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26字,读完约10分钟

同城恩怨的故事有很多版本。 蒙牛和艾莉,海尔和海信,华为和中兴,雅戈尔( 600177,股票吧)和杉杉,当然还有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

三一中联是长沙的工业灵魂,产业需要集群效应,同一地区出现两个,甚至数家公司的大量同行竞争对手也不奇怪。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最近20年的角逐,几乎是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成长史和变革史,他们关键时刻的重要选择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代工业公司家的密码。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来处

长沙城。 1992年。

骆源梁稳定根对长沙一无所知,但这次他带来了大部分家人。 的前身危险源焊接材料厂当时每年都有亿收入,梁稳定根据核心小组会议提出“双进”:大城市——长沙,大领域——工程机械。 这个意见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大家觉得工程机械是夕阳产业,而且国内只有国有企业在做,自己对技术和市场几乎一无所知,还不进入受欢迎的电子、饮料、日用品领域。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我们是进入国企林立的地方。 ”梁安定根认为,那里正好竞争不充分,既然民营企业的特征强,而且进口替代性强,就证明利润丰富。

同年,简·纯新也去了十字路口。

大学毕业后,简纯新被分配到长沙工程机械研究院,呆了12年。 他的人生轨迹似乎很明显。 那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积累资格。 但有一天,领导突然叫他来,希望他当副院长。 这位副院长不好,他主管科学研究和产业。 换句话说,这个职位必须提高收益。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让和同事成立了中联重科的前身中联工程机械产业企业,开始制造混凝土设备。 “进展不顺利,无法回头,我的副院长也没能成为。 「

草根出身,一是有名的门,但梁安定根和詹纯新都要经过白手起家的痛苦锻炼。 现实很快就挫败了梁安定根的梦想。 他卡住了技术瓶颈,把生产的6台设备卖给了某省公安厅的工地。 结果给对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修理工不能过去,害怕顾客打人。 名为简·纯新的副院长只能带着7、8个个体,在200平方米的“小工作室”里用扳手、螺丝刀、锉刀敲打。 他的初期产品也有质量问题,所以不得不停止生产,召回销售的设备。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他们的产品位于混凝土机械,当时建筑工地到处开花,但跨国公司长驱直入,市场主要集中在德国大象等少数企业手中,梁安定根和简·纯新有共同的对手,他们选择了自主开发的道路。 西方国家的混凝土机械技术不完全符合中国的需要。 欧洲、美国、日本的建筑高峰已经过去,外资技术适合本土,也就是小工程、多层建筑,但中国的大楼越高,使用进口技术的设备排放量越小,而且压力低,不高,加之外资普遍售后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通过攻击对方软肋,三一和中联的市场地位由此表明,两家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都超过60%,外资相继败退。 但是,他们命运方程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在1992年成立的瞬间写的。

路径

同样的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走法。

三一人进,强调自主研发,滚动迅速发展。 “三位一体不收购、不不动产是因为害怕触犯《王法》。 那将不能继续三一的事业。 ”梁安定根说。 三一重工总裁对文波曾力主三一进行了产业收购。 2004年,他辞去了三一重工社长的职务,成立了几十人的战术合并部,从事战术合并和战术联盟,在上海金茂大楼设立了总部。 特别是把东北地区作为收购的重点。 “在我看来,领域内的国有企业可以收购”文波说,收购之路不顺利,梁安定根也在关键时刻决定鸣金收兵。 “我们深入研究,很多公司改革的决心不太大,各方面的利益掌握不了多少。 ”。 梁先生稳定地说:“房地产和收购与政府的关联度太大,市场化程度低,不能完全实现按照市场规则交易,但三位一体不想做灰色交易。” 他作为一家民营公司认为这不是三个可控的力量。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收购是中联重科的主旋律。 简纯新每年都看到很多公司,他将其冠以“裂变”战术。 “我的产业长大后,还需要一个产业。 这部分也是我的商业链,所以如果有收购的机会当然会进水。 ”。 迄今为止中联重科10次收购尚未完成,其中既有英国保路捷这样的国际企业,也有湖南机床厂、陕西新黄机床有限责任企业这样的地方国有企业。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最引人注目的动向是2008年9月,由中联重科和弘毅投资、高盛和普通话基金组成的基金会以2.71欧元的代价全额收购意大利世界知名混凝土机械装备制造商cifa的股票,因此中联重科将使自己的财务报告更重

向其他企业转让股票似乎是三一不可逾越的底线,卡特彼勒等数家跨国企业希望与三一进行股票合作,但得到的并不是礼貌多余的拒绝。 中联重科于2005年4月引进pe联想弘毅投资,弘毅进入完成公司改革,重组董事会,得到资本市场的赞同。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2000年,中联重科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3年后,三一重工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他们开始接近彼此的方向,而不是两条平行的直线。

