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4字,读完约3分钟
文|陈九霖
人是为谁而活的? 自古以来一直被要求的话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俗话反映了为己而活的极端观点。 “一点也不自私,专门造福别人”的说法表明了为别人而活的另一个极端观点。 基督教认为人是为上帝而活的。 上帝造人时,在人心里留下空白,用来装神的灵。 因为,如果人心中没有上帝,空就会被虚弱或者被恶魔占据。
其实,在我看来,“人是为谁而活”不需要太纠结,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活就行了。
为了得到很多人的称赞而活着的人,或者没有自己的意见,没有自己人生标准的人。 或者胜气太强,似乎天生是为了别人的评论和看法而行动的。 为了得到很多人的称赞而活着的人特别在意别人的议论和评价,以很多人的评价和评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听一点赞美,高兴地忘记。 听到一点点讽刺和责备,就会变得忧郁,甚至会追求死亡而活下去。 新加坡囚犯在监狱里克服了很多痛苦和痛苦回到社会后,为了妻子骂的一句“该死的犯人”,跳楼自杀了。
这个“软肋”人们太在意别人的话了,经常被利用。 而且,有市场,比如善意地抛出好意,礼貌地奉承。 众论被称为舆论。 在现代社会,对立的双方利用舆论互相攻击,为了得到舆论的好感,也有人表演和购买舆论。
但是,大家的称赞和谴责有那么重要吗? 这必须加以区别认识。 不是所有的话都是真实的,而是真理。 事实上,有些话产生于某种背景,某种感情下,这些话甚至是谬误、谎言、误解、虚假。
根据圣经马太福音的第27章,在耶稣死前,以色列总督彼拉多问是释放海盗还是释放耶稣。 “释放海盗,处决耶稣! ”大家都异口同声。 看,这些人的发言,多么荒唐!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耶稣的言行激怒了犹太教的大体和标准。 这意味着人们的发言有时是基于错误的标准、评价或诱惑而基于人云亦云。
很多人的言论有时只是私利。 战国时代的商鞅在秦国实施了变法,改变了秦国在七雄中的弱者地位,为秦国最终灭亡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但是,他在改革中的刚性行为得罪了许多当权者,在国力日盛时受到迫害。 那个遇难时,不仅没有人敢伸张正义,还被当时乃至后世不明真相的人骂道“罪有应得,死有余孽”。
对于很多人的发言(包括媒体等舆论),我自己一直采取自我分解的态度。 人们称赞我也好,骂我也好,我都很关注,但我不在乎。 2004年,写文案骂我,问我为什么不自杀,我不受此左右,回答说“自杀不是负责任的”。 年,我在北大演讲后,有人嘲笑我,质问我:“前囚犯有什么资格说话吗?” 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被打扰,回答说:“我多次应邀去演讲,让大家知道我没有资格。” 年4月初,我应邀和六位局长吃了晚饭。 大家酒兴兴旺的时候,其中一位局长拿着酒杯来为我干杯,随便说“我们酒席上只有你坐过牢”。 我接手了话题。 “是的,只有我是最优秀的啊。 至少比你们经验多一点”。 一句话就座的人哄堂大笑。
不管别人怎么叫,我都把它当代码,并不难过。 不管别人怎么喝我,我心里都有一本债,不会增加。 其实,在2009年春节期间,我用手机邮件给朋友庆祝新年时,自称是“前国际囚犯”。
不为事,不为自己担心,不受很多人的言论影响。 那样的话,就可以舒适地生活,明智地走在人世。
(作者是中国航空油(新加坡)的前社长,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标题:【陈九霖:人为谁而活?】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