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3字,读完约6分钟
我国第一有四种事业单位参与改革
我国有事业单位130万个,工作人员约3000万人。 组织数和员工数都是仅次于公司的第二大法人组织。 这些事业单位中人数最多的是教育、卫生、文化、科研系统。 教育事业部门48万人,人员1400万人,约占事业部门人员总数的50%。 卫生事业部门10万人,人员400万人,约占事业部门人员总数的15%。 文化事业部门8万人,人员150万人,约占事业部门人员总数的4%。 科研事业单位8000多个,人员69万人,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2.4%。
教育事业部门的改革
1998年,调整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所属的所有211所学校的管理体制。 普通高校除了由两个临时国家局管理外,其余91所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设。 中央财政负担的成人高中当场合并为普通高中,改建为训练教育机构,此外,其余72所成人高中与46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一起,从部门管理过渡到地方管理。
1999年1月,5个军事总企业所属的400多所学校的管理体制也相应调整。
2000年2月,国务院其他部门所属的161所和617所成人高校、中专和技术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得到了调整。 迄今为止,初步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二级管理、分工责任,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建立了省级政府统一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
200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高等学校物流社会化,建设高校物流服务经营者、相应资源和操作运行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分离,建立自主经营、独立计算、自负盈亏的学校物流服务实体,形成规模经营
2002年,农村中小学接受县集中管理,取消乡镇政府设立的专业教育管理机构,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把农民教育变成县以上政府的教育。 然后制定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员的编制标准,按照标准确定中小学教职员的编制,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辞去代课教师的职务。
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开学后,按年度、地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费杂费,向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公共经费的保障水平,中小
卫生事业部门的改革
我国医疗改革的第一文案
卫生事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扩大医院自主权,通过市场化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1992年,有条件的机构成功地或实施了公司化管理,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 这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积极迅速发展、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等。
2000年,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和营利两种管理,开放营利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转换卫生行政部门的作用,分离政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引入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的竞争机制,开放管制
2003年,决定由政府组织、诱惑、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以大病统一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开始了新的农协考试。 同年,SARS的发生直接暴露了公共卫生行业的问题,客观上加快和推进了卫生体制的改革。
2005年,国务院决定将新农协考试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要求在县、乡、村三级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和互联网,使全体农民享受初级卫生服务保障。
2006年,国务院提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构建社会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及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合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制度。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近要点实施方案( 2009-年)》,抓住要点推进了五项改革: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基本
文化事业部门的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化的迅速发展与体制变迁之路
2003年7月,中央决定由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个省市和山东大众新闻集团等20个信息出版单位、国家图书馆等6个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创作演出单位、中国电影集团企业等9个文凭
2005年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实施企业转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增加投入,调整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 三是推进主辅助分离,信息媒体中广告、印刷、发行、网络部分转发、影视剧等节目制作、剥离销售部门转变为公司四、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将出版发行单位转变为企业改革,与地方出版发行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为了保障文化体制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从2003年到2009年,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发表了25份相关文件,文化事业部门转换时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配置、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相关
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
1985年以来,比较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机构重复分散等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科技部门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了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 改革科学研究院的补助金制度,将以往按人头划分的事业费减少1/3,剩下的2/3变为课题费,科研机构通过申报课题进行竞争,调动科学研究院及其员工的积极性。 推进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向公司转变,推进技术市场建设和科技创新。
1992年,根据“稳定一面,开放一面”的要求调整科研机构,分流科学技术人员,鼓励研究机构进入或转变公司。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科技进步的决定,要求调整科技体系结构,分流人才,体制处理科研重复设置、力量分散、与经济背离的问题。
1999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和建设部等11个部门所属的134个应用开发类科学研究院转变了企业。
2000年,国务院22个部门所属的265个公益类科学研究院实施了分类改革,改为公司,改为非营利科研机构,改为中介机构,进入大学。 全国县级以上科学研究所5800家中,有2000家以上转移到了公司、入职和高中。
2004年底,部门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方案批准了员工的全部完成。 国务院20个部门所属的265个公益类科研机构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员,形成了100个左右的要点院和1.56万名精干研究小组。
标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历史进程】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