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4字,读完约4分钟
多家公司询问过我们公司产权革命中细节和操作的优势。 我告诉他们,这不仅是商业,也是伟大的艺术。 它把对公司家生活的爱、对亲友的感谢、对事业的憧憬融入了变革中。 失去的是自私狭隘,但得到的是人性的升华。
关于股权激励,我接受了几个问题,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人们关心的集中在三点上。 第一,多少合适。 第二,给谁? 第三,怎么给。 这三个问题是最重要的细节问题。
多少钱合适?
古语说“升米恩,斗米仇”。 所以,不能太把握“给你多少钱”的程度。 我能说的是,让工作的人高兴,震惊。 这是目标。 我不太想和工作的人谈判。
我创业初期,我也想过给员工多少比例的劳动红利合适,给他们10%过少,自己多10%的想法。 我也觉得给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高兴。 这种喜悦不要勉强,应该发自大家的心。 我认为为了让大家大为高兴,必须受到打击。 一开始简直难以置信。 所以,你决定了30%,40%的比例,大家都能高兴,但不是惊讶的大喜。 所以我决定了70%的比例。 有人说60%不行吗? 确实,当时不低60%,但大家的打击度会一直很低。
结果就是这样交给了,很多人怀疑信,有些人完全不相信,拿了红利辞职,我害怕把分给她的钱再回来。 但是,我坚持了好几次,结果休克变成了信任,信任变成了文化。
当然惊喜不仅仅是比例,还要看绝对值是多少。 我刚创业,企业很可怜,你给的比例不高,就不能吸引别人,不能达到吸引别人的目的。 我的朋友融资了20%,收到了1亿美元。 那时他拿了10%的多,大家都很震惊。
其实在给多少钱的问题上,不是一个数量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因为在一种文化中创立,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犯罪。 在一些国家一个男人允许和四个妻子结婚就意味着能干和荣誉,但在中国是犯罪。
例如,企业有5000万元的利润,上司占50%的股份,他可以把2500万元的利润带回家。 这在资本经济、工业化社会的道德规范下没有问题。 从知识经济的立场来评价的话,上司应该自问“这2500万元是我做的吗?” 把这2500万元带回去对不起员工吗? 公司还能迅速发展吗? ”从不同的文化立场做这件事,其感觉和结果是不同的。 我现在做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给别人多少钱,首先不要数自己有多少钱。 如果你不能给别人这么多,不能满足别人,就不要处理这个事件。 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性文化。
如果企业创业投资100万元,雇佣数百人,最后真正认识到把5000万元的利润取了一半,这就和偷、抢没什么区别了。 那说明你达到了好的、合适的境界,流入了你“给予”的文化。 只有流向被赋予的文化,才能给予艺术,给予干劲,给予团结,给予希望。 现在老板有点计算让员工分股加薪,总是问我如果不收怎么办,他赚钱该怎么办。 这样的给予没有任何好结果。 因为给予的人的心里有不愉快,所以对拥有的人的心也一定不能满足,反而会给予报仇的人。 根据知识经济的文化标准,其实不是你给员工的,你给员工的本来就是他的,资本制度不合理,是把他的放在你名下的。 你是在还别人的东西。 只有这样的心情才能把事件办好。 你必须自愿地把它表现为公司的家和社会信息,作为融入社会的基本道德水平。 这是多么合适的前提?
所以,无论给你多少,真理都在你心里,不在你手里。
在这方面一般有几个疑问。
第一,利润出来了。 公司发展得如何迅速?
问这个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话,就要考虑公司如何迅速发展。 公司不是说应该把所有的利益都给员工。 我只是说应该给员工,应该给艺术。 其实,我们可以反问自己。 不分给员工的话,公司的利润会迅速增加,公司能迅速发展吗?
第二,利润怎么给你?
没有利润就辞去公司的工作。 上司不能给自己的公司带来利益的情况下,不要跳槽或者成为上司。
第三,我的家人想怎么做?
这个问题也是现实存在的。 我只能说“那就别给我”。 你连自己的家人都管理不了,你会成为哪个企业家?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人人都知道。
第四,我给了,但心理不平衡。 我该怎么办?
所以,不要给它。 这证明上司的文化选择和背景与此完全不对应,它不需要讨论“给多少钱”的问题。 大部分上司都面临这个问题,等你的人分手和你对抗吧!
标题:【郭凡生:股权激励的艺术】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2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