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181字,读完约15分钟
比利时:礼不高,有心就有灵。
记者住在摩洛哥和刚果,现在住在“欧洲之都”的布鲁塞尔。 说到这些国家最大的相似之处,也许有迎接新年送礼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习惯。
在中国据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尽管比利时人富甲欧洲,人际关系仍在实践“鹅肝”。 面对充满诱惑的“礼物经济”,比利时人可以用力,理智地用力。 根据比利时顾客协会的统计,从圣诞节到新年的一周是比利时人购买礼物、赠送礼物的季节,每个家庭的礼物支出达到200欧元,几乎占全年礼物支出的一半。 总体来说,礼物支出只是比利时平均家庭税前收入的1%。
布鲁塞尔省旅游局的多米尼克先生说比利时人的礼物比以前传来了。 通常只是在互相亲密的人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的价格也不贵,基本上在1 0欧元到2 0欧元之间。 比利时最有名的公司之家德格拉夫说,他个人送的最贵重的礼物是价格在100欧元到150欧元之间,年份优秀的陈酿庄园葡萄酒,那是送给懂酒的好朋友。
比利时人的礼物看起来相当“尴尬”,他们很注意礼物,观察惊喜的效果。 比利时人崇尚礼物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把它给感情。 因为这些人经常去相应特色的企业品牌店精选,超市的商品不能作为礼物。
巧克力是比利时的国粹名产,是丰俭由人的礼物之一。 尽管如此,各企业品牌的巧克力工厂店并不懈怠,频繁推出新的味道、新的设计。 经营neuh aos巧克力店的弗洛伦斯先生说,每半年更换一次品种,采取有限量的战略,继续给客户带来新奇的感觉。
化妆品、香水、家庭用具、书从比利时人以前就流传下来了四礼,但近年来购物券成为了比利时人礼物的新宠物。 当地税法对购物券的领取有金额限制,很多部分需要纳税,所以比利时购物券的票面价格大多在30欧元以下。 购物券尺寸不大,设计精美独特,花色丰富,最适合作为礼物。 购物券本身也包括五花八门的复印件,既有可以用来购买现货商品的,也有可以用来接受酒店和美容服务的。 最新的比利时人向家人和朋友公开银行账号,让他们随意向自己的金额转账无限制的“礼金”。
多米尼克先生说比利时人不喜欢重礼,但他很重视有情义的小礼物。 许多小礼物反映了广泛的友谊。 她特别指出比利时人购买礼物和送礼物的支出总额多是朋友在酒吧和咖啡馆聚集聊天的支出总额。 (驻布鲁塞尔记者王晓郡)
以色列:重视情义,不看价值
以色列是个有个性的国家,从经济实力和政治观点上经常被分为西方各国,但经过1800多年的流传,犹太人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保存着他们特有的节日风俗。
说到外国节日,熟悉西方文化的人们一定会考虑在精心装饰的圣诞树下,让家人在圣诞节一大早打开各自收到的美好礼物。 但是,这一场景永远不会出现在以色列。 因为圣诞节的宗教含义不仅偏离了犹太教的教义,而且犹太人勤俭的实用风格和赠送美丽礼物的潮流大不相同。
犹太节日以前流传着与现在的西方节日完全不同的光谱联系。 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犹太新年、赎罪日、棚节、光明节、布丁节、逾越节等,大多来自犹太教宗教自古以来流传的东西和犹太人特别的历史经验。 节日给了犹太人停下来,反省心灵的机会。 因为这个犹太节日重视家庭团聚和宗教反省。 在这样的节日背景下,犹太人很少把在新年节送礼物作为重要的环节。
北京外国语大学希伯来语教师杨巧告诉记者,犹太教和犹太社会以前的传统中没有在特定节日送礼物的习惯。 在节日中,人们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和感情的最好形式是邀请别人去自己家。 被邀请的客人拿着葡萄酒和自己做的甜点来表达对主人的感谢,和吃饭的客人一起吃。 年轻人之间偶尔送礼物,只是实用的小东西,一个身体送贵重的礼物的话,收到礼物的人会非常不安。 杨巧特别说,现在国内只追求排场有不实用的礼物风气,产生了回收高级礼物的产业。 这在以色列绝对不会出现。