崔妮蒂似乎再次提到了收购。 文波在2009年的人大会上鼓励海外并购,认为金融危机为国内公司的海外并购提供了美好的机会。 如果国家在资金信用等方面支持有实力的装备制造公司进行海外收购,对提高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有效果。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说:“你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有信心吗? 你分解了双方文化的差异吗? 你知道当地工会的劳资关系吗? 如果你认识不到他,这种信仰会让我害怕。 ”。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中联重科走了漫长的改革道路,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民间色彩。 1999年中联重科改建为长沙工程机械研究院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在长达数年的翻修过程中,中联重科和大股东长沙工程机械研究院曾经被赋予了很多想象空之间。 简纯新首先退到整合资源,中联管理层终于把长沙工程机械研究院30%的所有权装进袋子里。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性格

三一是一家攻击性的公司,湖南人相当霸气体现在其身上。

引起外界最大关注和争论的是三一太强不要介入凯雷徐工合并案。 2005年10月,凯雷宣布从竞争徐工30多家国内外公司中获胜,出资20.69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购买徐工机械82.11%的股权。 另外,还有赌博案,最终合资企业凯雷徐工拥有徐工机械的85%的所有权。 但是,文波在自己的博客上相继发表的主题是“凯雷收购徐工是违法交易”、“非实质条款提供廉价出售国资的通道”、“徐工为什么能粉饰合并案”等数十份复印件,这种交易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文波是三一“第一口”,有人认为梁安定根对外部形象很安静,梁的气质和公司的气质有很大的反差。 但是对文波说的也可能是梁安定根心里想的。 后者只是没有站在前台。 面对国内某杂志的采访,梁安定根首次评价徐工,觉得他不仅仅是外人。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徐工,无论给三一带来什么损失,我们都不会后悔的。 这是民族的利益。 我经常和他散步聊天,我个人一直在说这个。 我们不幼稚。 相反,我们可能有比想象中更凶猛更大的黑幕。 可能有更高级的人参加。 我们会惹某个人生气。 我们想了想,但必须写(文波博客上有几十句话很激烈,质疑徐工安卖的复印件)。 如果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公司只卖20亿,那个领域的公司全部卖多少钱? 对徐工我们的想法是上策,是我们收到的。 我们最初投标是因为收购的资产包括大量不良资产。 中国的政策,外资的收入,有利于抵消领域内的恶性竞争的下策,徐工不改革。 但是,我们必须阻止。 我们在领域内,我们知道,我们能不说吗? ”。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在崛起的过程中,三一的混凝土泵和泵车使用高价格、高利润、高信用的方法作为营销手段,给同行竞争对手带来恐惧和仇恨,被对方特别是国有公司接受不了的形式是“不择手段地挖人”。 “三一的履带起重机、挖煤机为什么起得这么早,不是因为高薪挖了别人的核心队。 ”。 几家同行都有悲惨的三一“挖角”经验,辽宁抚顺挖掘机厂的整个团队都向三一投降过。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三一是“情报公司”。 文波表示,三一擅长做事,从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枪”到最近的金融风暴的“一元年薪”,在近年商业史的重大时刻,经常出现三一的声音。

中联是棉里藏针的公司。 简·纯新不是没有霸气的一面,但他的知识人气和国企出身给中联打上了更明显的烙印。

让头脑清醒,思维缜密,善于表达,但在收购意大利cifa企业之前,他和中联重科都很少出现在媒体上。 他很有礼貌,善于注意经营各种关系,保持距离,这是中联重科走上mbo道路的惊人关键。 他也有技术派的习性,很理性,追求完美主义者,一点错误也不允许,自己和员工不能有一些错误。 他经常迫不及待地向员工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几年前,中联重科不到一千人时,让提出了顽固的口号“向中联负责的员工负责”。 为了传达这个观念,在能容纳300人左右的礼堂里,他把全厂的员工分成3次轮流演讲,每次演讲3个小时以上。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就像强悍的梁安定根一样,董事会开会,和他一起创业的兄弟们也可以给他拍桌子,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冷静如简清新,上市成功后也控制不住感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 旁观者对他们的描写和描绘都只是一个方面。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山可以原谅二虎,但不可能让二虎之间没有争执。 两家企业隔着湘江相望,市场你争我夺,舆论笔伐乃至人才互相流动,并不奇怪。

引人注目的是“邮件门”,2007年8月,中联重科泵车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了泵架断裂。 据说“某同行其他公司”用邮件传达了这个消息, 时间、地点、单位、影响写的确定非常可靠,攻击性很强。 中联重科认为同行的竞争对手是三一重工,9月21日以公函形式给三一打电话,三一保持沉默。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短信门”还只是段位低的对峙,在cifa项目中双方再次正面相遇过,三一重工认为cifa的公司评价高于中联重科,中联重科故意抬高价格。 收购完成后,詹纯新没有点名,而是说“ 为什么有人比我们贵得多,但是我们做了。 这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宽容,大气。 ”。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技术上双方也进行了比较,2008年12月,两家公司在一个月内相继打破了世界纪录, 中联重科刚将超高性能混凝土送到411米高的作业平台,三一重工自主开发的世界最大72米

现在,在资产盘和销售额论上,三一重工领先中联重科,他们宣布在今后4年到7年间,实现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产业10强的目标。

对这一“同城恩怨”最善意的预测可能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在竞争中找到基业的长青基因。

标题:“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同城恩怨”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