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94字,读完约13分钟
最近,国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3月以来玉米价格超过20%,小麦价格也从6月份开始上涨,6月份粮食cpi同比上涨1.57%,为去年11月以来最高。 另外,中央就饮食浪费问题频繁发出重要指示,指出“必须坚决制止饮食浪费行为,切实培养习性”。 我们该如何解读“节约粮食”的指示? 结合涨价,证明我国粮食供给有危机吗? 今后粮食还会继续上涨,成为下一个“口罩”吗? 本报告逐一解答。
要节约粮食,粮食不够吗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 近年来,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从去年开始基本保持每年6.6亿吨以上的水平,2019年年产量为6.64亿吨,创历史新高。 从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2008年我国的占有量超过了人均400公里的国际粮食安全基准线,此后一直保持在线,每年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72公里。 除产量外,粮食储备也不十分担心,三种主要粮食的库存费用比远远超过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两种主要粮食小麦和稻谷的库存基本相当于一年的国内消费量。
三大主粮超过整体消费量的八成,其中小麦产量比消费量高得多。 小麦、稻谷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其中玉米消费量约占40%,稻谷和小麦合计占43%。 首先,年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比国内消费量高得多。 根据usda (农业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约1.34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6%,比同年高760万吨。
稻谷已经生产平衡,玉米生产不足率也不高。 作为粮食,我国大米的消费量很大,但从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受益,年来大米也没有生产不足。 2019/年度大米产量下降到1.47亿吨,但依然超过170万吨。 最后看玉米,玉米产量连续三年保持在2.6亿吨左右,根据usda的预测/2021年度的产量也将达到2.6亿吨。 由于消费量的持续增加,我国玉米/年开始出现生产缺口,但整体缺口率(5% )不高。 近年来,这部分差距主要可以通过国内玉米库存来弥补。
粮食供应总体上不用担心,特殊时期要做好几次底线。 综合来看,中国现阶段主要粮食基本实现供求平衡,库存也比较充足,不需要恐慌,政府提倡节约粮食是底线思维。 在当前全球流行影响持续、极端气候多发、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立足国内粮食安全,进行多次底线思考很重要。
那么,在我国主要粮食供给还充足的背景下,为什么今年以来主要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呢?
价格上涨是国际粮食价格推动的吗?
1 .极端天气影响生产,出口限制起爆价格
今年以来,国际上很多粮食价格都在某种程度上上涨。 从2019年末开始,cbot (芝加哥期交所)的稻谷价格持续上涨,从今年3月开始明显加快。 cbot玉米的收盘价自4月下旬以来也呈趋势上升,4月28日~7月8日之间上涨了16.5%。 小麦价格在3月份上涨,在3月16日以后的10天里,收盘价上涨幅度达到了16%。
厄尔尼诺席卷世界,重要粮食国的供给受到压力。 天气是影响农产品产量的重要因素。 去年以来,厄尔尼诺给世界许多地区带来了极端的天气,例如从2月开始东南亚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受此影响,2019/年度合计出口大米占世界近4成的泰国和越南,今年成为稻谷减产的严重受灾地。 从3月开始两国大米的报价迅速上升,分别创下了年和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受厄尔尼诺影响,澳大利亚也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干燥天气。 作为小麦的重要出口国,澳大利亚的小麦栽培受到打击,2019年首次开始进口小麦,至今。
在同一个大米出口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遭到沙漠蝗虫的袭击。 与东南亚干旱不同,受厄尔尼诺等异常气候的影响,阿拉伯半岛迎来了短暂的降雨,但沙漠气候没有改善,潮湿的雨天气促进了植被的生长,为沙漠蝗虫的快速繁殖创造了必要条件。 今年1、2月,沙漠蝗虫开始向印度、巴基斯坦一带移动,严重打击了当地的粮食生产,特别是稻谷。
极端的天气会影响供给,但最终“起爆”粮食价格的是在疫情蔓延的许多国家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蔓延到世界后,为了优先保证本国的粮食供给,粮食出口国相继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 小麦第一出口大国俄罗斯( 23% )从4月开始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限额定为700万吨。 为世界大米出口做出贡献的越南从3月24日开始禁止出口各种大米产品的柬埔寨、苏丹、埃及等国也禁止大米、高粱、豆类等贸易。 小麦和大米等出口禁令明显扩大了市场对粮食供应不足的担忧,推动了价格上涨。
