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41字,读完约10分钟
原标题:你不瘦,碧生源减肥茶先瘦,损失9000万到底是为什么? 资料来源:商界杂志
解体商业迷局,敏锐地享受商业新知锐时代/敏锐的思想/尖锐的故事/尖锐的企业/不尖锐
锐评:也有人说碧生源不振是因为政策,是系统性风险。 但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证明了依赖单品、多变量化布局的方向性、重广告轻研究开发等运营模式,试图振动无力感是必然的。
写作/黄晓军讲话/张斌
2000年是赵一弘销售饮料以来的第十年。 当时,他住宿在北京房山郊外,看到市场上经常销售的袋装茶,大多是立顿、雀巢等海外企业品牌,没有中国自己的企业品牌。 他立誓要创立“碧生源”企业品牌,打造中国的立顿和雀巢。
袋装茶就像速溶咖啡和方便面,当时有新的习性。 市场上很少有类似的袋装茶与碧生源竞争,所以有产品就有销量。
由于市场的拉动,碧生源的销售网络逐渐形成和完善。 但这种迅速的发展总是小规模的,赵一弘正在考虑如何达到立顿和雀巢的水平。
2009年,赵一弘遇到了ggv纪源资本。 他向ggv建议,产品的真正核心价值是其功能性和企业品牌的差异化。 赵一弘心中产品的功能性构建,其实是那时苗头出来的保健茶。
gv重视赵一弘的这个想法,他们在赵一弘找到了植化博士蔡亚,开发了减肥茶和常润茶两大单品。 同年10月,向碧生源注入了1500万美元,引进了袋装茶自动包装机。
10年的销售经验是,让赵一弘深化市场营销是保健茶领域的胜利之处。 2007年,碧生源破坏了5000万元的投资广告,恢复了1.46亿元的销售。
2009年,碧生源的广告费是两年前的3倍多。 时间,电视和公共汽车上都有碧生源的洗脑广告。
碧生源恐怕是ggv投资收益率最快的项目。 到了年9月,碧生源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成为内地保健茶的第一股。
这一年,碧生源有近500家经销商和13万家零售店,全国商超和药店门口摆放着“二袋茶”,当时碧生源每年销售8亿个。
碧生源ipo募捐的15.08亿港元,一部分还债,剩下的投入生产线和市场营销。 之后几年,碧生源两包茶,累计销售了45亿个。
但是幸运突然转向了。 年,食药监总局规定保健产品的名称不得有效率的推广复印件。 这样碧生源减肥茶就暂时停产了,最终只能改名为常精英茶。 今年,碧生源首次亏损6870万元,同比减少174%。
事件的名称变更削弱了碧生源企业品牌,这种影响在之后两年内不会离开。 到2005年,碧生源总体损失0.93亿元。 为了弥补赤字,碧生源还出售了位于北京的总部大楼。
后来碧生源不再发挥作用是因为政策,也有人说是系统性风险。 但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证明了依赖单品、多变量化布局的方向性、重广告轻研究开发等运营模式,试图振动无力感是必然的。
那么,一个一个地分解吧。
第一,单品依赖,不能承受极限效果,不能承担系统风险。 碧生源毛利率最高时,达到90%。
这使得碧生源难以放置在长久舒适的地方,自创业以来,他的主要产品只有常润茶和减肥茶。 赵一弘的商业逻辑是,事件是一件一件地做。 看似有道理的逻辑背后,其实碧生源有时依赖单一产品。
单一产品对市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有限的。 随着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碧生源的广告拉动效果不明显。 以2009年为例,广告费用达到1.97亿元,净利润仅为1.42亿元。
随着市场的迅速发展,可以用大面积广告构筑市场的江湖已经很远了,以“减肥”为名的保健品很多,碧生源企业品牌老化,市场空之间变得狭窄。
看到市场业绩越来越低落,赵一弘也认识到虽然企业品牌建设了,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比以前大。 于是碧生源整体上开始了变革。
年,碧生源以1.67亿港元向汇丰果汁出售了10.65%的股份,后者成为碧生源的第二大股东。 双方在原料基地的栽培、采购及渠道建设方面进行合作。 年碧生源出资近1.38亿元,投资了两大健康全产业链和研究开发型医药公司。
这一年,碧生源通过以前流传的销售渠道进行了自我革命,其销售员的奖励标准从“经、分销商的销售业绩”转变为“药店的销售业绩”,增加了对研究开发的投资。
从调整来看,碧生源正在升级原来的全产业链——接触原材料种植,在药店终端市场深耕,中间的研发似乎也开始了重仓。 但是,随着纵向一体化·精细化的发展,两袋茶的销量没有大幅增长。 在市场阶段,一元的价格可以恢复到二元的收入。 在高度饱和的阶段,复原需要1.5元。
如果投资的增长率高于收益的上升率,就会被边际效应所压倒。 另外,碧生源还明确了依赖单品的“系统风险”。 根据年食药监总局的规定,在保健产品名称上没有有效的推广复印件的情况下,占碧生源总收入42.5%的减肥茶一度停产。 这是碧生源当年损失接近7000万元的主要原因。
第二,多样性的布局改变了几个方向,缺乏长期的计划。 除了纵向整合,碧生源也打算横向扩展,通过多种布局,降低了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度。
