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82字,读完约13分钟
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前社长郑元亨说。 关键是在这里,解放思想。 摄影/中新陈文
1990年代中期,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的事业场景。 翻拍/中新陈文
1992年12月11日,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袁宝华在参观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时,在金交所写下了“敢为天下先行”的题字。 翻拍/中新陈文
期货交易所诞生记
1991年,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但开业很困难。 国家物资部体改司正式致函深圳市政府,提出生产资料市场不能由公司进行。 听到这个消息,何玉良坐不住北京了。 机缘巧合,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想听关于期货的报告。 何玉良说:“这就是命运。
本刊记者/王家敏
(声明:刊用《中国信息周刊》稿务经书面授权。 )
何玉良在北京工作了几十年,深圳有特别的感情。 他从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退休后,夏天住在北京,冬天南下深圳,有时和当年的老朋友聚会。
这个月,他和司徒怀、郑元亨在深圳见了一面,商量了书的出版。
20年前,他们成立了中国1949年以后的第一家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被深圳市列入特区30年100件大事。 郑元亨产生了出书纪念的想法。
当时的潮汐者们为这本书高兴地写了一篇文章。 其中最年轻的彭刚,当时在中南工业大学读研究生,参加了金交所做的理论研究。 他这样形容了和期货的最初知识。 “人生就像第一次看到。 ”。
但是他们走得太快了。 金交所的“准生证”是深圳市地方政府颁发的,成立三年后,中国证监会将其列入了国家考试。 他们叹息的是,随后几年各地相继兴起期货交易所,经营水平不良,证监会于1998年进行了期货市场的整顿,金交易所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撤退了。
从成立到撤退,金交所的历史只有7年多。 郑元亨是第一代,也是唯一的社长。
退休后的郑元亨爱上了打高尔夫球。 《中国情报周刊》记者在深圳高尔夫球场见到了他。 他特别挑了一号木棒,摇着球,身材舒展,没想到是72岁的老人。 但是,一说到拆除金交所,他的表情就低沉了。 “我们是‘民办’的交易所,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国家行政指令撤走了金交所。 ”。
"如果先报告的话,客气很多. "
金交所最初的构想是什么玉良来的?
1983年机构改革时,国务院设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企业(简称有色总企业),对全国有色金属的生产供应、对外贸易进行了统一的经营和管理。 供销运输部主任何玉良主管全国有色金属物资采购。
当时,国内实行价格双轨制。 如果电解铜的调整价格是7000元/吨,市场价格可能会是2~3倍。 资源配置被“钱”和“权”支配的话,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不明了,价格也会暴涨。
几十年来,公司的生产、销售由国家计划安排。 现在公司不得不以暴涨的价格安排生产,非常困难。 何玉良回忆说,总企业每年进口几十万吨到一百万吨有色金属,填补国内的缺口。
国际有色金属市场首先受到期货价格的影响,对供求关系的反应极其敏锐。 “当时我很烦恼。 我们买原材料的话,国际市场就会涨价。 我们生产产品时,他们会降低产品的价格。 ”。 何玉良告诉了《中国情报周刊》。 70多岁的他思维敏捷,坦率,经常只听到一半记者的话,他事先理解并回答。
何玉良开始想了。 中国有自己的期货交易所吗? 他首先想到老牌金融中心上海,设想在那里以有色总企业的名义建立有色金属交易中心。 但是,当时浦东还没有开放,政策不足,对期货的理解也一半,想法待定。
何玉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期货交易是在1985年夏天。 他出国考察后,经由香港回国,有色总企业下属深圳联合企业总经理司徒怀请他吃饭。
司徒怀称期货这一行为“师傅”。 他研究国际期货市场,写了小册子《期货概论》,成为中国期货的启蒙读物。 这一年,深圳联合企业成立了香港分企业,专业从事期货业务。
午饭前,司徒怀问何玉良:不做期货吗? 他马上回答说“太好了”。
这个时候,国际市场上铅的价格上涨了,何玉良买了铅合同,变成了20吨。 午饭结束前,他迫不及待地问,现在的价格怎么样了? 但是,看价格上涨。 他示意出售这个合同。 通过这种交易,他为子公司赚了两千多美元。
何玉良回到北京,把设立金属交易中心的计划列为议题。