另外,除了供求的影响,作为大宗商品,国际粮食价格还受到美元趋势的影响。 对于历史数据,主要农产品的期货价格都与美元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因此,自去年3月以来,美元指数的趋势性下降,国际粮食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支撑。
2 .主要粮食对外依赖少,国际涨价不是主要原因
但是,中国三大主粮食进口的依赖度很低,结果表明与国际价格的联动性很弱。 实际上,长期以来稻谷、小麦、玉米的进口占国内总消费的比例很低,其中依赖度最高的小麦2019年进口量也只占5%,因此整体上国际粮食价格的传导作用很小。 而且,作为我国第一以前传来的粮食,小麦和稻谷的价格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更显着,与国际价格相对缺乏联动性。
但是,另一个重要农产品大豆必须注意,由于高度对外依存度,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趋势是一致的。 2000年以来,大豆的进口占有率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了近90%。 因此,国内大豆价格长期与国际保持着高度的正相关性。 1月以来,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大豆价格。 另外,中美贸易摩擦也是支撑国内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除了容易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牵引的少数品种外,天气、疫病、出口政策等共同导致的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不是我国本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本轮普升,谁是主要原因?
1 .供给改革形成了缺口,近年来玉米稳步上升
本轮粮食价格的普遍上涨是从出现明显生产缺口的玉米开始的。 在我国,政府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的生产和价格有很大的影响。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为使农产品价格暴跌和保障农民利益,我国开始实施“暂时储蓄”计划。 同时,玉米的临时收购价格全年持续上涨。 在政策下,玉米价格经常创新,继续增产全国玉米,供应明显超过费用,但引起了库存高的企业、财政负担加剧的问题。 因此,2010年玉米临床储蓄政策正式结束,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和“补贴”的新机制。
玉米产量总体稳定,但费用迅速增加,形成了生产需求缺口。 在供给方改革的背景下,/年度以来玉米种植面积稳步减少,国内供应量下降,近年来基本稳定在2.6亿吨左右。 但同期消费量明显增加,由于饲料消费量的迅速提高和深加工产能的释放,近3年玉米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7%。 近年来,玉米生产需求持续不足,据农业农村部估计,考虑到约600万吨的进口补充供给,2019/年度玉米供求不足依然达到1155万吨。
在持续生产需求的缺口下库存变得明显,价格自去年以来上涨。 由于对进口的依赖度不高,近年来持续的生产需求缺口主要依赖于国内库存的补充,因此从2011年开始玉米库存迅速蜕化,从/年的107%迅速下降到2019/年的47%,/2021年预计为31.5% 由于稳定的产量、扩大的诉求、阶段性库存,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上涨通道,到2019年末现货价格达到1919元/吨,比年最低点上涨了21%。
2 .养殖变暖的诉求增加,国家储蓄不足
但是,今年以来,玉米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变大,受到了生产、费用和其他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首先,端玉米的营养消费量有望继续增加。 从诉讼端来看,我国玉米花费中营养费最多,2019/年度约占65.6%。 今年,中国正在从非洲猪传染病的冲击中恢复,猪生存栏从2019年9月的-28.5%恢复到了年6月的-2.2%。 此外,市场上每头喂食量的普遍增加,预计随着下半年猪饲养栏的进一步恢复,年玉米支出将继续增加。
其次,受草地贪婪夜蛾、天气、大豆补贴等影响,产量难以大幅增加。 2019年初,中国国内首次发现玉米型草地贪婪夜蛾入侵,研究表明,草地贪婪夜蛾可在中国发生边界以北到辽宁、黑龙江省等东北玉米重地。 据农业部推算,年贪婪夜蛾威胁区域占玉米种植区域的50%以上,年蛾害发生面积达1亿亩左右。 另外,补助金政策对大豆的倾斜和今年春天的低温多雨天气都指的是年玉米产量容易增加。 由此,随着成本的增加,预计需求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今年国家的临贮玉米库存即将拍卖,进一步升温惜售感情,进一步扩大供求差距。 这几年,储藏玉米的拍卖大幅弥补了市场缺口,支撑了整个玉米维持了供求平衡。 但是库存有限,每年玉米国家的库存量约为2.36亿吨,到2019年末下降到5600万吨左右。 根据往年的拍卖状况,预计今年将是国储库存的清年,但从那以后,玉米的生产不足扩大到了供求不足的担忧,市场的粮食抢夺、舍不得卖的感情明显加剧。 因此,今年在来藏拍卖中保持了较高的溢价和100%的成交率,这也相反提高了市场上涨的信心,抑制了比较有效的供给,继续推动玉米现货价格的上涨。