以色列人奥伦·布兰德斯对记者说,除了去朋友家时带着葡萄酒、料理和实用的餐具以外,他几乎想不起来自己给别人送了什么。 选择葡萄酒的时候他也不在乎酒的品牌。 只是选择感觉味道好的酒。 价格在一百舍客勒左右。 送餐具,摆东西,选择实用的东西,而不是没有价值的工艺品。 即使在犹太新年的时候,他也不会认真为父母和家人采购什么“新年用品”。 他问父母是否要用礼物传达感情时,奥伦告诉记者只有在看到父母喜欢的书和cd时才能买。 这是很正常的事,不需要等待特别的场面。 (驻耶路撒冷记者孟博)
挪威:“轻重”适中,公私不同
参加挪威人家的宴会,街头常见的花店,在两三百克朗送小花当礼物,送给女主人,既典雅又有礼貌。 有些新店开张,举行通常的节日,赠送一盆蝴蝶兰。 花篮和花束因为消耗品需要人手,价格高,很快就会变成公斤朗。 只有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挪威人才才会送这样的重礼。
包糖果、巧克力、音乐CD和新书,是挪威人平时拜访亲戚的好礼物。 对挪威人来说,60岁或70岁生日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有些人送一瓶香槟也不丢脸。
奥斯陆大学教授赫尔格列宁说,挪威人结婚时,朋友和同事会为新人准备礼物。 这些礼物大多是生活用品。 他特别推荐苏格兰的一种方法。 准新人准备名单,想送礼物的人可以按订单购买。 亲戚和朋友们很费事,不需要考虑买什么礼物,不会变重,而且买的东西也很实用,不会浪费。
一到圣诞节,父母和家里的其他长辈就必须为晚辈们准备圣诞礼物。 圣诞礼物不一定贵,但一定是精心挑选的。 通常是对方喜欢的东西。 所有的礼物都代表着爱。
挪威人的礼物有一些特别的东西。 他们附上购物发票。 但是,这不是为了告诉接受礼物的人这个礼物的价值,而是为了容易退货。 在挪威购物时,如果包装齐全,可以在一定期间内随时用购物发票全额退货,或者更换其他需要的东西。 有收据的话,接受礼物的人也可以知道是否申报——根据挪威法律,单品礼物的价格达到一定金额,需要申报。
赠款第一是成人礼的时候。 挪威的孩子们一到四岁就举行成人礼。 长辈们给参加成人礼的孩子送礼是很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 现在挪威人很富裕,手也很富裕。 难怪一个孩子去成人礼时收数万克朗的礼金。 结果孩子们互相攀比。 另外,很多孩子不是把钱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而是得到这么多钱,去参加聚会。 这些问题引起了挪威社会的广泛讨论。
列宁教授说,挪威人送礼物,很少赠送贵重的东西。 被认为是宣传、致富、恶俗,缺乏品位。 “礼物本身的贵贱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礼物背后的心情。 ”。
在挪威的企业和机构下属不向上司送礼。 上司过生日的时候,企业集体举行生日活动的话,员工集体筹钱买礼物。 除非是特别好的个人朋友,否则个人永远不会为上司准备生日礼物。 大家自觉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政府员工收到礼物,单体价值不得超过1000克朗(约1100元人民币)。 超过1000克朗就需要登记备案。 挪威前外交大臣访问阿富汗,收到了昂贵的地毯,没有及时登记备案,因此发生了大浪的女大臣收到了5万克朗的项链,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丑闻。 (驻奥斯陆记者李国荣)
新西兰:交换礼物,分享喜悦
新西兰的节日中,最盛大的节日是圣诞节。 每年圣诞节前,商店和超市的生意最受欢迎,客人们聚集在一起选择礼物。 因为圣诞节期间大部分家庭都需要礼物。 但是,礼物的对象仅限于家人、亲戚、朋友的范围,一般的礼物也不贵重,首先用于表达爱和感谢。
节日期间去朋友和亲戚家做客,人们通常不插手空,一瓶葡萄酒和一盒巧克力是最常见的特产。 另外,服装、玩具、糖果、书、影碟、音像制品的购物券也多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和亲属。 一般新西兰人给家人和亲戚购买礼物时,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努力。 通常每件礼物的价格在20~30元左右。
