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3字,读完约3分钟
宋亮
最近,据外国媒体报道,世界第六大食品企业美国通用铣削食品企业已经确认在中国上市酸奶企业品牌,他们酸奶类产品布局新兴市场的第一站是中国。
迄今为止,作为世界第六大乳品公司,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除了扩大了中国奶牛养殖的投资外,最近还表示了在中国生产液态奶产品的计划。
事实上,近十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费用观念开始转变,对安全、健康、高质量食品的诉求越来越大。 在这种背景下,国产企业品牌“近水楼台得月”自2006年伊利、蒙牛分别推出金典和特殊苏以来,国内中高档液体乳市场蛋糕扩大,功能性酸奶、含乳饮料、高质量白乳等销售产品的年销售额同比为2 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外资投资中国液态奶市场的热情。
但是,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乳业的侵蚀迅速从奶粉向液体牛奶市场转移。 今年,中国三大乳业企业都爆发了安全问题,作为国产企业品牌主要阵地的液态奶,在华东、华南地区市场份额开始流失。
最近,据蒙牛发表年中报报道,上半年收入为183.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2%。 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8.4%,为6亿447亿元。 光明也不断受到安全问题的侵害,信用下降,新的准入对象增加,公司在华东地区历来传递特点,受到很大的挑战。
另外,外资的“机会主义”势力兴起,更多的外资企业品牌被所谓的“高质量”不断涌进,华东、华南地区液体乳市场的竞争也白热化。
年4月,日本明治投资工厂标志着外资正式进入中国液体牛奶市场。 近年来,德国欧德堡、德亚、美国纯美、新西兰安佳、田园、法国金章、兰德等企业品牌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开始在一二线城市的部分超市和网络店铺销售。
笔者说与婴幼儿奶粉相比,外资进入中国液态奶市场有两个最重要的障碍,一是成熟的销售渠道。 目前,外资新进入产品多以淘宝等互联网、专业(兼)营运输食品超市及专业食品店为主。 事实上,随着网络购物水平的提高,大量进口食品超市和专业食品店的出现,外资在中国的液态奶销售渠道的障碍进一步弱化。
第二个是本地化的奶源。 近两年来,另一方面公司自主建设牧场的步伐加快,特别是有外资背景的天然,朝日有在中国投资奶源,继续扩大投资规模的意向。 雀巢等公司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了对奶源的控制。 另一方面,专业化的牧场公司和家庭牧场发展迅速。 这给了外资在中国获得稳定高质量奶源的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外资大举进入势在必行。 另外,与乳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乳业加工公司在加工、包装等技术、食品安全标准、公司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加之国内公司现在处于食品安全危机的风口浪尖,外资公司的竞争特征非常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高质量液态奶未来的费用前景非常可观。 对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国产企业品牌来说,竞争不仅来自内部,将来还将在中高档液态奶市场面临外资企业品牌的竞争。 对公司来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在内部消灭恶意的价格竞争和互相污蔑行为,围绕安全、质量奠定基础,确保产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根除居民对国产液态奶的安全顾虑,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标题:【宋亮:外资液态奶正在侵蚀中国市场】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