3 .滞销增加,玉米推高粮食价格
小麦、稻谷现货价格上涨时,以被玉米价格高的企业带动为主。 让我们看看其他两种主要粮食。 近年来小麦、稻谷的供求相对平衡,库存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不存在长时间涨价的基础。 但是玉米价格高的企业间接拉动小麦和稻谷等粮食价格。 另一方面,玉米价格上涨提高了小麦、稻谷的替代诉求。 作为家畜饲料中最重要的能源原料,玉米和小麦、稻谷之间总是有替代现象。 一般来说,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差不到100元/吨的情况下,饲料厂开始采用小麦代替玉米。 之后下半年随着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差距明显缩小,小麦的替代要求上升,其价格也出现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玉米的行情很火爆,很多因素带来的恐慌情绪重叠,温暖了整体的惜售情绪。 由于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世界极端气候、多而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共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高涨,加上玉米市场持续的“爆发”,农民整体的卖力越来越强,市场形成了比较有效的供给,
今年小麦收购的进度明显落后于同期的话就可以证明。 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比上年减少近1000万吨。 但是,今年夏天收获的小麦产量同比增长0.6%,没有逆势上升。 这意味着即使收购价格明显上涨,今年生产的小麦也会“等待价格出售”到农民和贸易商手中。
4 .玉米短期或现在被召回,粮食价格很难改变高位态势
总的来看,玉米价格的趋势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第一粮食成本中玉米的占有率最高,与小麦、稻谷等互有替代关系,直接影响cpi中的粮食部分。 4月以后,粮食cpi比去年同期高出1.2%。 其次,作为第一饲料,玉米的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养猪的利益,影响养猪的积极性。 例如,延迟了65周的猪肉平均价格和猪的粮食价格高度负相关。 猪的价格对整体通货膨胀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玉米的生产和价格趋势对经济通货膨胀也有间接的影响。 特别是在今年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显着的情况下,玉米价格趋势的评价很重要。
短期内,供求矛盾会缓解或召回国内玉米的价格,但很难改变高位态势。 首先,随着价格差距的缩小,小麦、稻谷等代替饲料的费用比例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的费用。 其次,拍卖粮食出库节奏加快,新玉米陆续上市,进口玉米大量到港,玉米供应压力也明显缓解。 另外,政策管制的力量不断增强,包括定向销售、增加替代供给、提高拍卖准入等。 因此,短期内供求矛盾得到缓和,一部分可以减弱价格上涨的动力,但最近的临时拍卖的热量没有减少,现货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也难以改变。
中长期价格容易上涨,持续跟踪政策变动、技术升级带来的影响。 但是,中国实际玉米生产需求差距尚未扭转,在未来库存的脱化、养殖生产能力持续恢复的情况下,中长期玉米价格依然得到支持。 小麦和稻谷库存充足,整体供求依然缓慢,但受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的带动,预计两者的价格也将维持稳定,趋势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粮食价格受政策的影响很大,如果将来政府控制政策的正极代码或转基因等技术广泛应用,会比较有效地缓解供给压力,届时粮食价格会再次下跌。
另外,必须警惕货币超发对食品价格乃至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 历史上,我国广义货币增速的大幅上涨一般会带动粮食价格的上涨,但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今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支持经济复苏,中国的信用扩张速度明显加快,m2与去年同期相比连续5个月处于10%以上的高位。 这意味着明年将面临货币超发导致的粮食价格,甚至商品整体价格上涨的再通货膨胀。
作者单位:海通证券
标题:【涨价的粮食 会是下一个“口罩”吗?】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