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71字,读完约17分钟

本文是微信公共平台:首次在联信麒麟堂发表。 文案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络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1,2050年,人口会怎么样?

我国的老龄化率为26.31%,意味着每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

我国人口抚养率约为0.9,现在为0.5左右,意味着各劳动力人口需要养育接近现在人口抚养压力两倍的身体。

到2050年,这些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人口不能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因此必须根据预测采取应对措施。

鼓励生育,生育率在2左右维持世代间传承,不过度增加人口负担。

延长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养育率的压力。

那么,我们从头说起吧。

人口解体是不多的复杂事件,根据历史规律可以发现人口迅速发展的既定路线,而且人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构成家庭、家庭构成国家,因此研究人口的意义是国家级经济建设

通常有三种预测人口的方法

第一种是外推法,这是最简单的做法,根据过去的数据(生育率、死亡率)推测未来,最常见的是线性外推法和指数外推法,最常用的logistic预测人口是指数外推法之一。

二是增长成分法,从增长人口中减去死亡人口和净移民人口是总人口,这种做法多适用于短期预测,长期出生、死亡、移民的影响因素多,难以推测。

第三个是同步组构成法(同步组构成模型,conhort component model )。 根据基本年人口年龄和性别分布的绝对值预测,按年龄(组)根据死亡率、出生率、移民率等进行人口预测,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使用同步群构成法预测人口。 例如,在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地,在人口结构大幅变动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更正确,本文首先使用同步群构成法。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过去的人口决定现在的人口,现在的人口决定未来的人口,所以人口分解需要从过去开始。

(一)过去:年前新中国的人口变迁

目前,中国一共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偶然这6次人口普查大部分是人口变迁的重要节点,总体来看,中国年前的人口变迁主要经过4个阶段,1949-1952年倡导生育阶段,1953-1963避孕思想萌芽和政策的

这四个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讨论到明确化、强制执行,是逐渐“从松到紧”的过程。

1、1949-1952年提倡生育阶段

49年后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我国有“4万7千5百万”的人口,此时的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中国的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

之后,为了休养生息,迅速发展人口,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其中禁止堕胎(“机关部队女干部堕胎限制的方法”),限制避孕(“避孕及人工流产的暂定方法”)。 “调查避孕药和用具不符合国家的政策,应该禁止进口”等。

因此,1953年首次进行人口普查时,中国总人口为6.02亿人,4年间人口增加1.27亿人,年均增加6%。

由于此时的人口普查条件有限,人口年龄结构数据不明,为了了解此时人口分布的基本情况,在不考虑死亡率的情况下,用第5次、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粗略的反算。 具体来说,2000年50-54岁的人在1950年为0~4岁,因此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如图【1】所示,以低年龄的孩子居多,成为最有成长性的金字塔型结构。 因为没有考虑死亡率(开国当初的死亡率很高),所以这个数据被低估了,特别是老年人人口。
2、1953-1963年育儿思想萌芽和政策的反复阶段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由于第一阶段的人口增加了1亿2700万人,在第一次人口普查后的3个月里周恩来提出了“人口过多”的担忧,之后周恩来和毛泽东都在不同的场合反复提出了“提倡节制生育”的想法。

1957年马寅初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了“控制人口”的主张,然后以“新人口论”为主题,作为一个提案,正式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同时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矛盾

但是在那之后的1958年,风向改变了,毛泽东在“介绍合作社”的文件中写道“人很有干劲”。

1962年周恩来再次提出了“限制生育”,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使“计划生育”正式上升到政策上,今年我国开始了第二次人口普查。

3、1964-1982年全国计划生育政策强化阶段

鉴于开国以来中国的交通和新闻进展不顺利,196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于1964年公布。 此时,全国有7.23亿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增加了1.21亿人,增加了20.12%。

我们依然使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196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的新生人口有减少的趋势,人口增加略有放缓。

“有计划地增加人口”作为我国的既定人口政策已经明确。

1978年,全国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首次将《提倡国家和推进计划生育》写入宪法。 1980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就我国人口控制问题向共产党员、共青团全员发出了公开信,呼吁“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 至此,表示我国的一儿政策正式颁布,但此时的措辞还是“呼吁”,没有强制执行。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这是中国计划生育探索和稳定阶段,人口政策经历了“只产生两个,只产生一个,最多两个,三年间隔以上”的一些变化,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0.3亿,与上次人口普查相比20年

相反198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如【3】所示,在计划生育的强化阶段,特别是1970年以后的出生率有明显下降的倾向,这时我国的人口第一次是“橄榄型结构”。

