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10字,读完约8分钟
秦夕雅赵雨冰
年,中国惩治腐败的力量空前。 年,新的反腐败时代到来了。
两会期间,中国监察学会前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年复一年的高压反腐败态势,一群“虎、苍蝇”将继续被揭发。” 然后下半年,制度腐败,有重大突破,年将继续治疗“标”,进入开始治疗“本”的临界期。
李成言参加过《腐败处罚和预防体系的建立~事业计划》的起草专家座谈会,该《计划》确定了5年内坚决抑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效果。
制度腐化进行
第一财经日报:据报道,推进“试行新提出领导干部相关事项的公开制度”,是第十八届第三中全会上反腐败的亮点,该试行有望于年突破。 为什么最先推荐“新任”的公务员? 将来什么时候可以转移到“全体”的公务员?
李成言: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谈。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关于官员的财产申报问题,这是多年来没有处理的问题。 我国想在1988年正式提出方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开始推进官员的财产申报。 应该是最开始提出了推进这个制度的正式文件,但当时各方的抵抗很大,愿望没有实现。
从1988年到26年,我国没有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和实施这样的制度。 这确实是个大疑问。
早在1995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 年7月1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体的一些事项的规定》,确定处级以上官员必须申报重大事项,如收入、固定资产等。 在操作过程中,各部门进行了重大事项申报,申报后,石头沉入大海,“只是不确认”,没有反馈、检查、监督,难以发挥作用。
其次,随着从上到下的政策规定,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了“从下至上”的改革试验。 2008年新疆阿雷泰地区颁布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关于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 之后浙江慈溪、广东两区一县等相继进行了财产申报公示考试。 上述各地试行改革面临的障碍也同样很大,虽然最后做不到,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第三,如果难以全面展开推进,是否有“新人新方法、老人旧方法”的尝试:要提拔先申报。 对新入公务员,也要同样答应申报。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申报手续,为了不流于形式必须制定法律制度。 中纪委要站在表面操作,执行给部门和个人,严格管理申报。 另外,申报结果必须公开,如果隐藏结果,则申报的意义消失,同样容易成为暗箱操作。
将来,所有的公务员、政府、公司的公务员等,应该从国家财政筹措资金,公务人员进行财产申报。
日报:在中央第二次巡视中,10个被巡视点存在干部选任问题,特别是官员带病提拔等问题。 老毛病提拔,顶尖权力太大,你认为我国干部选拔的流程还需要那些改善吗?
李成言:关于老毛病的提拔,根源是我们limin管理权力太集中,集中在一只手里就能提拔一个身体。 所谓的集体决策、组织管理多倾向于形式化。
因此,处理这个问题的要点有两个。 一是建立和完善监测系统。 一定要在现行官员选拔体系之外有独立的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说监督体系一定要相对独立,纪委书记要对所有被选拔的干部表明态度,直接承担干部选拔的监督责任,使纪律监督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推进官员选任各方案事业的公开化。 虽然很难进行公开,但效果一定很快就会有效。 有问题的人最害怕公开。
限制顶尖权力有三种方法,将来必须在执行层面制定条例。 首先,“高层”不划分具体工作,只负责宏观主体性工作,承担主体责任。 其次“顶尖”也要接受同级纪检部门的监督。 这里要注意的是,确定要点部门提拔的干部一定要报告一级纪委的批准,防止同级纪律监督不在场。
日报:十八大后,中央二轮巡视已经取得了好成绩,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有更高的期待。 未来的巡视制度能在那些方面继续改善吗?
李成言:在王岐山就任纪委书记一职后,这个制度经常迅速发展,表现为“不是两个固定”,一是人员不固定,巡视组领导一次任命,人员随时调整。 二是巡视对象没有固定。 整个中央巡视组都被纳入中世纪委员会管理,随时掌握巡回资源,可以比较有效地规范巡视组的权力。
巡视制度可以推进纪检权力的上移,防止地方控制监督的权力。 将来会向更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或出现专业的巡视法,以推进该制度的规范。
指望纪委监督同级党委。
日报:总结新领导人集体上任后的反腐败路径,那些亮点值得关注吗? 有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创新和改革吗?
李成言: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在反腐败方面有很多亮点。
第一,反腐败态度鲜明,思想上把反腐败事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反腐败不顺利党就必须亡国,建设廉洁政治,这在我们党的政治报告中还是第一次。 这表明新的中央政府在反腐败问题上有很大的决心。
第二,重视反腐败支持廉正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央已经确定要用法治的方法推进反腐败,建立国家反腐败法,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然后“和老虎、苍蝇一起打”。 另外要反对特权,严格把握作风建设等。
第三,在调查大事件的重要问题上,从纪委内部抓住,严抓腐败,决不手软。 十八大以来,20多名部级官员、18万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6400个县处级以上官员受到司法处罚,调查腐败的速度明显加快,调查腐败的力量明显加大。
日报:从年到现在,进行了8项规定,反四风,大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事业对腐败的价值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李成言:首先,大众路线教育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工作都是对腐败的前奏和基础性工作,其作用是使领导干部认识到“四风”问题是腐败的前兆,作风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我们党的政权基础。 提高认知是处理问题的第一步,从以上带下的作风建设开始,从提高大众认识开始,一定要为反腐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大众路线教育活动发现腐败问题。 大众通报的路径开通为提供腐败线索创造了条件。
第三,可以推进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为反腐败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平台。
日报:未来制度反腐败行业还有那些进步空之间吗? 对未来腐败的期待有哪些?
李成言:年反腐败最重要的是推进反腐败制度的突破,通过年一年的“治标”,推进治本的到来。
以下几点最值得期待:
第一,双重领导体制的建立,纪委的监督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接受同级党委的指导,而且也要接受上级纪检机构的指导,这成为了对同级党委权力的制约。
第二,纪委书记、副书记被指定为前级纪委书记,与组织部门合作考察,然后任命,党委不再具有直接任命权。
第三,同级纪委员会可以监督同级党委员会。 以前被监督者指导监督者,现在进行了调整,党委书记是领导的主体责任,纪委书记负有监督责任。
第四,关于纪检监察事件的所有线索都必须报告给同级党委,而且也报告给上级纪委,对党委控制事件的权力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王岐山提出,纪委的权力也要受到比较有效的监督,在中纪委内部设立纪检监察执法监督部门,专门监督内部的监督权力。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了专门监督内部权力的部门。 “党要管理党,严格控制党”,监督权力必须交给纪委。 以上是制度对腐败的重要进步。
日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从业机构,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的职能。 反腐败协调小组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人员构成怎么样?
李成言:协调集团的首要功能是整合不同行业的监督资源,协调关系,达成共识,加大力量,推进监督权力配置。 该小组由纪律检查部门主导,有助于平衡各种意见。
但是,这个协调机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比如,发生一点事件,就知道各种资源、各种背景在起作用,沟通关系,平时就发生事件。
标题:“中国监察学会原副会长李成言:2014年反腐制度突破值得期待”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