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3字,读完约8分钟
深圳联全国都市营商环境评价第一。
年12月,广东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再次发布《年中国大中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通过客观数据建模分解,在各地方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内部对外合作平台功能
报告显示,在35个大中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长沙、武汉等城市名列前十。
报告指出,在服务公司生产、建设公平的法治环境的基础上,近年来,随着优质快速的发展理念的传递,各地创新创业气氛,采用适当的就业环境等复印件,也纳入了运营商环境改革的体系,这是报告书经常是社会萨
深圳总分第一
指数结果显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长沙、武汉等10个城市,在35个大中城市中,营商环境指数名列前十。
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长沙、武汉、西安、宁波、厦门、青岛、郑州、天津、昆明、贵阳、合肥、福州、大连 市场容量和生态分别占20%,基础设施占15%的权重,社会服务、商业价格分别占10%的权重。
与年的推算结果相比,营商环境前十大城市的构成没有变化,但其中的顺序略有调整。 其中,北京在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两个指标上都得了高分,超过广州,从此前的第4位上升到第3位,广州顺延至第4位。 杭州上升1位,超过南京排在第7位,南京下降到第8位,其他前10大城市的排名没有变化。
深圳再次以35个大中城市经营者的环境指数排名第一。 深圳的软环境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公司活跃性高、人均公司数多等特点,但该指标的领先幅度与其他城市相比有所减少。 而且,深圳生态环境指数第二,社会服务和市场容量指数第三。 良好的科学气氛仍然是深圳的一大特征,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4,超过第二名北京的约80%,万人专利授权数仅次于北京。 深圳社会服务指数从去年的第九位上升到第三位。
软环境的改善是北京超过广州总排名第三的直接因素,北京软环境指标从去年的第21位上升到第5位。 其中,北京2019年外资利用额达到142.1亿美元,在35个城市中居首位。 另外,依靠发达的教育、医疗资源和良好的创新创业气氛,北京再次保持了社会服务指数的首位。
另外,北京市场容量指数位居第二,包括gdp、公司零总额、金融机构贷款馀额、通常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都仅次于上海,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上海,良好的市场规模将形成更好的市场氛围和产业分工。
头部的10个城市比较稳定,随着各地营商环境改革的进展,后续的阶梯状城市排名发生变动,呈现高频化、小幅度的趋势。
高频化显示了城市商业环境竞争的激烈。 第25位的大中城市,除了第11位的西安和第23位的南宁,所有城市的排名都变了。 小幅度方面,各地开始重视运营商环境的相关指标,指标体系更加稳定,时隔两年,排名变动幅度时隔两年明显变小。 与去年相比变动幅度最大的是从第35位上升到第29位的石家庄,和从第24位下降到第30位的长春。
报告还显示,这与各地“放管服”改革和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有关,各地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中城市的营商环境差异正在缩小。 此外,这迫使地方营商进行环境改革,在提高政务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经济优质快速发展水平而深化。
厦门跃居软环境第二位
软环境指数前五位的城市是深圳、厦门、杭州、西安、北京。 成都、广州、武汉、南京、青岛从第六名名列第十
具体有人才吸引力、投资吸引力、创新激活度和市场监督管理四个等权重三个阶段的指标,从市场主体、人口和投资等方面的库存和增速来测定市场活跃和投资热情。
深圳软环境这个行业特征依然明显,特别是在市场活跃方面,无论是第三方数据还是统计部门的数据,深圳都以个人账户数、市场主体数等指标领先其他城市。 活跃的市场主体也带来了更好的投资热情,深圳不仅在引进外资方面继续保持高位,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在较大基数上实现了18.8%的高位增速。 其中,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了21%以上。 远远超过房地产投资的15.9%,外商经济投资增加了75%,深圳整体依然表现出良好的投资热情。 2019年深圳每万人的失效数、注销的市场主体数分别在70,100人以上,僵尸公司的清扫事业也在35个城市左右之前。
另外,厦门、杭州、成都、武汉等强二线城市的排名逐年明显增加。 评价人口增速和利用外资的特征,厦门从去年的第5位跃居第2位。
第一,2019年以来各地开放落户政策后,这些强二线城市逐渐成为“强夺者大战”的胜者,其中杭州、厦门、宁波、深圳、长沙、广州、郑州、西安、银川、贵阳成为人口增长指数前十。 杭州、西安到2019年的3年间增加了100万以上的常住人口。 厦门2019年人口增长也仅次于杭州。
其次,随着一线城市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二线城市的经济活动程度明显提高。 成都的个人用户数超过4个以上一线城市位居首位,成都的市场主体数也超过200万户,仅次于上海和深圳。 从投资热情来看,与北京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增长不同,青岛、杭州、济南等固定资产投资于2019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长沙和青岛成为2019年唯一两人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10万的城市。
最后,在市场监督管理水平上,二线城市在打扫僵尸公司等员工方面也不比一线城市弱。 太原、成都失效公司指数仅次于深圳,银川、大连、南宁等也名列前十。
北京宋联社会服务第一
社会服务指数推算融资、科学技术、医疗、养老、教育、人才和研发服务共计7个指标,采用了等权重的推算方法。 与其他指标相比,今年的报告在社会服务指数上的调整很大,增加了很多数据。
要进行这样的调整,首先疫情发生后,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为这个报告试图细化指标设定,更全面和正确地评价城市的社会服务能力。
指标体系调整后,城市排名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一种倾向是城市的体积越大,经济越迅速发展的城市,社会服务的提供能力越强。
具体来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武汉、郑州、西安名列前十。 北京科技投入强度最高的是35个城市,作为首都和许多公司的总部基地,北京在医疗、教育和资本服务行业的特点非常明显。 这是因为无论指标体系如何调整,北京仍然多年来在社会服务指数中名列第一。 另外,西安、深圳、上海、杭州等研发投入强度也领先于其他城市。
但是,从医疗方面来看,人均医疗资源丰富的不是一线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 从万人的医疗床数来看,太原、郑州、成都等中西部省会城市名列前茅。
另外,通过创新引领和推进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数据显示,北京和深圳正在成为中国创新的“双极”,许多指标占35个城市的前2位。 深圳在万人专利申请数方面领先,北京在万人专利持有数方面领先。
深圳是创新产业和科技落地的凝聚地。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发展迅速,相关就业岗位很多,更重要的是,作为计划单列市和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城市,深圳的财政负担小,财政支出对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大,补助力高 这些特征给深圳在战术新兴产业/gdp、每千名研发人员和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等方面带来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北京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输出地。 作为35个城市科学教育中心,北京有116个国家要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院、高等学校行业特征35个城市领先。 这使北京领导了全社会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产生了大量的发明专利和技术合同交易。
与科技创新相比,报告建议,目前全国多个城市每10个专利申请具有一个或少一个实用专利许可,证明许多城市专利存在低质量的情况。 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应该采取措施提高研发成果的质量,增加成果,鼓励增加优质成果。 促进专利质量的提高,减少无效专利的申请。
(联系方式: 41710266 songxg@21jingji )
标题:【2020年中国大中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深圳上海北京居前三】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