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石家庄8月12日电(记者张硕)左建华是河北正定县东杨庄村的普通村民,果树种植和农资物品销售是他平时的首要工作。 但他是另一个有名的常山战鼓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者。

今年51岁的左建华从小就开始学习常山战鼓。 因为太鼓文化浓厚,他村几乎有十分之一的人演常山战鼓,正定县180多个自然村,大部分村民演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战鼓已经有雏形,在宋代民间盛行。 《正定县志》记载了太鼓齐鸣时的情况。 “城乡墟,锣鼓无虚日。 市井箫鼓喧嚣,鼓声不断。 ”。

常山战鼓阵大气势猛烈,套路多样,曲牌多,一共9系72套,最多可达数百人。 但是鼓演奏着这么多复杂的曲牌夹克,但是没有乐谱。 一千年来,战鼓的表演得到了传承,完全依赖于战鼓传人的言传身教。

常山战鼓的名字和三国名将赵子龙有关。 正定县被称为常山郡,是赵子龙的故乡。 传说那一年赵子龙必须指挥作战,鼓舞士气。 后来他的士兵回到了家乡,还带来了鼓,所以正定有了今天的常山鼓。

左建华告诉记者,今天的战鼓队员依然穿着三国时代的荣装表演是为了把常山战鼓和这位常胜将军联系起来。 为了恢复当时常山战鼓的雄风,左建华和队友们参照电影剧中的形象,自己制作了三套演出服装。

常山战鼓因为其鼓点密集,所以曲牌多,阵容庞大,与山西威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并称“中国四大名鼓”。 同时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届国家级无形文化遗产名录。

从7、8岁开始学习常山战鼓的左建华现在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在2001年中国文化部组织的“山花杯”中华激励大会上,左建华获得了银奖。 2009年4月中国洪洞大樟树举行了祖祖节和全国鼓王邀请赛,再次获得亚军。

多年来,左建华已经带走了多个徒弟。 从部队到工厂,从农村到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现在开始出现更多的女性鼓手,打破了曾经常山战鼓由男性统一的局面。

“多个男人出去打工,他们的妻子在家务农,农闲期她们什么也没做。 敲鼓不仅能做很多事,还能赚钱”左建华说,他从1990年代开始招收女学生,现在已经有几十人了。

左建华的妻子王书霞,他们的女儿,女婿,甚至他六岁的孙女也敲常山战鼓。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在王书霞的指导下,她和左建华的战鼓队中女选手已经占九成。 王书霞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常山战鼓早日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理解这种自古流传的艺术。

(原标题:赵子龙故乡千年常山战鼓传承燕赵遗风)

标题:【赵子龙故乡千年常山战鼓传承燕赵遗风】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