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0字,读完约8分钟

近年来,户外音乐节如雨后春芘出现,但除了知名度高的音乐节,大多数都处于赤字状态。

另外,主办者的管理和服务不足的问题也经常变得严重。

每年5月到来的野外音乐节似乎都是年轻人定期参加的盛会。 今年五一节举办了很多音乐节,包括上海草莓音乐节、太湖迷笛音乐节等。

华晨宇在上海草莓音乐节唱歌

现在,参加音乐节已经不是摇滚迷的专利,而是全民参加度极高的休闲娱乐方法。

音乐节的演出

近年来,随着以前传来的唱片领域的衰退,更多的音乐企业将眼球转移到音乐现场表演行业,特别是音乐节市场。

另外,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听音乐成为缓解压力、安慰心灵的方法。

而且,成本上升时代的到来,特别是90年代年轻成本集团的崛起,对音乐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根据艾瑞发布的《年中国在线音乐领域研究报告》,90年后已经成为收费音乐的主力。

音乐节市场的强大潜力造就了更多的音乐节企业品牌。 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音乐节总共只有24 台。 2009年以后,音乐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年全国举办了148台音乐节。 年上海踩踏事件,被承认的音乐节大幅减少,每年只有110 台。

【近85%户外音乐节都在亏 为何主办方还爱涌入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新闻网

据相关报道,年音乐节再次迎来了爆炸性的成长,每年举办200多台。

但是,音乐节的“遍地开花”很难涵盖很多音乐节的损失和主办者的管理、服务不足的问题。

很多音乐节都会出现赤字

据业界相关人士透露,现在国内受益的音乐节还不到15%。

计划音乐节的许先生说:“说是白色的,很多音乐节都在吃亏地叫着。” 究其理由,音乐节的损失是由于票房不理想、制作价格越来越上涨、“黄牛”蔓延等三个原因引起的。

票房不佳

现在,尽管音乐节的收入来源不限于票房,企业品牌的赞助、直播版权流通、衍生品的销售等也是主办者获得收入的渠道。 但是票房是第一收入依然是现在比较合理的收入模式。

一般来说票房不好的音乐节最后会损失。 例如,去年的成都大爱音乐节,6000万元的高投入变成了300万元的惨淡票房,造成了5000万元以上的损失。

越来越多的中小音乐节观众太少,损失惨重,成为昙花一现的“一次不重复”产品。

尽管如此,主办方并不轻易提高音乐节的票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音乐节门票是呼吁价格弹性的商品,价格的提高大大降低了人们参加音乐节的诉求,减少了门票收入。

另外,音乐节的大部分参加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和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因为支配性收入少,为了维持对这些人的持续魅力,各种音乐节的票价也设定得比较低。

关于迷笛音乐节,每天的票价从2004年收到的10元上升到今年150元的网上预售票价,但相对于物价水平和制作价格的上涨幅度,这个价格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迷笛音乐节的运费

制作价格一天比一天上涨

制作音乐节的价格包括场地租金、舞美设计费、艺人公演费、警卫费等。

其中,艺术家的演出费占制作价格的大部分。 领域评论家王毅指出,能邀请演出的艺人的重量往往意味着音乐节的质量。 邀请一些不知名的乐队和歌手,不能吸引足够的观众,票房不能保证,也不利于后期打响企业品牌,扩大规模。

【近85%户外音乐节都在亏 为何主办方还爱涌入市场】

有点有名的艺人随着近年来音乐系综艺节目的兴起和音乐节数量的急剧增加,价格上涨,制作价格大幅上涨。

“黄牛”猖獗

据说国内多个音乐节面临着被“黄牛”堵住的问题。 成都大爱音乐节的票价是298元/天,4天的通票是800元。 相对高的票价,很多人选了一百元三张黄牛票。

即使是像迷笛音乐节这样的大企业品牌,北京迷笛演出有限企业常务副社长也说:“在往年的音乐节巡演中,‘笛子迷’、商户、志愿者不仅跟着我们,‘黄牛’也跟着我们。”

这三个原因妨碍了音乐节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每年跟风举办音乐节的现象加剧是主办方选择“飞蛾扑火”的原因是什么?

