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3字,读完约2分钟

1984年初秋,刘力辉扛着行李从家乡甘肃酒泉远道而来华东石油学院报告,但没有进入校门,已经呼吸了冷空气。

没有像样的街道的城市,没有围墙的学校,更糟糕的是,周围一棵树也看不见。 在贫瘠的西北长大的他也在东营这个陌生城市的偏僻和荒凉的地方颤抖。

入学后的生活艰苦单调,一言难尽:洗漱喝的是苦碱水,毕业后喝甜水。 在校园里种土种树很辛苦,但很快就要找枯死的整个学校,没有几个女孩。 自己所在的石油勘探系更是“和尚”一色。 当时唯一的想法是匆忙毕业逃离这里。

财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动力

25年过去了,现在刘力辉是北京民营科技公司的老总,专门从事石油勘探软件开发。 每隔几个月,他就来东营。 因为企业已经和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母校有业务联系。 记者在采访结束后回京的长途汽车上认识了他。

看到车窗外的景色,刘力辉叹息道,现在树多了,城市变漂亮了,看起来天很公平。 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地下藏了那么多石油,东营人苦尽甘来。

资料表明,胜利油田石油地质储量4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其中80%的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内。 2008年,总人口184万东营市,gdp达到2052亿元,城市居民支配收入近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60元,均居山东省各市前列,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7位

财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动力

听说记者是来关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的,刘力辉的反应出乎意料。 “说贫穷改变了,现在大家依靠油田,生活富裕,衣食无忧,什么动力会继续奋斗? ”。

在东营几天的当地采访中,记者确实感到地方政府高官雄辩地推进黄三角的高效生态开发,为东营谋求可持续快速发展的连接替代产业。 但是旁观者刘力辉的担心,同样没有道理。

近200万靠油致富的东营人,能安全居住,上下一心,走出新路吗? 真的需要时间来检查。

   已经有了_count_条注释

标题:财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动力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