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8字,读完约9分钟
吉利:执着跨越
长安、吉利、奇瑞、东风等公司持续购买沃尔沃谈判一年后的3月28日,福特交给了一直大胆进行沃尔沃100%股权的吉利控股公司董事长李书福,这一18亿美元的巨额协议是目前中国汽车合并史上最大的单位。
舆论的疑问在高涨:“为什么实力不是最强的吉利呢?” 事实上,这是金融危机后吉利在国际并购交易中第二次插手。
年前几乎同一天,2009年3月27日,吉利以2.5亿元以上的港币收购了一家名为“dsi”的自动变速器企业。 dsi自动变速器企业是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自动变速器专业企业,年产18万台,是世界上唯一的两个整车公司外独立的自动变速器企业之一,曾经是博格华纳的全部资金。
研究表明,对于沃尔沃长达一年的接触和投标,收购被认为吉利的dsi可以像闪电一样形容。
“变速箱企业的收购只是一个小项目,对团队的练习有好处”,资深汽车解体师钟师说,“民营公司的内部批准程序短,决策迅速”是吉利立即判断成功海外收购的基础,国际市场 事实上,在成功收购dsi一个月后,市场上开始传出吉利的volvo收购的谣言。
2006年12月,吉利有海外收购的处子秀。 吉利控股( 0175.hk )通过资产注入方法取得了英国锰铜控股23%的控制权。 英国锰铜成立于1899年,主业是出租车的生产和销售。 但是,基于英国锰铜技术建立的上海英伦帝国项目至今tx4的表现还不够充分。 在伦敦市场很受欢迎的这辆汽车没有敲门政府在中国购买的巨大市场。 数据显示,在中国落地一年的tx4项目中,只卖了14台。
锰铜控股在2008年和2009年遭受了巨额损失,共计达到2150万英镑。 锰铜控股的账面净资产减少到0.35亿英镑(合4.2亿港元),属于吉利控股的权益部分减少到9618万港元。 也就是说,投入仅3年,吉利控股最初投资了4.2亿港元,损失了3.24亿港元。
但是李书福还在努力充分利用这一资产,最近李书福表示将赢得锰铜控股51%的持股。
所有权变化后,有消息称tx4型汽车车身和底盘的生产将从英国试验文垂的工厂转移到中国上海的锰铜控股公司在英国组装销售吉利的汽车。
在本报的采访中,一贯充满感性的李书福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做这件事是可以成功的! 吉利不是选择沃尔沃,而是时代选择我们。 ”。 “参加这次跨国并购风险很大,但我们希望冒这个风险。 ”。
但这是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拉近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距离最有效的方法吗?
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吉利是特例,这样的海外抄底不具有复制性,对吉利来说财务运营的需求也在提高。 国内的几个大生产基地、海外加工基地、杭州的技术中心、dsi的国内项目、经营沃尔沃的后续投入等,表示吉利的整合之路还没有开始。
事实上,国内自主企业品牌在这种海外仿造的吵闹声中,大多选择了合理的沉默。
奇瑞:等国内
“并购风险比较大,特别是公司文化的整合,与其冒着风险进行整合,不如扩大自己”月26日,尹同跃领导的奇瑞迎来了200万辆底线,面对同行吉利风云涌的国际跨越式急速发展,已经规模巨大
出口曾经占一半江山的奇瑞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大,据安徽海关报告,2008年上半年安徽省整体汽车出口量减少了六成。 2009年奇瑞实现了所有的销售目标,出口数量也占国内公司的首位,但海外销售与该计划的销售量相差甚远。 与克莱斯勒合作,为其代理生产车出口美国的计划也宣布破产,推迟了奇瑞进入美国的计划。 年,奇瑞海外市场继续以阿弗拉和ckd为中心。
不仅对海外收购没有兴趣,到目前为止,关于与安徽江淮汽车( 600418,股票吧)的重组,尹同跃说:“我们有点想重组企业,但是没有合适的对手。 江淮? 我们不会和江淮合并,谁的当家都不好。 ”。
在2009年全国汽车产业大重组的背景下,安徽省政府也提出了省内汽车产业重组方案。 提出“将奇瑞、江汽、华菱、昌河、扬子、全柴等按市场在省内共同重组,以形成生产能力100万台以上的汽车公司集团为目标,进入国家重点支持序列”。
对于ipo准备的多年进展,尹同跃和上市都是双刃剑,现在股市不太好,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不大,所以现在调整了战略,不急于市场。
在“蓄能2008”、“布局2009”之后,尹同跃主张接下来要“精耕”、“成长”、“快速发展”、“突破”。
实际上,2009年奇瑞开始了多企业品牌的路线和各地区持续进行的新生产能力的扩张。
芜湖北区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综合基地开工后,最近奇瑞在鄂尔多斯( 600295,股票吧)投资200亿建设新基地,在郑州建设微车基地,奇瑞还在进行中的重卡项目建设。
关于多企业品牌战术,他宣布,2009年在三个平台的基础上,设立了奇瑞企业品牌、商用车、微型汽车、国际企业的四个销售子企业,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四个企业品牌。
“奇瑞多企业品牌战术的形成,最重要的目的是突破公司迅速发展的天花板”钟表师说,国内自主企业品牌的迅速发展已经进入第二次,第一次自主企业品牌公司的重点是切断市场机会,低价的 但是进入第二次后情况就不同了。 j.d.power亚太企业中国区研究总经理梅松林对2000年和2009年顾客费用特性的分析表明,2000年28%的顾客认为价格是第一购买原因,到2009年的比例下降到14%,相反,顾客的汽车质量
但是,在营销、产品战略、商业政策方面,奇瑞多企业品牌战术依然面临很多考验。 新旧车型利益之争成了网售后的新矛盾。 多企业品牌下车型之间的重复竞争也日益明显。
如何改革创新成功的单一企业品牌的战术和战略?
