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石家庄11月1日电(记者张硕范世辉)第14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正在举行。 以吴桥这一杂技闻名的千年古镇再次引起杂技界的关注。

987年河北省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 这个艺术节现在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团节、法国的“明天”和“未来”国际马戏团节齐名,迅速发展为世界三大马戏团大会之一。

秦汉时期,吴桥已经迅速发展了杂技雏形。 1957年在吴桥境内的小马工厂村发现的东魏时代的古墓中,墓壁上描绘了“爬蝎子”、“倒立”、“山顶”、“马戏团”等曲艺的形象。 这幅壁画被认为是吴桥杂技的第一个记录。

吴桥杂技博物馆馆长杨双印认为吴桥贫瘠的土地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杂技的迅速发展。 在自古流传的农耕社会中,土地贫瘠意味着贫困。 艰苦的吴桥人自古就结合某习武从以前流传下来,迅速发展出一系列杂技绝活,就这样走在江湖上,卖艺为生。

【“中国杂技看吴桥”千年杂技之乡的前世今生】

直到清末,吴桥杂技开始走向世界,当地艺人依赖杂技获得更好的收入,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杂技表演,在吴桥形成了独特的杂技气氛。

1917年,吴桥杂技艺术家孙福有召集了100多名演员创办了中华学术马戏团,在30个国家和地区巡回演出。 中华国术马戏团是中国第一个马来西亚剧团,在东南亚地区受到广泛称赞。

作为“世界现代马戏团之父”,孙福将马戏团的表演结构分为武术、魔术、驯鹿、互动四个板块,这个组织形态一直影响到今天。

1920年,杂技演员孙凤林组成了他的“北京班”,在柏林、巴黎、伦敦等欧洲主要城市演出。 所有演员都穿着表演时以前传来的中国服装,所以他们被称为中国北京皇家杂技班。

现在,杂技已经不是吴桥人的唯一生存手段,杂技艺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吴桥学习杂技以前的传承和杂技精神依然存在。

“吴桥杂技精神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 是毅力和毅力。 ”。 杨双印认为吴桥杂技的精神深入了所有吴桥杂技表演艺术家的骨髓,今天的吴桥人也受到了鼓舞。

吴桥悠久的杂技表演历史也带动了这里杂技教育的迅速发展。 这里不仅有很多中国学生,有些外国留学生也特意来这里学习技艺。

2002年以来,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培养了共计300名留学生9次。

来自芬兰的马蒂·科斯凯拉告诉记者,马戏团在他的国家并不有名,因此他和妻子来到吴桥进行了一年的深造。 他说他非常喜欢吴桥杂技的气氛。 我希望自己回国后能在欧洲马来西亚剧团找到合适的工作。

今天的吴桥人依然在推动杂技事业的迅速发展,培养新的杂技艺术家。 就像那很多媒体转载的口号一样,“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吴桥”。

(原标题:“中国杂技看吴桥”——千年杂技之乡的前世)

标题:【“中国杂技看吴桥”千年杂技之乡的前世今生】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0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