去年圣诞节,本报记者应邀去新西兰朋友家。 参加晚会的人们准备20元左右的礼物交给主人,在圣诞树上编号。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吃大餐后,红色衣服的白胡子和胖肚子的“圣诞老人”闪耀着光芒,起到主持人的作用。 大家随便选个号码,“圣诞老人”就从圣诞树下取出同样号码的礼物分发给它的身体。 彩纸包装分解后,每人手中的礼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杯葫芦勺、围裙等实用品,还有布娃娃、耙子状拖鞋、玻璃陶瓷摆设等工艺品。 之后,大家互相嘲笑和评论,和礼物愉快地拍照留念。 总之,礼物不是贵重的,重要的是互相赠送礼物分享节日的喜悦,体会给予的乐趣,产生精神上的归属感。 对重视平等、低调的新西兰人来说,很少有人在集会上炫耀和比较财富,这是不合时宜的。
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圣诞派对上,一个男孩用零花钱买了一件小礼物送给家人,一个女孩当众读圣诞卡,表示对父母的感谢。 这样成长的孩子,要学会早日分享,以感谢之心待人。
现在,新西兰流行“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人们在这些节日也向特定的对象赠送礼物。 “情人节”的礼物很浪漫,有香水、花、卡片、衣服等,“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礼物因人而异,但整体上用小礼物传达浓浓的感情。
但是,在职场上新西兰人很少有送礼的习惯,所以期待“送礼工作”是更不顺利的。 人们把工作和生活区分清楚,平时没有给自己的上司和同事送礼的习惯。 你必须退休或退休。 这时,职场员工经常“凑钱”,而且公司也拿出一部分钱,为一起离开的同事准备贵重的礼物,还组织温暖的送别仪式。
据了解,新西兰的一个职场也流行“神秘圣诞老人”的风俗。 公司员工秘密选定一位同事作为礼物的受益人,大家再挖出每人5元或10元的“奠仪钱”购买礼物。 职场年度圣诞派对结束的时候,突然给事先不知道的同事送来了“神秘的礼物”,可以预想到那个惊喜和兴奋。 活动的目的是活跃节日气氛,缓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新西兰朋友查尔斯·马博对本报记者说:“亚洲地区的礼物习惯与新西兰完全不同。 亚洲各国的政府、专业团体、商界人士在记者招待会上互相赠送礼物,新西兰没有这样的习性。 但是入乡随俗,我去亚洲国家出差开会时会给对方准备一点礼物。 ”。 (惠灵顿常驻记者刘洁秋)
过年时,给亲戚、朋友和顾客送礼物,表达心情在日本也是一个习俗。 日本的新年和节日自不必说,平时礼物也不重要,重视心情和实用性,不敢排列舞台,排列舞台。
日本的年度活动有年度活动和12月的岁末。 这两个节日一般有7到10天的假期。 这也是日本人回乡的最重要的时期。
拜访父母和长辈当然应该赠送感谢的话。 多选择的是酒类、点心、季节水果、食用油等实用的日常用品,通常每个的价格仅为几千日元(一碗日本拉面的价格约为1000日元)。 虽然不贵重,但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这些礼物在正规的名品店购买,并进行适当的包装。 据说在有名的涩谷东急百货商店的点心卖场,很多人每逢假日都买美丽的点心作为礼物。 蛋糕大约300日元,附有精巧不奢侈的包装。 老字号的质量和美丽的包装足以表达节日的问候和感谢之情,也能表达礼物的品位。 日本社会也普遍接受“礼轻情义重”的观念,这样的礼物也是众所周知的。
当然,除了长辈祖父母等亲属以外,日本节日的礼物对象还包括对自己有恩或者有用的朋友和业务顾客等。 在有记者的职场中,中元节、岁末两个大节日,经常会收到日常联系的个人和企业的礼物——西瓜、一盒点心、螃蟹等。 这些礼物不贵,但一般包装得很好,没有粗俗的感觉。
日本人送礼物的时候,每个的价格不高,但是礼物的对象多的话,总额也大。 近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陷入通货紧缩,老百姓因“歉收”而扣押了钱包,不能买贵重的礼物。