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深圳。 被邓小平包围的地方,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他就这件事向总企业下属生产公司的领导征求了意见。 他们持保守态度警告他:“何局长啊,国际上这一套风险太大了,必须好好考虑。”
在中国必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的大时代,不能不冒险。 何玉良说:“如果先报告的话,风险将由总企业的领导承担,客气很多。 我是技术出身,到处都能吃饭。 找到人后,先开始。 ”。
期货先驱聚集在深圳
何玉良最先找到的是后来的金交所社长郑元亨。
深圳联合企业的下属贸易企业经理郑元亨参观了慕名的长伦敦金属交易所世界上最大的期货交易所。 不到100平方米的交易所,10多名交易员叫嚣着,每5分钟交易铜、铝、锌等7个品种,这个小圈子内形成的价格消息很快就会传遍世界,影响整个国际市场的买卖。
“太棒了,市场太大了! ”郑元亨看到这一幕,在笔记本上留下了一首小诗。 “围着小交易所,经纪人。 比本领,生意就会成功。 价格传遍世界,管理极为严格。 期货风险很高,请小心使用。 ”。
何玉良和郑元亨一拍即合。 他们计划先建设“深圳联营展示中心”,投石探路。
1986年8月,成立了30多家大中型有色金属公司投资联营的深圳展示展销会联营中心,由何玉良担任理事长,郑元亨担任经理。 联营中心的目标是肯定的:第一,探索建立新的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第二,传达和普及期货交易知识。
当时西北地区白银有色金属企业的供销企业副总裁管烧彬也来到深圳参加了这个团队。 20多年后,《中国情报周刊》记者眼前的管焗彬依然坦率,走路快,坐在沙发上也挺直了腰。 他回忆起往事说:“这次调动,把我的命运和中国期货市场的建立联系起来了。”
经过深圳联营展示中心两年的试水,何玉良在供托运输部召开的“物资体制改革研讨会”上提出了建立深圳有色金属市场的设想。 他对记者说:“会后老同志反复提醒我,公司经营市场需要主管部门,一定要得到国家部委的支持。”
当时,含有有色金属的生产资料的筹措由物资部管理。 但是物资部的态度还不确定,这也为以后的麻烦埋下了伏笔。
但是,设立交易所得到了深圳市领导的支持。 1990年8月,联营中心举办了关于设立有色金属交易所的三个研讨会。 议事录上写着深圳市参会领导人的意见。 “交易所是可行的,大胆尝试。 ”。
交易所成立的时机到了。
当时,中国的生产资料市场是开放的。 1989年,国务院总理李鹏批准了关于期货考试快速发展的文件。 1990年10月12日,财政部、物资部和国家体改委员会等8部委共同发起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交易开始,打算将来引进期货管理。
但是,当时,“社”姓“资”的争论也很激烈。 深圳的交易所是取名为“批发市场”,还是参照伦敦、芝加哥打出了“交易所”的品牌? 何玉良认为交易所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不是英国、美国的标志,不能统一称呼吗?
这次协商的结果,成立了明确交易市场的名称是“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的准备指导小组,何玉良是组长,司徒怀、郑元亨是副组长。
交易所成立了
郑元亨的风格和何玉良一样:干了再说。
1991年初,筹备组向深圳市发出了建立“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的指示,但不等批准,郑元亨就稳步行动了。
为了处理准备资金的问题,何玉良从供托运输部向郑元亨采购了铜。 郑先生这样赚了600万元。 这是“乘坐了价格双轨制的末班车”。
其中300多万元用于购买交易大厅。 准备小组看中在中华富路建设海外装饰大楼B座,买了其中一楼,共计700多平方米,建立了交易大厅和办公室。 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3250元。
期货合同一般由上市代表在交易所内公开呼吁价格。 准备小组本来计划参照“伦敦阀门”,口头呼吁价格,但遗憾的是市代表口音很重。 很多广东人说普通话,不懂“买”和“卖”,容易混乱。 后来,他们想出了“板书报价”的形式。 市代表依赖小黑板,报买卖价格,做发票交易。
最让人头疼的是交易规则、管理规定的起草。 据深圳市领导人介绍,“先挖水路冲水,水就会畅通”。
这一部分由郑元亨、管焰彬、彭刚等负责。 彭刚一有机会去北京,就抽空去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找资料。 “当时没有电子图书馆也没有网络。 当时复印中心期刊的资料很齐全,我几乎查阅了与期货交易、国际贸易、物资流通、市场建设相关的各种期刊,如果是与期货相关的复印件,就复印,这些资料恐怕有两尺厚。 ”。
那时还没有“证监会”,交易所的监察部门被深圳市贸易快速发展局规定。 局长吴镝组织了答辩会,提出的基本问题有20多个,管烧彬等人逐一回答。
当时深圳市各部门的认知不一致。 吴镞建议,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既然是一点国家部委共同兴起的,我们也可以模仿,由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进行。 但优势的看法是公司是市场的主体,公司进行的期货市场具有活力。
