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27字,读完约11分钟
李君旭
1953.12--.2.9
杭州出生
年轻时的李君旭是女学生心中的“偶像”。
李君旭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
1976年的“总理遗言”被广泛流传,各种字体的手工抄制很多,除了标点符号略有变化以外,基本版还是一样的。 图为当时的手稿。
1976年轰动全国的“总理遗言”的制造者李君旭先生(蟋蟀)昨天早上因肺梗塞在杭州去世,享年61岁。
现在《江南》杂志的主编袁敏是李君旭的同学,也是“总理遗言”事件的证据。 昨天早上刚下飞机的袁敏收到蟋蟀去世的消息。 她昨天对早报记者说,蛐蛐儿这几年一直身体不好,长时间卧床不起,由护士照顾。 “他的病根都在当时监狱里掉了下来,后来又摔倒了,几乎半身不遂,大脑严重损伤,头脑一直不清楚。 我们的同学们和监狱里的朋友们过年去看望他。 ”。 蟋蟀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妻子早就离开了他,哥哥姐姐也不和他住在一起。 “我早上收到他嫂子的邮件才知道这个消息。 具体的后事料理现在还不清楚,我们的同学和监狱朋友可能会举行纪念仪式。 ”。
一
袁敏的哥哥、姐姐、父亲因“总理的遗言”被监禁过。 哥哥出狱后说:“20年内我们谁也不要说这个事件。” 2009年,她撤回了这段历史,写了一本名为《回到1976年我经历的“总理遗言”事件》(人民文学出版社年1月出版)的书。 袁敏说:“写这段历史很寂寞,静静地和历史重逢了。 我觉得这次再会很寂寞。 现在的喧嚣和热闹没有缘分,但这次团聚又有意义。 ”。
袁敏在微博上说:“38年前,也是飘着雪的寒冷冬天,章鱼和反四人组的热血青年们在举行狗肉派对。 不久,一位总理的遗言迅速传遍了全国。 ’”
袁敏当时是杭州织锦厂的工人,23岁的蟋蟀是杭州汽轮机厂的工人,袁敏的哥哥袁中伟是杭州半山电厂的工人。 蟋蟀是袁敏的中学同学,也是袁敏的哥哥袁中伟的“好哥们”。 上述“狗肉派对”是指1976年1月15日周总理追悼会后,李君旭、袁中伟等经常聚集在一起的“好兄弟”们围着炉子烹饪狗肉的时局。
“我清楚地记得,这个时期是这些年轻人聚集得最频繁的时候,总理去世时是否留下遗言,如果留下遗言总理会说什么。 众所周知总理没有孩子。 他不能给自己的孩子留什么遗言。 如果他留下遗言,一定是给自己的国家,爱他的人民。 他可能会留下什么话。 大家先推测,然后再考虑。 ”。 袁敏在采访中回忆说。
“总理的遗言”是1976年2月5日发出的。 遗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给邓颖超。 第二部分写在“主席,中央”,其中有“小平一年内可以做好几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贯彻主席的三个指示,这充分说明了主席评价的正确性”,“今后小平的压力更大,但如果路线正确的话,
这一天,袁中伟从朋友那里收到了“总理的遗言”。 朋友告诉我这是在其他地方抄写的总理遗言,事后看来是“总理遗言”的最初传达。 袁中伟当时不认为这个“总理遗言”的创始人是自己的好朋友蟋蟀。
1976年春节后,作家王旭烽趴在竹巷口自家二楼的阳台上看着天空。 突然楼下说:“王旭烽,王旭烽,我有东西想给你看。 ”我很兴奋。 那是袁敏的同学赵晓红。 赵晓红一到楼上,就说:“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 “就这样,她在白天的阳台上给我看了总理的遗言。 她拿的是从练习本上撕下来的纸,纸有点黑,长格子,字是用圆珠笔写的,字很认真,长,小,有角,记得这些字像晓红。 我看到热血沸腾,二话不说,进屋抄了。 ”。这是王旭烽在2007年袁敏写的信中所述的细节。 “隐瞒了总理的遗言,没有给任何人看。 外面谣传的总理遗言,已经到处都是。 ”。
“总理的遗言”当时用这种方法迅速传遍全国。 “仅在浙江,就收到了5000多件总理的遗言。 ”。 袁敏说。
