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81字,读完约12分钟


证券市场红周刊18号

◎企划:本刊部责任:张宇

写作:田刚

编辑:上市17年,央企长航油运输净损失55.56亿元! 终于在损失4年后的年4月21日企业正式退市,打破了中央企业不退市的神话。 但是,也有人质疑恶意退市。 年企业制定了高额计划,因为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和预计负债造成了59亿元的损失,所以故意这么做。 长期是合作伙伴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也赞不绝口,加速了长油的退市。 因此,许多中小股东要求维权。

“长油退市迷雾”

那么,*st长油退市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本刊认为,企业失当的全球化非法战术和僵化的国企体制使长航油运注定了“仙股”的命运。 长航油运不是个案,*st凤凰、*st钢铁等中央企业因该病表示同情。

*st长油谢幕背后有疑云

*st长油的“死”并不意外,连续4年出现赤字后,企业于去年4月21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打破了中央企业不退市的神话。 但这被一些市场人士解读为“恶意退市”。 企业老了,对自己的超大型原油运输船资产减值准备和新加坡全资子公司提出了预期负债,年报企业造成59亿美元的损失,长时间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提出了疑问,“不能提出意见。

“长油退市迷雾”

拉市长油

企业的全名是“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代码600087。 企业是由南京长江油运企业和长江沿线8家国有大中型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共同发起,于1993年7月20日经国家体改委体改生[1993]120号文批准成立的定向招聘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企业股票于1997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企业曾经被称为南京水运,后来改名为长航油运,*st长油。 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和产品、化学产品及其他货物的仓库、运输的石油及产品、化学销售产品国际船舶危险品运输; 国际船舶管理等业务。 其实际管理者是国务院国资委。

“长油退市迷雾”

新加坡的子公司确认巨额损失并不合适。

ST长油最近退市的直接导火索是新加坡的全资子公司。 由于上市公司对该子企业的计划提出了巨额固定资产减值,以及长油母企业对与该子企业之间过去的计划提出了巨额坏账准备金,上市公司产生了近60亿元的惊人损失。

根据年报公布的数据,长航油运有限企业年末净资产为-30.25亿元,本年度亏损28.66亿元。 这些损失额连同未清偿债务的财务数据被纳入*st长油最终合并会计报表。 当然,从会计角度来看,这没有问题,长航油运(新加坡)有限企业完全满足纳入合并会计报告的条件。

“长油退市迷雾”

但是,从经济本质的立场来看,这又有不少问题。

既然长航油运(新加坡)是有限企业,股东也就是长油母企业,与母企业背后的a股投资者一起,只是以出资额对长航油运的负债负责,对全资子企业的负债没有偿还义务。 如果长航油运(新加坡)已经处于严重资金债务不履行状态,长油母企业也不需要对该企业承担的外部债务履行偿还义务。 也就是说,这家企业账本上的-30.25亿元净资产不需要长油母企业填补这个漏洞,最坏的情况是长航油运(新加坡)企业打算申请破产保护。

“长油退市迷雾”

从这个角度来看,长航油运有限企业达到了-30.25亿元的净资产,已经没有偿还债务。 此时,将该子公司的负债全部包括在长油最终合并会计报告中,不符合其经济实质。 由此可见*st长油最终损失近60亿元,并且

-20.97亿元的账面净资产真实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真正经济价值吗?

审计意见的依据不足

根据长油年报,企业上市后提供*st长油审计服务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对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提出意见”,即评委无法确认*st长油的最终利益、资产负债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是审计员完成审计业务后,关于鉴证对象是否满足鉴证标准发表的意见。 分别是: 1、标准的未保存意见:评委按照被审计者财务报告适用的会计标准的规定制作,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开,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强调一些事项段未保存的意见:评委认为被审计者编写的财务报告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公正地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必须证明 例如,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疑问和重大不明确事项等。 3、保存意见:评委认为整个财务报表是公正的,但有严重影响的误报。 4、否定意见:评委认为整个财务报表是不公正的,或者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5、无法表达意见:评委审计范围受限,其影响重大广泛,评委得不到充分的审计证据。

“长油退市迷雾”

上市以来,长油和长航集团的兄弟企业*st凤凰一直采用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的外部审计业务。 理论上,信永中和对长油也是“知根知底”,在重大财务政策调整和会计估计指标确认等方面*st长油不能与信永中和进行事前信息表现,令人难以置信。 会计需要会计主体在可持续经营条件下建立基本假设。 恐怕信永中和认为*st长油的财务质量不能满足可持续经营条件了。 业绩不能按通常的公司会计准则进行会计计算和审计。 这个最终的信永中和还是“无法表达意见”的审计结论,将自己置于长油退市的舆论漩涡之外。 明哲保身的嫌疑是不可避免的。

“长油退市迷雾”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去年6月28日发布的最新版《关于完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退市制度的方案》的相关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企业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首次纳入退市指标,连续3个会计年度由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否定意见的情况 废除上市的条件之一是“最近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书没有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否定意见,无法表达意见,无法保存意见”,因此也会影响退市股重新上市。 从这些新增加的退市制度方案的复印件来看,监督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比较中介机构发行的上市企业的专业意见,但信永中和发行的这份“无法表达意见”的审计报告,不得对长油的资本命运产生负面影响

“长油退市迷雾”

但是仔细调查一下,其依据足够合理吗? 是有争论的馀地。

永中和发行这种“绝密”审计报告的,列举的“罪状”其实归纳为三条:巨额损失、资金债务不履行、流动比率小于1。 其实前两个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因为年出现了巨额损失,长油净资产变成了负数,资金陷入了无力偿还债务的状态。

“长油退市迷雾”

有趣的是,与巨额损失的几个事项相比,信永中和有着保守的态度。 这出现在审计报告的“导致保留意见的几个事项”部分,长航油运企业的子企业长航油运(新加坡)有限企业在上年度与海外船东企业签订了不可取消的油轮长期租赁合同,本年度新加坡企业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 这是因为无法明确这几个事项对长航油运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是否合适。

“长油退市迷雾”

这变成了奇怪的逻辑:信永中和比较得出了“保存意见”的事项的结果,得出了“无法表达意见”的最终结论。 也就是说,信永中和不承认长油账上出现的巨额损失,审计充分表明了“不被认可”的意见,但到最后没有“不能说意见”的逻辑矛盾吗?

