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56字,读完约9分钟

但是,不仅经济迅速发展,财富积累,中国还出现了中产阶级和财富的大量流失。 国际上的通常法则是,人才、技术、资金正在从发达地区转移到不足发达地区,而中国正好相反。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反映了国内的什么问题? 其理由值得深思,特别值得中国政策制定者们深思。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1中产阶级成为第三波移民的生力军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出现过两个移民浪潮,第一波移民大多混杂着偷渡者的下层工人,第二波移民始于中国国门开始时的“洋插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第三波移民开始呈现一大壮观。 与前两个移民不同,在新世纪的移民浪潮中,新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技术移民的要求,判断分数有可能达成的人才的基本素质是硕士以上的学历、精通英语,有3~5年以上的经验。 有这种经验的集团基本上是中国的“中产精英”阶层。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资料,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前联邦会计年度批准的eb-5类签证移民(投资移民)总数从2008年度的1443人上升到4218人,其中7成左右来自中国。

对于门槛高、人数少的投资移民,技术移民是更大的群体。 据《南方周末》的报道,近10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约为20∶1。 根据这个计算,2009年中国向美国的技术移民约5.9万人,向加拿大的技术移民约2万人,相当于每天161人和55人教育背景良好、体面、收入丰富的中国中产精英分别移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发表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 年6月16日,国务院侨务室宣布,中国海外华侨人数超过4500万人,绝对数量稳定居世界第一。 在这些海外华侨中,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移民成为了生力军。
移民当然是基本人权。 今年6月16日,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许又声对海外移民现象表示了三种态度。 “首先尊重,转移权是人权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前提是合法的。 其次,中国要依法保护新华侨在海外的合法权益,最后中国要引诱新华侨在海外尊重所在国的法律,融入当地社会,为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贡献。 ”。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这是官方的公开表现,但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移民海外有非常开放的心。

但是,如此大规模持续的精英流失,是否反映了中国存在某种问题? 这值得深思。

2中国中产阶级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以前流传下来的三个主要移民目的地国,近年来,许多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小国也成为中国大陆移民有前途的新目的地。 总体来说,发达国家是中国移民的第一目的国。 总结起来,以中产阶级为中心的移民群体大致有以下移民理由。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其中一个理由是安全感的必要性。 中国有很多快速赚钱的机会,但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有很多不明因素。 对先富起来的财富和知识精英来说,发达国家的稳定、公平、法治化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原因。

安全感不仅体现在社会的稳定和制度的完整性上,也体现在个人财富的安全性上。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一方面提供了大量赚钱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法治化不足、社会问题的诸多复杂,没有给先富起来的阶层足够的安全感。 他们可能需要付出额外的担心和价格来获得有条件的“安全感”。
理由之二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许多移民说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 国内的污染、医疗、教育等问题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在国内,有这样的账目:在培养从中学到大学的孩子的费用上加上学校和补习费,可以抵消移民的费用。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有数据显示,中国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海外高中毕业的学生比往年增加2~3成,高中毕业参加“外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比往年增加1成以上。 在这些外国留学生中,从15岁到18岁占近3成。

关于教育的移民方法,近年来有迅速点燃的捷径。 我是去美国生孩子。 这个移民方法是利用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赋予的出生公民权利帮助中国大陆人民成为美国公民。 美国是很少给予本土出生的人公民权利的国家,拥有美国国籍后可以享受的各种“特权”是“生育之旅”( birth tourism )增加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此外,来自许多中产阶级移民的移民理由包括。

拥有其他国家护照的便利性、更完整的社会保障、比较公平的法律制度、宽松自由的生活工作环境等。 很多新移民说,移民“因为想要孩子,担心国内的空气体质量和食品安全性,教育水平不言而喻”。

3对中产阶级的大量流失应该反省什么?

反思中产阶级大量流失的现象首先要解体中产阶级及其优势。 在西方,“中产阶级”是社会阶层理论的概念,在10多年前的美国,指家庭年收入2.5万-10万美元的阶层,占美国总人口的80%。 在这个大致的想法下,分为上中产阶级、下中产阶级、蓝领中产阶级、白领中产阶级等以下概念。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中产阶级首先是经济概念,有稳定的收入和住处,有相当大的费用能力,他们的费用往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我们看来,中产阶级不仅是经济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和价值观概念。 中产阶级通常接受更好的教育,比较保守,他们的价值观构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占人口的大部分,多是西方社会的稳定器。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中国创造了经济富裕的集团。 2001年,国内一家公共机构说,中国已经有2亿中产阶级,当时在国内还备受关注。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在中国中产阶级的故事多而杂,我们建议2002年在中国的中产阶级还没有充分发育,各种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共存的时候,早点给中产阶级贴上标签,竖起大旗,容易歪曲议论。

八年过去了,最大的变化是中国人比以前富裕了,中国社会对中产阶级的接受度也提高了。 从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迅速发展来看,中国已经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中产阶级集团雏形。

据我们了解,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在中产阶级内涵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文化和价值观越来越大。 中国逐渐形成的中产阶级,不仅他们赚钱,而且越来越关注和参加社会、政治、文化问题,对人权、言论自由等的控诉也越来越强烈。 中国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最大的障碍不是收入问题,而是在越来越多的自由空之间表达价值观,认为是否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中国现在的环境最能保证的是致富的机会,除了经济增长外,中国还必须承认在个人权力、普遍价值观、文化多样性、言论自由、私有财产保障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多问题。 对于受过保守和高教育的中产阶级来说,如果财富以外的很多指控得不到保障,他们会感到某种程度的不安。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在安全感方面,财富的多少与安全感无关,至少不成比例。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法治社会也没有完全建立,富裕阶层有时比贫困阶层更缺乏安全感。 拥有“原罪”的先富人自不必说,即使是财富积累没有先天性问题的新富人,也担心财富的安全性。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但是,在组织不能向成员提供满意的服务的情况下,或者在组织成员不满的情况下不允许发出“声音”的情况下,或者即使组织成员发出“声音”服务也不能改善的情况下,如果有“退出”机制,则组织成员

我认为希克曼的理论实际上是“用脚投票”的故事。 郑永年认为,中国近年出现的中产阶级移民潮实际上反映了知识和财富的“退出”。 应用希克曼的理论,现在出现的知识和财富“退出”潮反映了人们对“声音”机制的效用失去信心,对一点体制失去信心的非常重要的信号。 因为那就开始选择“足投票”。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中国是当今世界少数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国家。 郑永年从发财的立场出发指出,中国的中产阶级没有任何理由“退出”。 事实上,许多选择“退出”的人依然离不开中国。 他们在中国积累的财富和家人安居海外后,也继续在中国发财。 只是今天赚了钱,明天去海外存钱。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这证明什么? 他们只能说明有关体制缺乏信任感。 郑永年进一步指出,随着知识和财富的“退出”,中国的内部改革将越来越困难。 和其他社会一样,知识和财富是中国社会最有“发声”能力的两个群体,如果这两个群体选择“退出”,改革必然缺乏动力。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在我们看来,希克曼的理论与中国的现实不完全相同,但这里提到的退出者与制度的关系,确实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道理很简单,一旦知识和财富大量“退出”,中国还能留下什么?

确实,未来的中国应该是一个更自由、民主、富裕、开放的国家,有更美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完整的社会保障,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应该大大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可以让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移民到中国,而不是现在的中产阶级大量外流。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总之,中国的未来应该创造给中产阶级带来安全感的环境,所有的政策、制度建设以及体制改革都应该以这个目标为中心进行!

本文首次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发表:比特港大数据。 文案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络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标题:“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 而是中产阶级的移民”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