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4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仅仅根据呼叫中心的规模来应对顾客的数量和诉求的强烈增加,恐怕网通的呼叫中心整体的大楼也无法容纳。 在不使用“舶来”品、不遵守陈规、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网通开始寻找快捷方式 的分散和集中的矛盾是呼叫中心领域的顽固症状 从2001年5月陈正立进入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35日的网通总部的第一天开始,他就面临着简单的任务 网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中国电信市场已经进入稳步发展期,各大电信运营商尽可能保存老顾客,争夺新顾客,但呼叫中心作为与顾客交流的便利平台,收集顾客信息,反映顾客意见,服务新闻 作为该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通信运营公司的顾客服务总经理,陈正立负责铺设网通全国网络的呼叫中心系统 中国电信领域的一般方法是,以地区为界构建呼叫平台,可以满足当地顾客的诉求,但随着市场和业务规模的迅速发展,该架构无法在地区之间进行实时的网络操作。 既需要统一也需要分散 “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所以地域广阔,方言、习性多,仅浙江就有一百种方言。 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不平衡。 业务和顾客要求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集中精力,但上述特殊性要求保存各地的特色。 “如何解决方言是个大问题。 否则,就必须集中精力建设一座“翻译中心大楼”。 陈正立为此考虑了两三个月,最后决心建立一个具有“集中数据解决、分散问题受理、负载平衡和质量管理”功能的全国网络呼叫中心系统。 这可以说是大胆的创新。 因为类似的系统当时在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陈正立也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希望。 有疑问的声音。 “顾客的诉求很明确,海外先进的方法和经验也很容易得到。 有什么创新吗? ”。 陈正立认为国内一点也不尽如人意的服务模式,低的服务水平与固有的以前传来的业务运营和管理模式有关系,“旧模式不变,海外更好的经验、技术也不能使用。 同样,也不能直接适用海外的方法 ”2001年末,网通选择了avaya企业等作为合作伙伴,开始了呼叫中心系统的正式建设 到2002年初,网通全国铺设15分,系统首次有规模 2003年11月6日,网通国际成立,专业运营国际业务,陈正立转型负责网通国际的顾客服务事业,继续建设顾客服务系统 客户已经开始享受数据集中共享的好处。 例如,上海人去北京出差,不用打长途电话,就能轻松解决当地面临的问题。 通过呼叫系统,网通可以进行跨地区大客户的协调,发挥地区的特点。 例如,国际呼叫粤语安排在广州分中心,闽南语安排在厦门分中心。 疑问的声音逐渐消失 从2002年初到现在,这个呼叫中心承担着顾客呼叫的近10倍的增加,现在每天接受近2万件服务请求,也进入了“2003年中国最佳呼叫中心” 但是陈正立不想强调这个量的飞跃。 他更重视提高数字背后的后台管理水平。 现在7×24小时365天的服务是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普遍方法,但很多外国顾客可能还不知道。 他们夜间打网通电话,大部分是网通北京总部的员工远程解答的 这是怎么回事? 网通解体业者们发现,顾客服务要求的夜间电话量比较少,因此这种状况在二、三级城市尤为明显,如果依然在各地单独设置夜间值班人员,将会造成巨大的劳力浪费 因此,网通把全国近2/3的夜间呼叫量放在北京总部,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价格也下降了。 在去年的SARS期间,顾客普遍担心如果通信企业的呼叫中心发生疫情,服务会中断 但是,网通为顾客消除了这种担忧,网通呼叫中心允许在总部或某个子中心发生疫情的情况下,立即将事发地的呼叫中心切换到其他级别的子中心,保证顾客服务的连续性。 虽然疫情在企业中没有发生,但是呼叫中心统一管理的灵活性体现在“演习”中 在下一次网络通信战争爆发之前,你会发现网通国际利用独特的新闻化管理切断了有利的地形 到目前为止,网通国际的顾客服务系统在全国有33个百分点,但只有200多个座位。

标题:【呼叫中心:怎么一呼百应?】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