利益不是所有音乐节的目标

目前,中国的野外音乐节主要有音乐与都市企业品牌联动、音乐与产品联动、专业化连锁三种模式。

音乐节的三种模式

音乐和都市企业品牌联动的类型的音乐节一般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支持下的景区承办。

热闹的音乐节可以吸引很多人,带动当地旅游、住宿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城市和景区的知名度。 张北草原音乐节、山东即墨的古城音乐节等。

水木年华在年古城音乐节上唱歌

音乐和产品的联动模式主要由企业广告主办销售宣传公司的产品。 今年3月14日,京东为了促进其娱乐音乐产品在后海举办了音乐节。

好妹妹的乐队在京东音乐节唱歌

这两种模式的主办者重视音乐节对人们的凝聚作用,从而达到推进地方景区、产品的目的,不太重视音乐节自身的利益状况。

与这些相比,专业化连锁的模式对利益的愿望看起来更纯粹。

专业化连锁模式由专业唱片企业和演出企业主办。 这种模式的音乐节一般在几年后培养固定规模的参加者,确立企业品牌,扩大规模直到获利。 现在有名的长笛音乐节和草莓音乐节举办多年来受益匪浅。

草莓音乐节自2009年在北京举办以来,已在上海、武汉、长春、成都等20个城市举办。 年,在北京、上海举办了3天草莓音乐节,消费了1800万元的制作费用,以24万人的入场人数获得了近2000 万元的票房收入,加上赞助,最终获得了400万元以上的收益。

【近85%户外音乐节都在亏 为何主办方还爱涌入市场】

年北京草莓音乐节现场

很多演出企业对音乐节市场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盲目投入巨额资金也缺乏长时间的计划,损失严重。

迷笛首席执行官少将说,对投资者来说音乐节在短期内不会产生很多经济效益。 如果资金和耐心都没有持续性,请密切关注这个领域。

除了利益状况令人担忧外,国内音乐节还存在交通堵塞、秩序混乱、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环境破坏、暴力冲突等管理、服务不足的问题,观众满意度不高。

年北京草莓音乐节闭幕后,现场的垃圾装满了地面

与国内相比,音乐节在海外起步早,发展迅速更成熟,观众体验度也普遍较高。 所以,在海外音乐节上那些成功经验能在国内借鉴吗?

值得借鉴的海外音乐节成功经验

创建细分的垂直音乐节

为了满足各种音乐迷的诉求,海外有各种风格的音乐节,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金属迷狂欢wacken音乐节、美国edc电子音乐节、蒙特雷爵士音乐节等。

国内的音乐节大多是综合类的“大杂烩”,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仅嘉宾的阵容重复,活动流程和版本的设定也一样。

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毛修炳总监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国内音乐节应该加快市场细分,创建特色鲜明、风格不同的音乐节。

开发衍生品市场

与国外衍生品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成熟的盈利模式相比,国内音乐节衍生品市场还有点柔软。

根据微影数据研究院发表的“音乐节什么事”的研究报告可知,年,音乐节的衍生品收入占总收入的5~10%,国内音乐节对衍生品的开发力度不够。

长江国际音乐节主办的华江亿动ceo唐晓蕾说:“衍生品部分的市场潜力惊人,比如disney live在中国巡回演出,孩子们看完公演后,陆续购买杯子、娃娃、冰淇淋等衍生品,并购买它们。

加强管理能力

美国著名的科切拉coachella音乐节的主办者为了邀请参加者保护环境,规定捡起10个瓶子可以换取coachella官方和水壶。

他们在园区设计、安保沟通、舞台管理、声音构建等方面考虑非常周到,为创造良好的顾客体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享有“世界上最舒适的音乐节”声誉的日本夏日音乐节,除了有出色的现场音乐演出效果外,秩序井然、完善的音乐设施、员工良好的服务态度也令人扫兴。

夏日音乐节

国内音乐节主办者在管理问题上还没有提高。 年在北京香河县举办的草莓音乐节,由于主办者地点的计划不恰当,首演日香河交通严重瘫痪,许多观众不得不高速停留,步行近5公里到达演出地点。

草莓音乐节主办者摩登天空ceo沈黎晖说,在音乐节文化最发达的欧洲,一年的音乐节容量可以达到数千次,在美国也可以达到一千次以上。 与海外相比,国内的野外音乐节市场还有很大的迅速发展空之间。

结语

毫无疑问,激增的野外音乐节给观众带来了视听宴会,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公司销售额的提高。

但是,对于想认真做音乐节的制作企业来说,提高音乐节的质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优良重企业品牌的音乐节必然能吸引足够的观众和赞助商,受益的是水进入水路。

我相信未来随着音乐节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大会出现越来越多期待的音乐节。

资料来源:财经网

标题:【近85%户外音乐节都在亏 为何主办方还爱涌入市场】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1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