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92字,读完约14分钟
履历 1950年5月生,上海市人,历史学博士。1968年9月参加从业,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9月至1972年8月在上海市浦江电表厂当工人,1972年8月至1973年1月在外交部出国学习集训班学习,1973年1月至1975年6月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1975年6月任外交部翻译室科员,1983年2月起先后任驻美国使馆二秘、一秘、参赞,1987 年6月任外交部翻译室参赞兼处长,1990年1月起先后任外交部美大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1993年6月任驻美国使馆公使,1995年2月任外交部部长 助理、党委委员,1998年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2000年12月任驻美国大使,2004年1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2005年5月后 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 2007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经表决决策,任命杨洁篪为外交部部长。 2008年3月(至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 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
生平走进外交部大门的基石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一”,杨洁篪降临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杨洁篪的家在黄浦区北京西路、温州路一带,是沪上的普通里弄。但是杨洁篪的名字却充满“书香气”。这是亲属中一位精通古汉语的老先生郑重其事地取的。不知当初父母对襁褓中的杨洁篪寄托着何种美好的希冀,但字体里的“虎”字成了“虎年”出生的杨洁篪的一个终生的“符号”。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一家,以及像前国务卿詹姆士·贝克等政界人士都异口同声地亲热地称呼杨洁篪为“老虎杨”(tiger yang)。在美国人的嘴里,这是对杨洁篪的一种特有的“爱称”。 篪(chi),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像笛子那样的竹管吹奏乐器,状如笛子,双手水平横握。20余年后,杨洁篪终于在天坛的一个展厅里看到了“篪”的真正模样。这种有着八孔的古乐器,如果不失传的话,足以吹奏出令门楣生光的崭新乐曲了。而杨洁篪在他一生中第4个“本命年”开 始的时候,也到达了事业的鼎盛时期。 1963年夏,杨洁篪考上了上国外国语学院(今上国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为自己奠定了未来10余年译员生涯最初的基石。兴趣的是,杨洁篪与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前外交部副部长)曾经同年级。在学生宿舍里,两人还一度睡过上下铺。那个时候,有谁能够料想得到,这一上一下的铺位上,就睡着外交部未来的部长和副部长呢!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趋活跃的中海外交事业亟需优秀的外语人才,周恩来总理下令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工厂、农 村、农场征召散落的原外语学校的学生,调集至外交部以培养翻译人才。于是,杨洁篪和王光亚又在北京重逢了,然后有幸飞出国门,来到雾都伦敦。和杨洁篪并且加入这一幸运行列的还有一位同样年轻的上海姑娘乐爱妹。与“洁篪”的儒雅相比,“爱妹”一名虽然显出几分浅显直白,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典型的上海女孩的名字。后来这位“乐妹妹”成了杨洁篪的太太。 杨洁篪先入伊林学院随后到巴斯大学, 最后来到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londo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lse )攻读国际关系专业,这是英国唯一一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行业的顶尖学校。 无独具偶,杨洁篪的“师兄”、“师姐”,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68届毕业生周文重(前外交部副部长,现驻美大使),后来在中英香港谈判中崭露头角的张幼云,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名噪一时的龙永图,都曾在巴斯大学深造。而新上任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则是杨洁篪的“大师兄”。 1975年夏,杨洁篪回到祖国,跨进朝内大街225号中华人民共和海外交部大门,在翻译室英文处开始了11年译员生涯。年轻外交官的历史就这样翻开了崭新第一页……从小科员到外交部部长助理 人才荟萃的翻译室号称中国译事界的“国家队”。在这里,杨洁篪从普通一兵的小科员,升迁至二等秘书。那时候,多个活跃在当今外交舞台上的头角峥嵘的人物都是杨洁篪的同事。值得一书的是,杨洁篪迄今为止30余年的外交生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儿度过。 1991年夏,他在回顾这段终生难忘的日子时曾经深有体会地对笔者说:“当普通科员无法接触高层领导,当翻译则不同,可以亲眼目睹高层外交活动,学到很多 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我常常很用心地注意领导人怎样解决一点棘手问题,自己反复琢磨,教益很深……”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杨洁篪多次担任邓小平会见来访政要和各界名流的英语翻译。