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90字,读完约14分钟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源
本报告以年4月30日前在上海、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开年度报告书的3117家上市企业为对象,分析了上市企业的内部统制公开状况。 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上市企业公开的年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财务再讨论报告、诉讼报告及各监督管理机构对上市企业违法行为的解决公告等。 本报告中所有数据都注册在dib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数据库( dibdata )中。 本报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要点项目《基于中国状况的公司内部控制比较有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7133200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总体情况
保证内部控制指数的客观性、公正性、正确性和完整性,迪博中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指数以年1月1日前上市的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年度纳入迪博中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指数范围的样本数为2804家上市企业。 根据四级八级分类标准,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水平为内部控制评价为aaa的2家企业,占0.07%; 评级aa的企业有4家,占0.14%; 评级a的企业有24家,占0.86%; 被评价为bbb的企业有74家,占2.64%; 被bb评级的企业有468家,占16.69%; 被评价为b的企业有1704家,占60.77%; 被评价为c的企业有381家,占13.59%; 被评价为d的企业有147家,占5.24%。 如图1所示。
针对上市企业过去3年内部控制整体水平的变化,年度首次出现内部控制评价为aaa级的上市企业,到年度为止内部控制评价为aa、A、bbb、bb级的上市企业的比例总体上有小幅减少的倾向,内部控制评价为B级的上市企业的比例
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披露情况与缺陷分析
(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情况;
2864家上市公司发表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公开年度报告的a股上市企业数的91.88%。 其中,内部控制系统被认定为整体有效的上市企业和被认定为非整体有效的上市企业分别为2834家、30家,分别占90.92%、0.96%。 如图3所示。
(2)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分解
512家上市公司披露有内部控制缺陷,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企业数量的17.88%。 按缺陷分类方法统计的上市企业数如表1所示。
512家上市公司共计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4447项。 其中,严重缺陷61项,占1.37%; 重要缺陷54项,占1.21%; 通常缺陷为4332项,占97.41%。 重大、重要的缺陷都公开了具体的缺陷复印件,通常缺陷中有1121项公开了具体的缺陷复印件。 根据缺陷级别、缺陷性质、缺陷级别、是否与财务报告有关对1236个缺陷具体副本进行分类统计。
其中,公开了具体复印件的61个重大缺陷如图4所示,主要集中在资金活动、财务报告、社会责任、工程项目、相关交易、新闻公开、全面预算等行业。
上市企业公开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共计115项,区分了64.35%的重大,重要缺陷区分了整改日。 其中,到报告基准日前比较有效的整改重大,重要缺陷占28.70%,到报告发行日前比较有效的整改重大,重要缺陷合计占43.48%。 内部控制缺陷修正的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披露情况与审计结果分析
(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
253家上市公司发表了招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公开年度报告的a股上市企业的72.28%。 其中,2154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标准无保存意见,占69.10%。 99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非标准意见,占3.18%,详情有强调几个事项的段,未保存的意见74家,占2.37%; 保存3家意见,占0.10%; 如图6所示,22家否定意见公司,占有率0.71%。
(二)内部控制审计发现的重大缺陷
招致否定意见的内部统制重大缺陷共计48个项目,缺陷波及的业务业界如图7所示。 被认为存在非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企业有11家,共计涉及13件非财务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缺陷相关行业如图8所示。
(三)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和审计费用的分解
使用内部控制综合审计的上市企业2229家,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数98.93%的使用个别审计的企业有24家,占1.07%。
在邀请会计师事务所发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253家上市企业中,1452家上市企业通过年报证明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了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占64.45%。 其中,1370家企业单独发表了内部控制审计费用额,占60.81%。 82家公司没有公布具体金额,占3.64%。
根据上市企业个别公开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数据的观察,1370家上市企业支付内部控制审计费用6.32亿元,各企业平均支付46.13万元,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占审计费用总额的比例平均为26.11%。
五、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新闻披露情况对分解
(一) 2008~年内部控制评价新闻
1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评价结论披露情况。 2008~年上市企业内部统制评价报告书的公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两年呈减少趋势的内部统制评价的结论整体无效的比例从2008~年到年没有显着变化,~年大幅增加,近两年略有下降。
2 .内部控制评价缺陷披露情况是,从2008-年到2008年,内部控制重大,存在重要缺陷的上市企业的比例总体上有上升趋势,宣布年略有下降的2008~年~年有通常缺陷的企业的比例有大幅减少的趋势。
(二) 2008~年内部控制审计新闻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披露的情况如下:。 2008~年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开比例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年略有下降的2008~年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非标准比例大幅变动,但整体比例较低,~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图11所示,年
六、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新闻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报告书公开的规范性需要提高
1、报告披露不准确,不完整。 有些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复印件是矛盾的,比如“内部控制评价结论”节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和整改情况”节公开的新闻前后明显不一致。 个别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有补充修订,修正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内部控制缺陷或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等重要新闻个别上市企业报告复印件公开不完整,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或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等核心内容
2、报告披露滞后。 年度,还有5.17%(161家)的上市企业在年报中提到了实施内部统制评价或内部统制监查,但在公开渠道中没有找到合适的报告。
(2)内部控制评价质量有待提高
1、内部控制评价的结论不能完全反映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真相。 年度,91.88%的上市企业发表了年度内部统制评价报告。 其中,内部控制系统被认定为整体有效的上市企业仅为90.92%,整体无效的企业仅为0.96%。 但是,根据《迪博中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指数》,年内部控制评价为c级的上市企业为13.59%,d级的上市企业为5.24%,合计达到18.83%。 但是,在进入内部控制指数评级范围的上市企业中,明确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只有1.39%的上市企业,只有1.07%的上市企业认定内部控制非整体有效,对上述数据相当部分的企业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存在重大分歧。 年度49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结论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有重大分歧。 其中,个别上市企业在发出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被认定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其作为通常缺陷,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是有效的。 个别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定意见,存在财务报告的严重缺陷,但评价报告认为是非财务报告的严重缺陷。