“长油退市迷雾”

企业负债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能否偿还。 *从ST长油的现金流表现来看,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达到8.44亿元,比年-1.85亿元明显好转,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从负转为正。 那么,*st长油年的现金流面临危机,那时这几个事项没有引起信永中和的担忧。 倒不如说是现金流状况明显好转的一年,可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受到质疑? 关于流动比率低于1的问题,记者发现

“长油退市迷雾”

*st凤凰年末的流动资产馀额相当于流动负债的三分之一,信永中和也对该企业发行了“无带有强调字段的保存审计意见”。 这表明流动比率小于1,不足以让审计员发布保存意见或无法显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综合上述分析,有理由质疑信永中和对比*st长油发行的监视报告书的依据不充分。

*st长油为什么必须死?

冻结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st长油的悲剧命运也不是给新加坡子企业巨额计入的。 2007年bdi指数持续高涨时,企业对长江沿线运输不满意,还启动了全球化扩张性经营战略。 在2007年年报中,企业在“十一五”结束时迅速发展了三个主力,通过执行船队签订的大量建设mr型( 3万~6万吨成品油轮)油轮的计划,形成了33艘左右的船队规模,远东清洁油运输

“长油退市迷雾”

在这个宏伟的计划指导下,*st长油开始疯狂的杠杆造船,实现全球化的布局,同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上升,2007年~年分别是59%、62%、69%、75%。 但是,波罗的海原油运输价格指数( bdti )在2008年中期高位下跌后没有回来,因此*st长油是新船的交货,新运力继续投入,但运费持续下跌,经营困难。 截至年报,企业运力规模达到798万吨,比2007年报增加了77%,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经转正负数。

“长油退市迷雾”

在正常的经营逻辑下,主要营业利润能力弱,处于损失状态的情况下,关联公司即使因必须极力压缩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客观理由生产能力和产量不下降,也至少不选择增加投入来扩张产品。 但是,长油的经营行为很奇怪,年企业出现损失后,损失额逐年扩大,收益能力丧失。 但是,这三年来,该企业拥有和管理的船舶数量、运输力的规模和实际货物运输量、货物运输的周转量持续增加(参照表1 ),企业的运营规模随着赤字的扩大,这真的不符合正常的经营逻辑。

“长油退市迷雾”

在中国航运领域,头脑发热的不仅仅是*st长油。 2007年波罗的海指数上升之际,中国远洋、中海集运、*st凤凰等许多中央企业在航空运输业的周期性高点大幅扩大。 这也体现在这些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上(见表2 )。 而且国际远洋油运价格在世界经济和全球能源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低迷,可以再生。 这时,在经济高峰时期扩大的航运企业们必须以固定价格承受决定失当的疼痛,企业的毛利率持续下降,为负数(参照表3 )。 。

“长油退市迷雾”

《红周刊(博客、微博)》记者还根据年报报道,*st长油年向相关人士“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企业”销售商品15.62亿元,占同类业务的81.69%。 年这项事业发生额为9亿3100万元,占同类事业的比例达到98.89%。 也就是说,长油贸易业务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相关人员。 但是,这项业务的盈利能力非常尴尬。 两年合计实现的毛利润为400余万元,毛利率为年0.11%,年0.16%,不及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 另外,这只是毛利,考虑到该业务产生的税金、与该业务对应的经营管理者的报酬、其他支出,贸易业务线的最终可实现利润必然为负。

“长油退市迷雾”

这项业务不赚钱,有必要那么努力地打招呼吗? 还是不能给相关人员报价呢?? 这源于*st长油承担的社会责任,中石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江沿线的燃料供给

ST长油的输送力,如果长油“罢工”,会导致长江沿线燃料供应链的崩溃,另一方面燃料供给是价格管理产品,企业不能根据自己公司的利益任意调整销售价格。 这样,长油面临着非市场化的经营环境,无法实现市场化运营。 这也是长油大损失的另一深层原因。

“长油退市迷雾”

正因为是中央企业,航空运输业和大型船舶租金才处于接近高峰的上位,*st长油大大扩大了运输力,在经营上也“子花爷钱不疼”,这为该企业将来的“崩溃”埋下了祸根。 据企业年报报道,“企业年自营vlcc船队的平均tce约为1.87万美元/天,同时期波罗的海td3线(中东-日本)的平均tce约为1.21万美元/天。 mr船队的平均tce约为1.29万美元/天,同期navig 8 mr pool和tc7线(新加坡-澳大利亚)市场的平均tce分别为1.25万美元和1.34万美元/天”。 也就是说,企业vlcc型油轮的预期租赁水平超过公开条件下市场水平的约50%,最终成为压垮上市企业的巨大负担之一。

“长油退市迷雾”

*st长油最初发售可能是因为国企有困难的想法。 既然上市了,必然是公共企业*st长油不仅属于国务院国资委,而且属于全体股东。 年以后,企业逐步走向退市,其中既有管理层为了追求eva的成长而盲目扩张的冲动,也有企业体制僵化的原因。 但是,不管什么理由,企业都需要把股东整体的钱用作钱,为股东创造真金白银的利益。

标题:“长油退市迷雾”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gphq/3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