作为布什一行全程陪同翻译,杨洁篪为自己与布什家族20余年的友谊谱写了最初乐章。当时随行并在10年后担任美驻华大使的李洁明先生回忆说:“我们各个人都喜欢他。”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评述:“如果说,老布什与中国的情感地带早已是绿荫一片,那么,应该有一份杨洁篪的功劳。”1983年3月2日,杨洁篪夫妇在虹桥机场登上飞机,与年近古稀的资深外交家章文晋(前外交部副部长)夫妇一起飞往华盛顿。 出身亦官亦儒、书香世家的章文晋在主管亚洲事务10年后,于60年代末开始主管欧美事务。他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以后 最早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中海外交官。对杨洁篪来说,随老一辈外交家章文晋走马华盛顿确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后来的事实说明,这段不同寻常的履历对杨洁篪未 来的外交旅程特别是主管美国事务极具重要作用。 章文晋遗孀张颖女士后来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大使馆作为国家在驻在国的窗口和前沿,需要经常了解并提供驻在国的情况,加以拆析并提出看法,供国内参考。章大使到驻美使馆后,非常重视研究美国情况,每天清晨上班以前,他都首先阅览大量报纸(美国的报纸又何其多!)以后他实在忙不过来,特别是一点重要评论文案,他无法细看,只好请当时的二等秘书杨洁篪先看。在吃早饭的时候,杨秘书向他汇报当日的重要评论文案文案,并提出哪篇文案可看或必需看。杨洁篪夫妇是和我们同住在大使馆官邸的唯一外交官。那时他还不满30岁,英文很好,从业勤奋、能干,头脑清晰。他们夫妇二人对大使很尊重,也给章大使很多具体帮助。从年龄上看,他们像父子两代人,却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1985年,章文晋离任回国,杨洁篪两年后也卸任返国。1992年,杨洁篪再次踏上美利坚的大地,来到熟悉的华盛顿中国大使馆。在朱启祯(前外交部副部长)、李道豫(前常驻联合国代表)两任大使麾下担任公使两年整。 在前后长达10年的漫长岁月里,杨洁篪曾在4任驻美大使麾下供职,从二等秘书升为一等秘书,直至政务参赞、公使,从稚嫩走向成熟,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特命全权大使。数年前,杨洁篪曾这样回忆:“近20年岁月已如水般流过。如今我自己从业越繁忙,越具挑战性时,我便越会想起我敬仰的老领导。” 1995年夏,杨洁篪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北美大洋洲司司长。他是继唐家璇之后,第二位破格从公使升任部长助理的高级外交官。第7任驻美大使的外交亮点 200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李肇星为外交部副部长,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呼之欲出”。2001年2月16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任 命杨洁篪为中国第7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2001年2月18日,杨洁篪大使抵达华盛顿。中美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保持并快速发展友好、合作和正常的国家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杨洁篪出使美利坚,任重道远。但就其与布什家族20余年的渊源来说,对中美双方的及时信息表达则也是个有利条件。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情猝然发生,在事情原委尚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片面把责任推卸给中国方面,同时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中方立即释放被扣留的24名美军机组人员,中美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大家都知道,撞机事情之初,小布什在白宫草坪接二连三讲话,角度强硬、霸气十足,要求中方尽快释放机员。在此情势之下,第一线外交官怎么因应变化,表达政府角度,就显得很重要。正因为如此,杨洁篪曾在一日之内4次奔走于美国国务院、国会与中国驻美大使馆之间,表达中方角度。据当地传媒报道:“自从4月1日撞机事情发生以来,杨(洁篪)大使成了美国白宫的常客。”他还一天两次出现在美国电视荧光屏上,阐述中方看法。接受cnn采访时,他通过美国日常生活的简单道理,通俗浅显地证明撞机事情的是非曲直:“就拿美国举例来讲,有一个家庭,一所房子,一个前院,有一伙人总是在这家门前的街上开着车徘徊,不到你的前院,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 开来开去,家里有人出来查看,结果家人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我认为,家人有权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做一点检查和调查。如果这种道理可以成立的话,我想美国人民能够做出非常公正的评估,到底该怪罪谁,至少你应该说声‘对不起’吧。车也毁了,人也失踪了,可对方只是说,事件就是这么发生的。”民意调查显示, 在杨洁篪接受cnn专访之后,赞同美国政府向中国道歉者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由最初不足20%,猛增到后来的50%以上。