥警察提供的监视录像,31日凌晨4点30分,刘春杨离开宿舍,除了伞以外,没有带行李。
途中,刘春杨刘春杨有时低头看手机。 “我想他是按着手机导航走的,可能没去过前面,”刘春杨的两个姐姐杨春玲说。
6点50分,天蒙亮,刘春杨最后出现在监视录像中,拿着伞,一个人走在董店水库附近的西二环路。
从中科大出来,向西北方向走8公里,就是董店水库。 董铺水库的集水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承担着城市地区的防洪、供水、灌溉功能。
在水库北部的堤坝边缘,层叠着枯萎的黄苇层,水域从芦苇中延伸出来,看不到尽头。 这个芦苇摇碰巧监视着死角,2月14日下午2点左右,搜索救援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刘春杨的遗体。
“(遗体)离岸40米左右,水深约2米5~3米左右”。 合肥蓝天救援队的苏琴队长在发现刘春杨时说:“我只看到一点头发,已经处于漂浮的状态。”
被发现时,刘春杨身上只有手机、身份证、银行卡、700多张现金和公共交通卡。
警察说,下一步是按一系列步骤调查刘春杨的死因。
“别人家的孩子”
刘春杨的老家是肥西县丰乐町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合肥市西南约40公里,与董店水库的方向正好相反。
通往村庄的水泥路窄得只能通过一辆车,两边是宽敞平静的田野和稀疏的树。 平时刘春杨从学校转两次公共汽车,走着去,回家。
组成了一栋白色的两层小楼,一栋砖平房,刘春杨的房子。 房子很简陋,客厅是灰色的水泥地板,放着20英寸以上的台式电视、圆木桌子和一些椅子。 门口右边的墙面上,整齐地贴着12张刘春杨的奖状,向外人展示这个家庭的骄傲。
村民们告诉记者,刘春杨在村子里很“有名”,从小就好好学习,懂事,孝顺。 在路上见面,总是自己打招呼的是传说中的“外地孩子”。
刘春杨才四五岁的时候,村民仔细一看,上小学的姐姐刘春惠每天牵着他的手,穿过田埂,走半小时,带他一起上学。
等刘春杨自己学习,每年前买下学期的教科书,先在家自学。 即使是现在,从小学1年级到大学的教科书也没有掉在他的房间里,而是堆积着。
在这所房子里,甚至整个村庄,刘春杨是学历最高的人。 他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什么书也没读,长年在镇上做园林工人,两个姐姐也读中学辍学在外地打工。
在高考中,刘春杨报考了中科大的地球化学专业。 这是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进化。
刘春杨大学前,家人从没听说过“地球化学”这个名词。 即使他读了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家人对这个专家也不太了解。 刘春惠说:“他几乎不跟我们说学习的事,我们也不擅长。”
刘春杨的大学同学徐明(化名)教他剥洋葱(
标题:“中科大失联博士的最后人生”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