管烧彬对记者说,当时的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彝后来和他聊天,“你为什么支持你们? 因为你们头脑灵活,有勇气。 ”。
1991年5月23日,深圳市政府批准了申请。 仅仅10天后,准备小组向市工商局登记完毕,拿到了“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的营业执照。
6月10日,金交所宣布成立。 联营中心的三十多家公司,都成了其会员单位。 经过16家理事单位的推选,当时有色总企业分管副总裁沃廷枢担任理事长,何玉良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司徒怀了副理事长,郑元亨被聘为社长、管烧彬等为副社长。
打开水闸放水
金交易所成立了,但还不能开业。 水门还没有打开:因为报告的交易规则、管理规定等,深圳市还没有公布。
老同志们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金交易所遇到了麻烦。 “当时的物资部长柳随年不太同意公司的市场运营。 ”。 何玉良在《中国情报周刊》上表示,“金交所一直在寻求物资部的支持,在成立前确保了高管的地位。”
但是物资部没有“向导”。 在他们看来,包括他们在内的8部委开始的考试才是正道。 1991年6月7日,国家物资部体改司正式致函深圳市政府,提出生产资料市场不能由公司处理,应归属物资主管部门。
听到这个消息,何玉良坐不住北京了。 巧合的是,彭刚说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对期货进行研究,想听金交的一切,听正式报告。
回顾这个机缘,何玉良对《中国情报周刊》的记者重复了命运这个词。 “这就是命运,”他说
7月10日上午,何玉良向国家体改委市场流通司长杜岩、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部副部长乔刚和研究员常清报告了金交所的情况。
在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的机关食堂吃午饭时,何玉良建议:“深圳市也支持我们,但遇到了具体的问题。” 乔说:“那我们去深圳看看吧。 ”。
7月24日,乔刚和常清一行去深圳,参观了金交所出市代表培训班。 乔刚在培训班上说:“金交所在特区,这样的新东西必须普及知识,消除自觉和无意识的抵抗。” 第二天,郑元亨陪同常清去市政府,与贸易局吴镞等部门领导人进行了协商。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的这次考察,让深圳市吃了一颗定心丸。
7月31日,深圳市副市长李广镇召开市政府会议,讨论金交所开业问题。 会议上有一些激烈的争论:工商局提出,他们需要派人去金交所管理,在各交易合同上盖章。 因为这是现在的规定物价部门认为,如果价格开放,和其他省份有差异,必须和他们协商。
李广镇在会上拍照,要求有关部门“克服障碍”。 工商局不需要加盖公章,交易价格也完全开放。 但是考虑到上级物资部的意见,金交所由深圳市物资总企业参加。
李广镇特别强调:“我们在特区,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利益和公司利益,应该突破,不能只考虑部门利益。”
李广镇于1950年到达老宝安县,目睹了宝安县到深圳市60年间的变迁。 他告诉《中国情报周刊》,改革初期市政府讨论最多的是如何促进新东西的诞生。 说到金交所,他感伤地说:“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 但是,这种“试验田苗”最终没能得到保护。
这次会议后,水门开了。
9月21日,深圳市政府发布了《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管理暂行规定》。 这是中国第一部地方政府发行的期货市场管理行政法规。 12月7日,《深圳市有色金属交易所交易规则》正式颁布。
金交易所终于可以正式开业了。
“不要成为投机的头脑”
根据广东人的喜好,开业日定在1992年1月18日。 因为8是“发”。
开业前一天,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李广镇主办。 有100多名媒体记者参加,问题集中在“投机”的焦点。
会议后,总企业某部门领导在郑元亨耳边开玩笑。 “小心啊。 不要当投机的头。 ”。
1月18日上午9点,开业典礼如期举行。
在“彩旗飘扬,气球飘扬空,纸花蔓延”中,穿着黑色西装系着红领带的郑元亨进入了交易所,与深圳市长郑良玉一起,打了金交所开业的第一槌。
金交易所上市的有铜、铝、铅、锌、锡、镍、镁、锑8种金属。 当天的交易使用的是长期合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期货标准合同。 几个月后,金交所发表了新中国第一份商品期货标准合同。
在“投机”的质疑声中,动摇的创业者们还不知道,第二天,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南下深圳,发表著名的南巡演说。 ★2
(《中国情报周刊》)
标题:“新中国首家“民办”期货交易所沉浮记”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