长期以来,日本人给人留下了规则呆板的印象。 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完善。 人们在工作生活的全方位上受到法律红线的限制。 甚至节日礼物,都要看法律的脸色。 无论企业法人还是个人,送超常礼物都会被法律和相关部门瞄准。
单位礼物(也就是名义上的交际费)这种一般宽松的灰色地带在日本也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 华侨创立的中国通讯社的姜德春负责人指出,日本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的交际费不能随便明确,必须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资产等因素具体计算,各企业的交际费有相应的上限,企业的交际费支出要纳税 公司的交际费超过上限的情况下,在税务部门检查后,超过的部分一般由公司老板自掏腰包。
个人礼物也一样,列场过大的话,可能会被税务等相关部门瞄准。
在完全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情况下,政府高官、公司、个人请客和送礼等也必须按照规定。 否则,节日请客和送礼这种看起来比较自由的行为也可能成为违反法律的借口。 根据记者在日本的工作生活体会,日本人一般会觉得“小气”,请日本人吃饭不是满是酒菜,礼物也是点心、食品、水果等“小意思”,除了社会观念和文化,还是防止腐败和奢侈的严厉法律 (驻东京记者陈锐)
记者两年前刚到新加坡不久就赶上了春节。 在地址附近的公共汽车站遇见老人,从车上踉跄而行,手里拿着红色的纸袋,显然是春节拜访朋友的礼物。 记者好奇心很强,其中到底有什么? 之后,当地朋友告诉记者那个袋子里可能只有橘子。
这是新加坡新年常见的礼物。 送橘子要和“吉”谐音,送吉利的房子,讲究追求好的彩头。 据当地朋友介绍,送橘子通常是一对。 普通的公务往来和商业关系多送两个橘子,拜访亲戚和朋友多送两个或四个。 送给老母亲另当别论,也可以送八个。 赠送橘子也要重视礼往来,通常在家里准备一点,来访的亲属离开时赠送同样数量的橘子。
一个当地朋友说新来的朋友不知道当地的风俗,搬了一箱橘子去拜年。 新加坡人的“小气”做法对不明的中国北方客人说“小气! 去的时候还带了两个! ”。
有些人赠送山海的珍馐,这种简单吉庆的送礼方法在新加坡至今还是最常见的。
送当地豪礼的风气也从侧面折射出来,人际关系公私的区别很明显。 打击贪污的贿赂非常严厉,所以送茶和酒越来越多,偶尔能看到最纯粹的个人关系。 此外,我也很少参与利益的诉求。 一般来说,公务员在公务场合收到礼物时,必须上缴。 如果自己想留下来,就需要通过内部财务部门,通过报价购买。
最近在街上引起关注的事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副教授和女学生出轨,从对方那里收到了给他买的定制衬衫和高级笔。 都是受贿嫌疑的罪状,是否有罪还不知道,但可以看出嫌疑的严重性。
有些人送水果篮子和花,还有中秋节送月饼。 当然,新加坡月饼有各种风味,也有人以石榴为馅制作精美的冰皮月饼。
新加坡社会也重视以前流传下来的家庭观念,包括尊老爱幼,当然也有不少给老人的礼物。 和其他社会一样,很多人重视健康,送健康的好礼物。 孩子和年轻人可以像广东的“利益”一样拿到红包。 根据最近网上的参考标准,如果送给同事或单身朋友的话,可以封入8~2~8元。 给父母的话,参考标准是88~288新元。 父母给自己孩子的话,可以给你50~188元。 侄子和侄女的话,也许可以考虑28~50新元。 好朋友的孩子,8~18元。 其他好朋友可以给2到18元。 1元现在约5元,新加坡家庭人均月收入中位数约2000元。
很多人过年给园丁和清洁工红包。 里面可能只有两块钱,但表达了心情。 新加坡银行的据点经常在新年前排起长队,人们必须兑换2元或1 0元的半透明塑料新纸币。 据金管局称,新加坡的实际日常流通只需要约5000万张2元纸币,但出于红包的输送和破损回收的考虑,实际上每年需要发行约1亿张印刷。 (驻新加坡记者陈济朋)
(未经《参考消息》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录或以其他方式采用)
标题:【盘点:海外过节送礼送些啥?】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