在第三次人口普查后,中央再次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困难性,于1984年首次对生育政策作出了规定。 这次对上一阶段的“提倡、奖励、最多”等确定了“禁止”条件,“承认农村可以生二胎,严禁生超过计划的二胎和多胎,处置徇私舞弊行为”。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1986广东、青海、宁夏、陕西率先颁布地方计划生育条例,此后全国各地陆续颁布地方计划生育条例,政策落实到基层,此后,我国近30年的严格计划生育时期开始了。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1.6亿,这次人口普查的时间间隔比10年短,但这12.42%的增长率已经相对于20%左右明显下降。 同时根据估计的人口结构(图【4】),我国人口开始显示“三层塔型结构”,1980年-1990年出生的人口(0-4岁,5-9岁代)开始显示增加趋势。
之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别显示中国人口为12.4亿和13.3亿,增速分别为7.12%和7.25%,人口进入了稳定的低速增长阶段。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二)现在:用生育率和死亡率预见未来

前阶段人口逆推比较粗略,到年,中国人口结构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其中55-59岁、35-45岁和20-24岁三波“婴儿潮”人口明显隆起。

新出生和死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讨论,对现有人口以一定的死亡率预测未来剩余人口。 根据人口年龄结构中育龄妇女的数量和出生率对未出生人口进行预测时,图【8】:

计算期人口是从基本期人口中除去部分死亡的人口。 人口普查以5年为一个年龄段,我们也首先以5年为一个时期进行统计,所以计算期间的人口数如下。

计算期间人口=基本期间人口-基本期间到计算期间的死亡人口=基本期间人口*(1-基本期间到计算期间的死亡率)

基本期间:我们以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本期间。

死亡率:为了估计死亡人数,以2000年、2005年、年、年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人口数据为横向对象。 例如,从2000年5~9岁的人口到2005年10~14岁的人口是同一人,减少的人口数是这个阶段的死亡人口,这个阶段的死亡率表示如下。

从基期到计算期的死亡率= (基期人口-计算期人口) /基期人口

2000年、2005年、年、年4个时间点有3个阶段( 2000~2005、2005、~ ),平均3个阶段的死亡率得到了超过期间的平均死亡率。

为了排除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统计口径不对应造成的明显偏差数据,取各年龄段死亡率的平均值进行了计算。

从基期到计算期的年死亡率=1-(1-基期到计算期的死亡率) ^(1/5)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每年的人口数据计算下一年的人口数量(没有计算新增加的新生儿数量,没有计算下一部分)。

预测将来出生人口的方法是现在育龄期的女性数量乘以各女性的出生率

当年出生的人口数=当年育龄妇女数*出生率

总出生率的计算粗略,不能显示女性的年龄结构对出生率的影响,我国育龄女性通常指15~49岁的女性,但是20~29岁的女性是生育最旺盛的时期。 从图表“11”可以看出,20~29岁的女性出生率在60%以上,30-40岁的女性出生率略低,为40%左右,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20~29岁的女性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但30~39岁的女性出生率有上升趋势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从生育率来看,年后二胎和三胎以上的生育率确实上升了,二胎上升了21%,三胎以上上升了52%,但由于基数小,对全体出生人口的增加效果不明显。
从年度出生率来看,如图【14】所示,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二胎出生率逐渐平稳,年“单独二胎”登场后,年20~30岁人口的二胎出生率明显上升,随着年龄的上升出生率 相反高龄女性的出生率明显上升的“二胎”政策对出生率有一定的影响,对低龄期育龄女性的影响比较直接,在那一年可以看到效果,对高龄期育龄女性的影响在第二年出现。
我们按年排列出生率,分解不同年份出生率是否有显著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解发现的年份对出生率没有显著影响,即年前后出生率没有显著提高或下降,二胎政策对我国出生率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我们合计了各个年龄的女性出生率,得到了合计出生率,如图【15】所示,中国的合计出生率逐年上升,逐年又下降,每年平均有一名女性生一个孩子。

所以,我们结合育龄女性的人口来计算加权总出生率(共同的总出生率称为算术总出生率),即:

3、整合出生和死亡,全面预测人口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得到的我国人口规模如图【18】所示。

预测的年人口为13.45亿人,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3.75亿人有3000万人之差,推测数据被稍微低估的是我们使用的死亡率和出生率有一定的误差,或者死亡率被高估了,或者出生率被低估了。

首先从死亡率来看,我国人口死亡率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但1980年以后比较平稳,2006年的死亡率也在上升,所以用现在的死亡率预测未来比较合理,但统计局的数据没有年龄别死亡率,第一步
从出生率来看,我们使用的各年龄的出生率是统计局-年各年龄的算术,统计局的出生率是根据新生儿和育龄女性的数量计算的,进一步分解的话,低年龄的少子人口被低估了,基于此的女性出生率也过低了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例如2005年发表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4岁的人口为3765万人,这些人到2005年为止达到了5~9岁,但人口普查中发表的5~9岁的人口为4446万人,通常人口不会以空增加,而是减少

其理由多而复杂,不仅是统计难度,除了出生和登记的时差之外,还可能因二胎政策的限制而过少报告新生儿,图【5】从2000年和人口普查的人口吻合分布的左侧部分也可以看出低龄儿童的数量被低估了。

因此,以年人口为基准调整各年龄段的出生率,不能正确评价哪个年龄段被更低估,所以假设各年龄段的女性出生率被低估了同样的幅度,在各年龄段加上常数,以年人口的总量为基准,年人口 。

新的人口预测曲线如图【20】所示,我国人口峰值在2029年最高达14.4945亿人,接近联合国预测人口最高峰2030年(联合国预测以5年为单位)的14.4112亿人。

所以,如果你出生在第三波婴儿潮,你儿子可能是第四波婴儿潮。 自从你老了( 2050年),养育你新一代孩子和老人的压力是你现在的两倍。
所以,老龄化是本世纪我们国家乃至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呢?