以200万台的成绩,奇瑞花了13年。 正如印第安纳波利斯说的,两年内生产能力又增加了一百万台吗?
如何在滚动式的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些成为躺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及其管理团队面前的大考题。
蒸汽:求势而动
相对于吉利的飞跃式高调和奇瑞转式低调,5年前实施国际收购的上海汽车( 600104,股票吧)势在必行。
这场金融危机婉拒了国内生产汽车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关于是否接发球的一般建议。 但是,他们与共同合作离开中国,以印度为考试,在全面进入亚洲其他市场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在完成两大国际并购方案的几年后,他们输给了韩国双龙,但拥有英国美孚基因的荣威在中级市场成为了自主企业品牌的代表。
2009年12月4日,上汽和通用电气签署了亚太市场共同开发和上海共同股票转让等全面合作方案。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香港设立50:50股比的合资企业,共同进入亚太市场。 作为这种合作的第一步,他们首先收购gm在印度的生产工厂等资产。 而且通用汽车同意将双方合资企业上海共同的1%股权转让给上汽,使上汽能够在新的会计规则下合并报告。
这和他们以往的独立收购战术完全不同。 上汽总裁陈虹认为:“与通用携手租船出海,风险比较低,把握大。” 因为通用和上汽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但是陈虹强调,上汽不会放弃自己摸索海外经营的尝试。 比如在英国市场,上汽是独立工作的。 “现在很难,如果有新产品,我会试着不轻易放弃。”
2005年,上汽收购了韩国双龙,首次在大型试水海外,并且5年后,不得不宣布完全退出。 陈虹承认,当时对韩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韩国公众和工会对外投资者的心理学、工会框架了解不多。 所以遇到了很多困难。 “中国对外资的态度非常积极,韩国和中国的差距特别大,有些人不能有公平公正的态度。 简单来说,整个环境非常不利于蒸汽流动。 ”。 “现在坏事变成好事,受到一个切断有着长久的智慧。 去海外市场,我们会更深入的理解。 ”。
2006年发生的第一场上汽和南汽“英伦企业品牌”之争也使上汽难以在市场上放手。
英国美孚汽车倒闭后,上汽和南汽投标,南汽以5300万英镑获得美孚四大整车平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和MG等企业品牌。 上汽至今购买了美孚技术资料,同时囊括了优秀的汽车技术人员。 实际上,除了外观和装修的不同,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的性能参数基本相同。
2007年末,上汽正式合并了南汽,完成是在两年多以后。
3月17日,关于这两年多的整合道路,上汽理事长胡茂元说:“我们真诚地完成了这个合作项目。”
胡先生说,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做过最坏的计划,所有项目都重新整理过,基本上可以调整的调整,是可以缓和的所有缓和。 但是自主企业品牌南京基地的项目不能停止。 胡先生说,合作后,上汽在这两年投入了46亿现金流量。 目前,双方实现了“统一计划、统一研发、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营销”。
困扰市场和上汽的荣威和mg双企业品牌战术逐渐明确。
今年年初,上汽禁用了名爵的中文企业品牌,把中文企业品牌的名爵全部变更为mg,变更了mg标志的颜色,把此前的暗红色变更为银白色。
对于名爵的中文名字的排除,最主要的因素是上汽想让mg成为国际企业品牌。 因为mg本来在国际上一定的市场影响就很大。 荣威企业品牌集中在国内市场。 实际上,去年汽车自主企业品牌中级车的荣威在550月平均超过了6000辆。
上海自主企业品牌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8万台。 3月17日,荣威350是南京上汽自主企业品牌浦口生产基地,上汽正式开始了a级车战术。 另外,mg6、荣威w5(is12项目)--荣威企业品牌第一个suv、新mg3系( zp11项目)将陆续上市。
标题:“上汽、吉利与奇瑞们的进取与笃行(组图)”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