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南京6月25日电(记者蒋芳)位于南京新街口黄金地带的著名民国建筑——张治中公馆,最近被曝光成为北楼所在豪宅的卖场,南楼挂了6000万元以上的纸币出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违章解体到落架修理、刷卡销售……张治中公馆的“苦难”其实始于2007年,而且发生在公众和媒体监督的眼皮下,文物部门的停止、整改、罚款等监督管理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次“/ [/]
张治中南京公馆第一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鼓楼顶巷15号,已经解体了几年前。 因为一沈举人巷5号、7号、26号、28号建筑群,现在只有26号、28号两栋。 这些建筑形状一致,是有阁楼的三层房间,建于1930年代,由著名建筑师童隈设计。 2006年6月10日,被列入“第三届南京市文物保护机构名单”。
最近备受瞩目的“张治中公馆”是唯一的沈举人巷26号、28号建筑。 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张公馆是房地产商的登记场所。
根据记者的调查得知,在网上成为话题的“南楼的售价是6400万美元”其实是“民间故事”。 2009年5月,南京杰寅房地产中介在报纸上发布了二手房销售新闻。 这条消息是沈举人巷26号、28号“张治中公馆”,表明两栋小楼的报价是6400万元。
“这条销售新闻花了三年多,但没有交易。 前几天,媒体报道张治中公馆成为卖场后,有一个网站重新发布了2009年的信息链接,南楼单独出现了6400万美元的消息。 ”。 知情人士告诉了记者。 为什么房地产企业把它当卖场呢? 他分解了,可能是2009年媒体报道后房子卖不出去了。 业主向这家房地产企业租了房子。
记者知道很多,关于张治中公馆的“情报”真不少,围绕它的解体、破坏、重建,公众坚持反映,媒体坚持曝光。 而且,沿着这些“信息”的足迹,恢复这个民国建筑经常遭受痛苦的路线图并不容易。
在作为文物保护机构公布之前,张治中公馆经过交易成为现财产权者的私人财产。 当时,这笔交易不需要办理文物备案手续。 2006年6月,该建筑作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机构颁布后,根据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受到文物部门的监督管理。
2007年7月,南京多家媒体报道了“市民通报张治中公馆野蛮拆除”。 但是,媒体不断曝光,相关政府部门多次停止也不会影响房主。
2008年3月,据市民透露,张公馆变成了平地。 建设工程基本完成了。 南京市文物局最终将对此的处罚定为“罚款25万元”。
到2009年5月,南京市民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二手房广告:南京张治中公馆别墅,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售价6400万元。
然后被列入“第三届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南京市重要近代建筑及近代建筑风貌区保护名单”,挂有“两个品牌”的张公馆为什么自己很难保证?
民国建筑研究与保护专家周琦认为张治中公馆作为市级文物,保护水平很高,这样无法保护,南京其他民国建筑更有前途。 以文物价值损失为代价,市场价格高涨,文物部门的处罚力在拆除旧牟利的冲动面前,与“空气体执法”相同。
“文物执法再高举木板,不要轻轻落下。 ”文保专家梁白泉说,拆除和变更了数千万价值的民国建筑,只罚款几十万元,违法价格这么低,怎么有魄力?
文保专家指出,重建的张公馆外观尺寸变大,内部结构扩张,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文物了。 产权者依然举着“张治中”、“文保建筑”的光环动摇着市场,想出售“天价”。 文物部门如果前期不能阻止解体,就要积极介入后期,切实履行审查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标题:【文物保护建筑张治中公馆被拆改屡遭磨难】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