二、如何应对老龄化

根据现在的趋势,老龄化似乎是无法阻止的,所以在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根据国际普遍的方法进行假设和计算,特别是这是根据数据纯粹建立的,需要证明不涉及感情和道德问题

(一)鼓励生育;

既然老龄化人口过多,那就鼓励多生,孩子长大就能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鼓励生育是处理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在老龄化严重的欧洲第一是采用这种方式。

根据前面提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在年制定“单独”二胎政策后,中国的出生率没有明显变化的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没有比较官方的数据表明开放二胎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的出生率,我们直接“二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总生育率来鼓励生殖。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也就是说,开放“二胎”后我国的综合出生率将达到2,开放“三胎”后将达到3,但在合计出生率为2,2.5,3的情况下,我国的人口规模情况可以如图【26】所示。

根据我国现在的出生率在1.84附近的情况,人口持续下降,在国际公认的平稳世代交替的2.1时,到2050年我国稳定在14.6亿人,本世纪稳定在13.7亿人左右,人口达到2.5亿人以上,到2050年为止

但是政策性的“婴儿潮”是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在“婴儿潮”中出生的孩子的教育、住宅等社会资源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形成与上一代和下一代相连的令人不快的“人口断层”。

第二,鼓励生育需要早期牺牲一定的“养育比”。 孩子在成为劳动力之前需要社会的养育,增加养育率,长大后可以大幅缓解较重的养育率压力,因此鼓励生育的是“前人种树,后代乘凉”的做法,如图【27】所示,到2050年将出生率提高2 因此,来自决策层的人口政策应该将社会加权总和生育率保持在2附近。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所以这个问题是关键:为了使加权合计出生率达到2附近而释放几胎?
第二,鼓励生育会带来人口过多的压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女孩的教育),出生率的下降也在增加,因此即使假设政策真的能促进出生率的上升,也存在总人口规模能否应对经济和环境的承载力的问题,图【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所以,除了鼓励生育外,国际上增加劳动力人口的方法是吸收移民。

(二)移民

在世界“反全球化浪潮”中,移民逐渐暴露了文化融合的问题,而且吸收移民通常是美国那样的包容性国家的方法,亚洲国家对移民的接受度欧美国家不高,是处理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不足的第

(三)产业溢出

鼓励生育要付出抚养的价格,吸收移民面对文化冲突,增加劳动力人口的方法是什么呢

另一条路是产业转移,可以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缓解我国的人口压力,提高其他快速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率。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劳动力价格的增加趋势也逐渐明显,最低工资方面,中国四川和广东等国比东南亚各国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已经出现了产业溢出。 特别以劳动力集中型产业、制鞋业为例,来自台湾的宝成鞋业是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鞋企业品牌的主要工厂,在广东等地有大量的生产基地,从2001年开始,宝鞋业增加了在东南亚的投资比例,从2001年开始越南的生产

“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鼓励生育、移民、产业转移,也是长期的工程,正因为老年人人口过多,劳动力人口的培养比例太高,让老年人推迟退休不是也是一种做法吗? 我们不考虑感情和道德等因素,再次表明单纯从数据的立场分解。

现在老年人的定义是60岁以上(找前),如果推迟退休,分别是65岁、70岁、75岁(单纯从数据计算来看),我国将来的老龄化比例(图【30】)和抚养率的状况(图【31】)。

从老龄化方面来看,每推迟5年退休年龄,到2050年我国老龄化的压力就会减少5%左右,延缓退休年龄的作用就会有界限减少的现象,推迟到65岁将大大缓解我国老龄化的压力,老龄化的比例为15%~20%

但请注意,这计入了所有的老年人人口。 新政开始时,未达到旧退休年龄的人通常不进入劳动(例如我国将退休年龄延期到65岁,去年退休的今年61岁的人不重新开始工作),因此实际老龄化的比例比图【30】所示的要稍高。

人工智能能恰当地代替人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技术进步大多呈现飞跃、指数性的“爆炸”倾向,因此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老龄化压力是难以推测的,但有关

综合来看,中国人口压力高峰在2050年附近,到2050年老龄化和养育比持续快速上升,2050年以后开始减少,到2070年为止逐渐趋于平稳。 这意味着只有现在的劳动力人口超过2050,下一代超过2070,我国的人口压力才会平稳。

因此,今后半个世纪中国人口压力都很大,开放生育使生育率接近2,或退休延期到65岁,辅助产业外移动、人工智能和移民是处理中国老龄化的重要措施。

副本来源:微信公共平台联信麒麟堂

标题:“2050年,当你老了:中国人口大数据”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