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61字,读完约5分钟

3月3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在此之前,致公党等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提出了皖江城市带等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提案。

据本报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介绍,该代表团将在合肥召开“动员大会”,会议上许多代表将就皖江城市带提出自己的议案,并在5日开幕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提出。

实际上,在皖江地区、皖北、合肥都市圈应迅速发展这一点上,安徽方面一直徘徊着,但现在国家用锤子定音,安徽确定了自己迅速发展的核心区域皖江都市带。

安徽省采取措施加强皖江城市带对皖北、皖西等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安抚”形成了皖江城市带未纳入计划的地区,共同迅速发展。

据本报记者获得的独家新闻报道,为了“先行考试”,安徽方面内部提出“先做不评论,先做不讨论,时间上得出结论”,“省直各部门、各市县必须充分利用先行考试权”。

集中区

安徽省有关部门密集制定了相关落地政策,3月3日安徽省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说:“我们现在正忙于执行。”

建立产业转移集中区是要点之一。

据本报记者介绍,安徽相关部门要求规划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促进项目集中于园区,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整合。 ”。 ——这意味着鼓励大部分分公司进入集中区,防止开发区扩大的现象。

但是,这些园区不是新建的,大多是在现有开发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变革的,安徽方面发现有迅速发展整个皖江城市带产业开发区的计划。

“在满足国家相关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基础上,支持开发区的扩张、整合,支持合肥、芜湖等市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根据本报记者获得的执行安徽省“计划”的文件。

本报称,由于每年全国有几个开发区升级,合肥和芜湖等一些省级开发区正在努力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但是,为了防止各园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安徽方面建议各园区打特色卡,“致力于培养有特色的专业化园区。 ”。

据本报记者介绍,部分园区以巢湖地区为中心,安徽方面适时建立统一的巢湖管理机构,加强巢湖流域的污染管理、水资源管理和整体开发。

双核处理器

据本报报道,目前安徽方面已完成相关城市定位,合肥、芜湖为双核、 滁州、宣城为两翼。 沿江地区(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鞍山沿江六市)是快速发展的轴。

实际上,这与安徽省当初的设想略有不同,安徽方面没有把合肥和芜湖一起作为快速发展的核心。

安徽省国资委的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说:“这次沿着沿江地区建立整体也是突破,毕竟沿着沿江地区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安徽省政协常务委员会程必和本报记者介绍,皖江城市带地区覆盖了省会、芜湖等发达城市,以及沿江地区许多快速发展的潜力巨大的城市,“定位已确定”。

这意味着集中区将首先建设在上述地区,但对整个安徽来说皖西、皖北地区也可以从《计划》带来的机会中分得一杯汤。

最终版《计划》指出:“促进示范区和其他地区特征的互补性、联动的快速发展。” 支持省内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增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持能力。 ”。

对皖北地区,根据《规划》的要求,皖江城市带与皖北联动,迅速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机械、农产品( 000061,株酒吧)加工、旅游等产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淮矿区将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煤电气化基地。

对于皖西地区,《计划》写道,皖江城市带与皖西地区联动,迅速发展生态农业、原材料、机械、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产业,“把皖西建设成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基地、农产品供给基地”。

以旅游业发达而闻名的皖南山地,与皖江城市带地区联动,迅速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协调机构

“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区域快速发展计划》,从国家战术层面全面推进安徽长三角区域合作。 ”。 致公党中央在今年两会首次提案《关于安徽长三角区域合作和推进快速发展的提案》中提出了以下建议。

公党的这项建议具体体现在目前安徽与长三角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合作体制和制度建设还不完善二是安徽自身实力亟待提高,参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三是产业结构不平衡

根据上述《建议》的副本,行政区划的不合理是影响当前安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干扰肘,区域规划分别是阵列,难以合作。

或者,既然面对长三角地区接受产业转移,有什么机制可以使这样的产业转移顺利进行吗?

据本报报道,目前安徽方面定位建设面向长三角的高质量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基地。

这显然是安徽省面向长三角出口的自身特色资源,不能大规模引进产业。

在《计划》的最终稿中,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立比较稳定的能源供求关系。 推进科学技术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相互认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长三角对接,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委员吁安徽融入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先行先试””

但是,为了实现比较有效的合作,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计划的国函() 5号文,从国家级旗帜上要求江苏、浙江、上海继续加强与安徽的合作,“健全就业机制,诱发当地产业向示范区的比较有效转移

但由于规划部是强制性的,能否具体落实取决于安徽方面和长三角地区互利的市场调整机制能否建立。

标题:“委员吁安徽融入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先行先试””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