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2字,读完约8分钟

1978年3月1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述。

在大会闭幕式上,8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以“科学之春”的书面形式发表了讲话。

这次大会明确了长期束缚科学机构迅速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放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知识分子的束缚,迎来了科学春天。

现在30年过去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为了增强公民获得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快速发展,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为此,《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当时科技大会的亲历者,他们为记者讲述了其划时代的历史时刻。

“文革”结束了小平的回归,支持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呼吁“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把科学家们从枷锁中解放出来,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30年前的3月1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会议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有名论断,来自全国各地的约7000名科学家代表欢呼。

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方毅秘书之一、现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认为,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实际上也为1978年11届3中全会召开吹响了科学教育行业改革开放的号角。

十年的“文革”

中国科学院成了“严重的灾区”

时隔30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方毅秘书之一郭先生清楚地记得1977年1月10日跟随方老从外交部从事中国科学院。 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老(郭沫若)老了,60多岁的方毅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

在中国科学院上班的第一天,郭先生一进门就看到科学院的墙上贴着一张大报纸,文案变成了批评“四人帮助”等。

“是用竹竿拉的,还是大字报的形式,‘四人组’不是压制科学家,而是科学家站起来反对‘四人组’”

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郭先生说,“文革”10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成为“严重灾区”,40多个研究所到达“文革”仅10多个,许多科学家受到迫害。 科研人员下放、劳动改造的,有很多流失,甚至难以开展事业。

中国科学院的建筑物在“文革”中没有管理者,遭受了唐山大地震的破坏。 当时破烂不堪,不像科研机构的总部。

郭方第一次到中国科学院时,大楼里一片漆黑。 水管坏了,房间里没有暖气,冷得要命。 必须生炉子,生烟囱上班。

当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被“文革”取消,粉碎“四人组”后破坏严重,因此去中国科学院开展员工可谓千头万绪,机构、人员、设备、仪器等各方面都需要恢复。

大会前奏小平回归后抓住了科学教育

“到了1977年5月,中央领导的决策应该由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 ”。 张玉台记得小平先生复活了,主动要求主管科学和教育事业。

当时中国科学院一点机构恢复了,5月12日,全院处以上的干部正在中国科学院大礼堂开会。 郭氏方突然接到小平同志秘书王瑞林的电话,说小平想见方毅,上午10点左右进行了谈话。

“当时已经九点多了,时间很紧。 ”郭方说,在主席台做报告的方毅看到他发的备忘录,马上中断了发言,开车前往西山。

在那里,他见到小平先生,两个人一说话就说了很久。 郭方后来知道,小平当时和方毅谈了很多对科学教育的想法。 小平先生说,因为最近什么都没发生,所以他在家里考虑如何抓住科学教育的工作。

大会的准备工作小平一天也没有缺席

1977年8月召开了中央科学教育会议,来自全国的30多位知名科学家出席,大会作出了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决定。

小平说:“我很忙,这个会议一定要开。 有时间的话就参加。 ”。 但是郭先生发现,在4天半的会议时间里,小平一天也没缺席,在人民大会堂和科学家们开会。

在那个座谈会上,小平先生介绍了5月以来科学教育的系统想法,大会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小平先生提出了4个观点。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想成为科学家的“后勤部长”。

在中央科学教育大会之前,计划成立全国科学大会文件起草小组,同年6月,已经开始准备,从当时的中宣部、外经部等多个部门动员有力的人员组成10多个文件起草小组,主要是华国锋、邓小平、方毅

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郭先生于当年9月召开了预备会议,明确了全国科学大会的议题和表彰方法。

大会鼓掌十九次献给小平

3月18日下午,全国科学大会如期召开,小平同志致开幕词。 郭先生还记得小平在报告一开始就说:“同志们,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我们都很高兴,全国人民很高兴。”

小平声音很大,台下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小平还明确证明,“今天,能召开我国科学史空前的盛会,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助”擅自破坏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情景再也不会回来了。

台下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掌声。

郭氏方面虽然时隔30年,但我清楚地记得小平讲话时的抑扬顿挫和台下科学家们的欢呼声,掌声经久不息的热烈场面。 有人说,小平先生一个多小时的讲话曾被19次热烈的掌声打断过。

“没有经历过那种气氛就无法体会到”郭先生说,科学家们的兴奋只有现场才能体会到,有些科学家高兴地当场哭了。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张玉台记得第一次科学大会约有7000人参加,北京的酒店几乎都客满了。 北京西酒店需要总安排。 因为当时北京的酒店很少。

知识分子的束缚就此解除

华罗庚、严济慈、钱三强、钱学森等几乎所有著名科学家都出席了那个全国科学大会。

张玉台说,小平在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解除了“文革”十年来强加在科学工作者头上的枷锁。

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张玉台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表彰了优秀的科研成果。 “两弹一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全部获奖,科学家一口气摘下“臭老九”的帽子,登上领奖台成为先进的榜样。 当时没有物质奖励,但知识分子从需要改造的“臭老九”变成了社会主义应该依赖的第一力量。

“十年“文革”中科院成了“重灾区””

小平先生的话使科学家们高兴。 张玉台记得科学大会闭幕那天下午他和领导一起去钓鱼台看卫星电视。 这台电视正在接收苏联通信卫星的节目。 当时在国内,电视还没有进入大部分老百姓的家。

当时就觉得“看看海外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平,技术迅速发展的紧迫感在增加”。 张玉台记得当时国内连小9英寸的电视都不多。

继续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政治风气变了,大家大胆地说话。 ”。

郭先生说,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学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科学家们的精神方面也焕然一新。

全国科学大会后的一两年间,中国科学院很快恢复到一百多个研究所,8万多名科学研究者接近现在的规模。

1979年,小平先生亲自率领访问了美国。 重要的复印件之一是科学技术交流。 “当时访问团的10多名主要成员有科技界的5名。 ”。

访美8天期间,小平视察了许多项目,看到了美国阿波罗号月球车和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石头。 小平坐月球车高兴地接触月石,员工说“小平接触了月球”。

但是小平看到它觉得国内外科学技术水平差距比较大,回来更加支持了科学研究工作。 郭先生说,当时如果中国科学院有需要处理的困难和问题,向小平先生报告后几乎得到了同意。

到1987年,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进一步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深化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张玉台说,这是找到现代社会的规律性,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文/记者周继坚

标题:“十年“文革”中科院成了“重灾区””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