“总理遗言”的传达范围越来越广,“四人组”决定调查此事,后来被称为“总理遗言”事件。 袁中伟、章鱼和其他人相继被捕,全国涉案人数达500人。 王旭烽在给袁敏的信中说:“事实上,如果你家平整了,我们知道你家没有人参与制作总理的遗嘱。 蟋蟀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蟋蟀)被高压审判后胡乱供应了一点人,谁真的是无辜的? 尽管如此,大家对蟋蟀没有任何坏处,总之是反四人组的英雄”。
“四人组”认为这个遗言不是23岁毛孩子做的。 一定有背后的计划者,你必须抓住背后的老人。 “张春桥说司机后面有酋长,儿子后面有老子,一定要抓住幕后策划者。 23岁的青年工人,怎么模仿总理,还有那么多写的,看看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和对中国政治相当了解的人可以写。 」袁敏回忆说。
1976年2月发生的“总理遗言”事件注定不会孤立,发生在“文革”末期,在多方面具有启下的历史意义。 1976年的“四五事”对后来粉碎“四人组”很重要,但“四五”事是如何发生的,其实与“总理的遗言”密切相关,是历史的导火索。 李君旭伪造的“总理遗言”,在袁敏看来,“蟋蟀们虽然是小人物,但对打倒四个人起了很大的作用,震惊了全国,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大事件”。
这个事件当时是“举国皆知”,由中央电视台编撰,曾经在李君旭和杭州汽轮机厂工作了8年的朱海说:“当时完全是手稿,大家都很担心国家的将来。 这些小人物不得不用力,抄遗嘱,口头传达。 公安部那时发现了很多遗书的手写、各种字体。 你可以想象。 所有人都去抄写。 而且,我害怕出错。 除了标点符号有点变化以外,基本版本是一样的。 当时抄的过程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整个时代的担忧。 ”。
袁敏认为,《总理遗言》反映了大众普遍的心愿,肯定邓小平,邓小平还能继续工作。 “因为邓小平的时候,实际上要进行改革,抓住生产。 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你怎么抓住革命,不生产的话,老百姓最后去吃西北风了,所以大家最受欢迎。 另一群身体非常欢迎。 总理最后说的是,遗骨不要保存,请撒。 当时看到后,大家都流泪,总理一生清贫,以为没有孩子,最后遗骨也保存不下来,被撒了。 我以为这洒了,其实也有对自己身后政局的担心。 ’”
二
随着“四人组”的下台,被“总理遗言”拘留者相继获得了“平反”。 出狱后,蟋蟀重新开始工作,“被再利用,虽然没有前途,但留下了隐藏在监狱里的危险,结果很悲惨。 他是第一届全国报告文学奖获得者,是个很有文采的人”。 但是袁敏说,蛟吟不是文学中人,而是政治中人,“他非常喜欢政治,那时年轻人把政治看作生命。 ”。
这也是王旭烽对蟋蟀的看法,“(上世纪) 80年代初,他的作品《啊,龙! 》获得全国报告文学大奖后,在浙江文学界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地位。 我那时认识他,但感觉还不是文学里的人,而是政治里的人。 ”。
蟋蟀出狱后,开始不断地“移动”职场。 王旭烽说:“我大学毕业时,他在杭大学读过夜大,后来成为杭州大学推进部副部长。 但是他的考试成绩不好。 好像还不合格。 我是大学的中层领导,我觉得大学成绩不合格,是不自然的事件。 那时他吃安眠药中毒了,大家都不知道。 之后,他在《浙江日报》文教部担任副主任。 后来调到《东方青年》杂志当主编。 ”。
袁敏认为蟋蟀的病根是在监狱生活中种的。 有一年他病危了,后来经过抢救回来了,“他整个腿都是黑色的,肌肉坏死了”。
在监狱关押的18个月里,蟋蟀有一段浪漫的故事。 袁敏说,监视犯人的士兵中有女兵,该女兵小提琴拉得很好,“她显然对蟋蟀有好感,蟋蟀是帅哥。 蟋蟀受审时受到的精神压力不是经验者无法想象的,不能睡觉,所以他后来高度失眠,睡不着觉了。 后来,这个女兵偷偷送了两片安眠药。 ”。 蟋蟀的安眠药上瘾是从监狱开始的,“吃了安眠药后,他那天睡得很好,所以公开了安眠药。 因为我睡不着。 出狱时吃药中毒,越吃越严重,和吸毒差不多,然后继续摔跤,引起脑出血,致命。 ”。