年4月,碧生源“vs唯尚”企业品牌产品在淘宝网世界独家发售。 “vs唯尚”的目标用户主要是城市白领一族,旗下有草本茶系列、奶茶系列、茗茶系列三个系列、九个产品。
在两企业品牌战术下,碧生源依然是广告疯子模式,就像碧生源改名字再玩一次。 巨大的营销费用横跨两个企业品牌,其投入效果非常好。 之后,碧生源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聚焦于战术方向,以袋茶市场为中心。 之后,收购了润良药业的部分所有权,与云南植物药业有限企业签订了合作项目,推出了袋装茶产品。 赵一弘宣布,企业将从单一功能性茶饮料转移到市场更广的普通茶饮料。
但是现在袋装茶制品在市场上还不太有存在感。
受过巨额训练的企业品牌没有用,赵一弘开始重新利用碧生源的营销渠道。 他说过比喻。 碧生源修好了高速公路,但车太少了,一辆是碧生源牌常润茶,另一辆是碧生源牌常润茶。
因此,碧生源计划跨越三个边境,进入otc、民营医院和养老产业。 年4月,碧生源与海正药业合作,代理海正药业的奥利司他减肥药产品,将减肥保健茶市场扩大到otc减肥药市场。 在跨境民营医院和养老产业中,碧生源副总裁林如海表示,自2009年上市以来有研究。 只是至今为止,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出众的表现。
年,我们看到碧生源的许多新产品上市,包括高纤维代食饼干、各种维生素片、芦荟软胶囊和玫瑰人参红糖等。 这些衍生销售产品的效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在天猫碧生源的官方旗舰店,这些商品的月销售量几乎没有超过万。
总结起来,碧生源缺乏漫长的战术计划。 从外部来看,年以来碧生源的多元化战术,至少经历了三四次大调整。
正如顾问林岳所说,碧生源从一开始就减少袋装茶的投入,将资金投入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招募医药行业专家,对原来的流通系统,如药店、医院继续精耕细作,反而有翻身的机会。
第三,再广告是轻开发,没能处理真正的顾客问题。 碧生源商业模式的原罪其实是重广告、轻研发。
通常来说,好的产品可以自己说话。 特别是在年升级浪潮过后,产品的采用价值是客户喜欢的重要因素。
但是赵一弘和他的十位创业伙伴基本上是营销老手,他们认为在新闻喧嚣、切断观察力的互联网时代,酒香也害怕巷子很深。
为了打动碧生源品牌在人民心中的知名度,赵一弘一直使用“重广告轻研发”的模式。 在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上,碧生源是唯一的产品型公司。
以前有人总结碧生源的成功,第一有两个原因:一是客户减肥理念、健康意识兴起,市场上没有同行竞争对手。 二高频率、多维度涵盖的营销和广告手段保证了企业品牌的曝光量,在顾客心中减肥茶也等于碧生源。 心先被切断了,但研发拖了后腿。 2009-年-年,碧生源引进蔡亚队,但研发费用只占每年收入的0.3%、0.9%和2.3%。 即使到了年,其研究开发费的金额与广告费相比也大不相同。
仔细看碧生源减肥茶的主要原料,不仅是绿茶、金银花、决明子、番泻叶、山楂等常见中药,常润茶的原料也很相似,功效成分以茶多酚和总黄酮为主。
查药典,以番泻叶为例,可以大便,但严重时会引起腹泻。 决明子药性也很凶猛,女性长时间喝月经不规则,重的话子宫内膜会受损。 据网友透露,碧生源产品以牺牲长时间健康为代价,取得了短期的减肥效果。
在商业模式的九个要素中,公司的“价值主张”被置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层面进行了研究。 公司只有向自己的顾客传达其诉求的正面价值,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反过来看,碧生源、顾客对其支付的不过是“智能指数税”。 在升级的浪潮下,能够做出更多合理的费用决定的新生代成为了费用的主流,碧生源的“泻药”不再买了。
商业模式注意碧生源的失败,有其特殊性。 例如,故事中描述的产品单一,研究开发不足的问题。 这个例子也有他的普遍性。 这是整个健康食品领域都应该回答的问题,是销售渠道的更新和顾客心理教育的问题。
当时保健品公司有两大法宝,在大规模扩张之前进行渠道、大面积广告发布,今天,从以前开始渠道就被直销、电子商务、社区等渠道侵蚀,无差别的广告轰炸、效果也在下降,这里
健康食品领域一直是营销天才的摇篮,但在新的费用时代,不以“渠道+营销”为竞争力,不关注“顾客+产品”,而像碧生源一样的故事层出不穷。
购买商业模式的大失败局有助于避免商业模式的“漏洞”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耀圣达晨创投主管合作伙伴傅仲宏商界媒体集团ceo周云成联袴推荐了50个商界失败案例,有助于避开商业模式“坑”在碎片时间学习系统。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finance )。
标题:【热门】你没瘦,碧生源减肥茶先瘦了,亏损9000万究竟为何?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gphq/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