(3)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不当,重大,重要缺陷整改不及时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不恰当。 其中之一是,一些上市公司在“其他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重大事项证明”中公开了报告期间发生的重大损失、违法违规的几个事项等应该属于重大或重要缺陷的几个事项,没有认定为内部控制缺陷。 其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执行不当,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将应该认定为重大或重要的缺陷认定为通常缺陷,将财务报告相关缺陷认定为非财务报告缺陷,或者避免重的。
2、重大、重要缺陷的修正不及时。 到报告基准日前,71.30%的内部控制重大,到重要缺陷比较不能有效整改的报告书发行之日,依然有55.65%的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比较不能有效修正,内部控制缺陷的修正执行需要进一步加强
(4)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1、内部控制审计结论的严格性有必要提高。 个别注册会计师有时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招募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相关交易等环节,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共说服力。 另外,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就同一性质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不一致,对上市企业有内部控制审计范围的免除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几个事项段的公开,有时作为标准不保存意见。
2 .强调若干事项段的披露需要进一步规范。 注册会计师发行了强调几个事项段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其中,强调披露14.86%事项段的非财务报告涉及内部控制缺陷,涉及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环节,混淆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说明和部分事项段的副本。 许多其他企业强调某些事项的副本披露过于模糊,没有强调某些事项中公开的重大事项的发生原因、影响程度、整改情况等新闻。
(五)内部控制新闻披露监督管理规则需要进一步规范
1、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报告披露规则需要规范。 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开中,73.55%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新闻公开编辑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通常规定》的要求公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另外26.45%的上市企业根据《公司内部控制 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开中,注册会计师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执行标准发行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仅为8.98%,《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别业务标准第3101号》 另外14.80%的企业根据《内部控制审计指导意见》等发行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其他形式的报告书。
2、内部控制比较有效性认定标准需要统一。 一是内部控制评价的结论比较有效性认定的标准不一致。 《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新闻披露编辑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通常规定》和《关于公布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的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的通知》,在报告基准日前存在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或在报告期间内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二是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类型有显着差异。 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不同监督管理规定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有重大分歧:《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新闻审计或审查以外的业务》和《内部控制审计指导意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保存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
(六)需要加强资金活动、资产管理等重要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
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缺陷和内部控制审计中发现的问题,45.08%的内部控制缺陷发生在资金活动、资产管理、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合同管理等资金密集、资源丰富的行业。 其中,在资金管理中,43.56%的内部控制缺陷发生在投资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票据和印章管理环节的资产管理中,约44.52%的内部控制缺陷发生在库存管理环节。
七、政策建议
(一)整合、统一内部控制新闻披露监督管理标准,提高新闻披露质量
现在内部控制新闻披露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不统一,不同板块的上市公司遵循的新闻披露标准也不一致,内部控制新闻披露的质量与预期大不相同。 监督管理机构建议进一步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报纸公开的监督管理标准,确定不同标准之间的层次,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结论的比较有效性与报告基准日期或报告期间内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纠正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修订和规范内部控制审计新闻披露要求,统一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细化内部控制审计标准,提高内部控制审计新闻比较有效性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新闻披露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
(二)提高内部控制新闻披露的重视度,确保新闻披露的实质性有效性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加强对内部控制新闻披露的监督和问责,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监督管理的要求,从内部控制新闻披露的形式合规性转变为实质性有效性,如实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真相 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必须进一步加强专业胜任力,保持独立性,勤奋负责,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结论的慎重性,搞好内部控制新闻“看门人”的作用。 另外,监督管理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新闻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质量检查,提高内部控制新闻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3)加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力度,推进内部控制系统的持续优化。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是发现内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进行整改执行、持续改善,以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比较有效的运用。 如果不仅仅为了评价而评价、变更评价、改善,内部控制监督的评价将失去其意义。 上市公司建议进一步加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力度,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责任,确保相关功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分别尽可能确保各部门的职务。 并加强对内部控制整改效果的跟踪评价,在整改不及时、不定位的情况下,分析原因,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的责任。 监督机关建议上市企业内部控制重大,以重要缺陷的整改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促使上市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整改。
(四)加强资金活动、资产管理监督管理,提高资金和资产管理绩效
资金活动和资产管理是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内部控制缺陷的多发行业,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建议上市公司加强日常监督和专业监督,以资金活动、资产管理等几个事项为监督重点,确定监督责任,提高资金采用效益和资产管理采用性能。 要点关注资金活动薄弱环节的控制,健全和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加强印章和票据保管和比较有效的录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审计和审查力度,规范资金录用。 健全资产管理措施,特别是规范库存管理流程,比较有效地控制库存检查入库、仓库保管、领导发生、盘点处理等全过程风险。
标题:【中国上市企业2017年内部控制白皮书】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