蟋蟀摔跤被认为是吃药后身体不适的反应。 那时,他有时半夜起床会梦游。 “有一天,报社发现办公室门上开着天窗,有人从上面爬上来,留下了很大的脚印。 蟋蟀马上报告了事件,最后调查发现,它的脚印是他自己的,但他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印象。 ”。 王旭烽说。
《东方青年》杂志社再次跌倒后,蟋蟀大脑受了重伤,失去了生活自立能力。 后来他父母相继去世,妻子离开他去了美国。 袁敏说蟋蟀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住进福利院,和傻瓜住在房间里。 他不和外界交流,时间一长就会失语,另外时间一长思考就会迟钝。 “后来我们告诉他的家人,我必须去接他,不能住福利院。 后来他的家人向他租了房子,和他一起雇了保姆。 ”。 但是他的表现依然有障碍,“什么也没跟他说,最多点头,摇头。 ”。
三
李君旭1953年12月出生于杭州,父母是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回国的医学专家。
李君旭的形象和蟋蟀这个绰号不一样。 现实中的李君旭个子高,声音粗,黑发小,胸部长得很长,但与所有这些男人的形象特别相反,他有着孩子气的童颜。
在朱海的形象中,章鱼的身体站在前面,“我觉得你和上帝在一起,它的动作,语言,风格,他有领导的风格。 ”。 蟋蟀最大的魅力是在朱海,他的思维非常发达,他可以把政治口语化,像日常对话一样说政治。 他的话从来不粗俗,很高尚,就这些,当时年轻人都跟着他。 “我们小时候一提到他,都让他偶像。 ”袁敏说。
“我们这一代,文革十年,确实是不可避免的。 这十年我们通常跳过了。 1976年是中华民族命运改变的一年,我个人认为“回到1976年”的很多人物都是那个年代出现的群英。 这特殊的十年造就了我们这一代的特殊东西。 ”。 想起这个过去,当事人之一朱海说:“很多年轻人认为你们不是笨蛋。 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 这不仅仅是当事人,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100年也只有这次。 因为这么低级的人不会写这么高级总理的遗言。 这件事的独特之处在于,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不同,很多假冒伪劣商品感叹有功利性。 一般也有伪造总理签名的人,但这有很大的功利性。 这个(总理的遗言)不功利,而且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很大的反响,证明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有特别的意义。 ”。
王旭烽说:“蟋蟀已经固定在80年代了命运,所以他反而成了我们纯洁青春时代的象征。 我只是想说:“我不是故意在这里唱纯洁的,(蟋蟀)揭示的天真表情,依然是我们时代的主体精神,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类命运中古希腊戏剧般的悲剧意义。” 他所有的思想都停留在80年代。
多年后,袁敏访问了病弱残疾的蟋蟀。 在她的追问下,蟋蟀承认,失恋的时候,想让她和她周围的人看到吃惊的事情,“说明自己不是老鼠”。 被6只蟋蟀“坦白”而差点丧命的当事人对蟋蟀表示了宽容。 袁敏在她的书中坦白,她和家人对蟋蟀没有怨恨。 就像她哥哥说的,“我有几个不恨他。 他比我更惨。 ”。
我可以采访其他当事人关于蟋蟀的事吗? 袁敏的回答依然是“他们都不想说”。 文/石剑峰
标题:【李君旭(蛐蛐儿)】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