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3字,读完约4分钟
5月15日9点3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去世。
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 我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从11岁开始发表诗作,19岁写第一本书,20岁成为“10万个为什么”的第一人,21岁写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他更熟悉的是一系列“红色作品”。
叶永烈第一着以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史。 《反右派始末》的各方面、多立场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全过程的182万字长卷《四人组》的兴衰》和《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记录。 《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第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 “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 此外,还有《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用事实说话》、《出没于风波》、《历史在这里沉思》、《进入华国锋》、《中国共产党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接近钱学森》、《美国自由行》等。
1989年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8年获得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 2005年10月,他获得了中国第一个“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台湾传记文学在发表叶永烈传记文学作品时评价说:“作者是历史学家,既是传记家,也是成绩最高的作家。”
他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他在上化学部,但一直在写东西,发表了很多作品。 大二的时候写过书《碳一家》,因为不知道任何出版社,所以觉得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很合适,从书的版权页上抄下地址,直接送到了出版社。 不久接到通知书,告诉他原稿写得很好,马上出版了。
之后他认识到“10万个为什么”,为化学分册而烦恼。 其实化学分册已经编纂好了,是上海一点中学的化学老师写的,像教科书一样写,不满意。 看了《碳一家》,说要我写化学分册看看,把主题发给了他。 他试着写了五篇。 看了之后,很满意,让他写了。 每次写完10篇邮件,直到化学分册出版为止,全书共使用了173篇,叶永烈的163篇。 之后写了天文、气象、农业、生物等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在1961年国际儿童节首次出版,五本书中900多个为什么叶永烈写的占了300多个。
文革初期,“十万个为什么”被认为是“大毒草”,叶永烈被抄写为“大毒草”的作者,在五七干学校工作了三年。
后来,叶永烈写了大量党史相关的着作。 在《中华读书报》采访后的报道中,叶永烈说:“从科普到纪实,又是很大的反差,完全不知道工作。 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有非常系统的认知。 但是我能适应各种非常大的变化。 从小开始的习性是不管做什么,都不做或者经常做。 转入中国共产党史也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史的研究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必须大量研究文献。 你占有的是没有其他人。 否则你的东西不真实,不可靠。 我可以采访很多当事者。 这是我的特点,而且必须勇敢地把真相告诉网民。 我写了一本叫《追寻历史真相》的书,很多都是垄断的,比如采访陈伯达。 在纪录片文学中我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口述历史。 另外,我也写了很多散文。 一切都是有感慨地写的。 比较短。 纪实文学是“重型武器”,散文是“轻武器”,写在手边的话,每天累了也能做很多散文选集。 ”。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读书报》等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finance )。
标题:财讯:叶永烈去世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