年轻的杨洁篪就是这样在2001年撞机事情中“向世界说明了他的外交能力”。杨洁篪的外交生涯也因为这段经历成了一大亮点。 2002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期间,杨洁篪依赖与布什家族的良好关系,促成了小布什邀请江泽民到得克萨斯农场赴私宴,开创了在任总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200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授予杨洁篪大使“年度杰出外交官”的称号,以表彰“杨洁篪在(中国)外交部从业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在华盛顿为拓宽和加强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世界事务委员会主席柯蒂斯·麦克对《中国日报》记者表示,当时委员会全票通过了对杨大使的提名。麦克指出,这个奖项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意义,是一个重要的合作者。”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巴德表示:“杨洁篪明白他的从业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忠实地代表他所在政府的角度。与此并且,他又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对他人意见表现出的理解来帮助中国结交朋友。很快地,他就向美国人说明,他完全能够胜任他的从业。”卅年外交与新外长厚望 30余年外交生涯弹指过去,杨洁篪对笔者畅谈了自己的深刻感受:“周恩来总理强调,中海外交官要站稳角度、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是我们的座右铭。在新闻时代,中海外交官对自身3个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当外交官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心,这样才能自觉地、全力以赴地去维护国家的好处。比如我看一个年轻人,就很观察他的感情。我注意他是不是能在该高兴的时候,高兴得起来,该感到不满时,是不是感到不满?也就是该爱的时候他爱得起来吗?该恨的时候恨得起来吗?这是个角度问题,感情问题,这是最基本的素质。对国家忠诚,对祖国事业的自信,有了这一些,其他都是可以塑造的。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你代表国家,对国家的好处和主权是否受损都不能敏锐地评估,你再有‘知识’也是徒劳。” “当外交官当然要学习外国语言、文化和思维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有信心,从内心深深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感到骄傲。一个外交官只有深谙自己的文化,才算有了根,才不会轻如浮萍、薄如蝉翼。” “当然,外交官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当今时代读一点经济学书,多学些科学技术、人文地理、历史法律知识,实属必要。最后是学会怎样与媒体交往。” “当外交官经验非常重要。我喜欢把外交官比做医生,他们都要解决很多问题,医生经历的病例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越对疑难杂症得心应手。从我自己讲,我喜欢接触疑难杂症,喜欢经手各种案子。从解决过程中可以学到好多东西,总结经验教训。其实所谓感觉也是种经验,如果感觉不对,就要更加慎重。”“在谈判场上要当一个好外交官需要把握很多。上级定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哪几种可供选择?哪个最比较有效?我登场前总要问自己很多问题,预测对方的动向,底牌,思考怎么才能实现目标。” “要有自信,也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这两点对当好外交官都非常重要。”“在场上,一个是大体上,一个是策略,要把握好。有时你要达到目的,并不一定要强调自己的好处。你要设法使对方感到,与你达成协议,也是符合他的好处的,对双方都有利。这很重要。” “外交官反应要快,但首要是后天勤奋,外交从业实践性很强,要经过多个考验。要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做有心人。” “《空城记》这出戏在某一种意义上也是外交。它中间体现的那种智慧很值得后人学习。以弱制强、以少胜多。” 2007年4月27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表决通过任命杨洁篪为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是在迎来57岁生日前夕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的。他是最近36年以来中国最年轻的外交部长。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8年间,只有周恩来、陈毅就任外交部长时的年龄在60岁以下。并且,他也是第2位有过驻美大使履历的中海外长。作为职业外交家,杨洁篪在与美国打交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特点。 2007年4月27日下午,杨洁篪首次以外交部长身份会见蒙古前驻华大使代表团一行,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法新社27日发自北京的电讯稿写道:“中国任命杨洁篪为新一任外交部部长。杨解决中美外交事务的丰富经验及他和布什家族的友谊将为这一职位带来新气象。拆析人士说,中国挑选杨担任新外长,表明北京重视与华盛顿的关系。”
标题:【财经人物百科:杨洁篪】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