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01字,读完约10分钟
文/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胡鞍钢(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1998年6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在北京共同组成的非正式、公益性学术组织,刘鹤、吴敬琏、杨伟民、周小川、易纲、楼继伟等50名金融界官员、著名经济 )
“中国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需要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除非这个环节出现问题,中国稳定如泰山。 ”。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的核心。 常务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你经历过什么样的政治阶梯? 他们有什么样的政治经验、政治背景和政治领导能力? 作为领导人新老交替的政治过程,是如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 作为这次的领导集体,如何考察和选择下一个领导集体或者集体继承人? 这确实是有新闻不对称、新闻不明确性、新闻不完全性的新闻问题,也是实际操作问题。 也就是说,用什么方法考察集体继承人,选择集体继承人。
对此,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
“政治路线确立了,必须人具体贯彻执行。 什么样的人执行,是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是不赞成的人,还是有中间态度的人执行,结果不同。 提出了谁接手的问题。 ”。
他说:
“中国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需要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除非这个环节出现问题,中国稳定如泰山。 ”。
那么,如何处理继承人的选择和考察问题呢? “辨别材料必须等7年”,但这样的人才不是7年,而是通过数十年的长期考察和识别,中央指导集“从优中选出优,“从强中选出强”,党的政治路线,最优秀、最忠实、能治党治军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在领导人治党治国治军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最关注的是其锻炼和成长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新的中央集团领导人和集团继承人的产生,不是西方各国产生国家元首时像“空降兵”那样在选举中一举登场,而是像“文化大革命”政治新星王洪文那样“火箭式”登场,而是典型的
通过研究发现省区市委书记是中央领导的重要来源。 主政地方是领导学习国家管理的最好学校,也是识别和选择国家领导的最好考试,当然是地方领导到达中央领导岗位的最重要的政治阶梯。
第一阶段是担任党省区市委书记,在治理国家之前先接受治省的训练和考验。 担任省区市委书记进入学习国家管理道路的最高学校。
到年底,世界人口超过亿的国家有11个,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以人口达到6000万为大国标准,中国至少8个省的人口将达到或几乎达到6000万。 从地区、人口和经济规模来看,中国的一些省相当于世界多个国家,管理这些省相当于管理一个国家。
以广东省为例,年广东省人口已经突破1亿人( 1.05亿人),超过世界第十二大人口国家菲律宾( 0.973亿人),国内生产总值5.3万亿元,约8158亿美元,居世界第15位,货物出口总额5319 这是这个最高的国家管理学校,因为担任省区市委书记长期以来积累和具备了地方政府的经验。 这个阶段是他们成为中央领导所需的新闻、知识、经验、能力的“加速积累期”。
我们对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和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首次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前在省级主要负责人岗位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曾经担任省区市委书记的比例非常高。
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7人,5人担任省委书记、直辖市委书记,比例为71.4%,其中李岚清也担任天津市副市长,具有地方省级经验的比例达到85.7%。 担任省级主要负责人(指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下同)的时间平均为4.7年,担任省委书记/省长的时间平均为3.4年。
第16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9人中,6人担任省党委书记、直辖市市委书记,比例为66.7%,其中罗干也担任河南省副省长,具有地方省级经验的比例达到77.8%。 担任省级主要负责人的时间平均提高到12年,担任省委书记/省长的时间平均提高到7.1年,其中4人在两个省(直辖市)担任省(市)委员会书记。
第17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9人,8人担任省党委书记、直辖市市委书记,比例为88.9%。 担任省级第一负责人的时间平均为10.9年,省委书记/省长期平均为7年,其中5人在两个省(直辖市)担任省(市)委员会书记。
为什么近年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担任省区市委书记的比例这么高? 这决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中国政治迅速发展的必然逻辑。
中国政治家和领导人的产生是自然的历史形成过程,与西方各国通过所谓的“民主选举”产生的“空降兵”式领导人根本不同,他们经过政治阶段,逐步选拔,差异化,成绩高,各级党的代表
从政府层面来看,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五级政府,而美国只有三级政府。 实际上,在中国成为省级主要负责人的岗位通常比成为普通大国总统的努力大,政治开始的时间也长,来自政治的经验也丰富。 没有省级经验,没有在“国家管理学校”学习过的人,很难比较有效地管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对党的中央领导小组成员来说,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第一负责人这一“政治阶梯”非常重要,他们不仅通过省级员工直接获得了地方管理经验和历史,还通过参加历史性的党大会和中央大会间接获得了国家 因为他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央的大政策方针,结合地区的现实状况创造性地开展事业。
省区市委书记要极具挑战性和全面性,独立、自主地创新地方重大快速发展思路,把握地方重要快速发展政策,解决重大地方性问题,处理紧急性地方事务。 他们是地方事务的第一负责人,也是中央大政方针执行的第一负责人。 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政治知识和政治经验,也是培养中国政治家最重要的“大学”。 除了外交和防卫事务,他们的政治能力还可以和世界各国的政治领导人竞争,也有竞争力。 这也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大多来自省区市委书记的理由。
重要的是,他们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时,可以有意识地克服中央机关的官僚主义,有意识地转换思考,尊重地方创新精神,支持地方创新探索,指导地方创新实践。 因此,这有助于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协商、激励兼容的新中央—地方关系。
第二阶段是担任党的领导集体成员的第一助手,也是“集体交替”的过渡期。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 这是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实行集体轮换的战术构想和精心设计。 这个阶段的第一锻炼岗位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候补书记,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的第一助手。
统计数据显示,这几次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进入该常务委员会之前接受“第二阶段”训练的时间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这反映了他们在中央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越来越丰富
在15次中央政治局7名常务委员中,进入这次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前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候补书记的时间平均为0.6次,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时间平均为1.6次。
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的九名常务委员中,在进入这次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前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候补书记的时间平均为0.9次,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时间平均为1.4次。
17届中央政治局的9名常务委员中,这次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前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候补书记的时间平均为0.9次,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时间平均为1.7次,只有习近平、李克强在进入常务委员会前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
在这个政治阶段,他们已经进入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第一助手,分管党政军队的某些方面的工作。 即使是担任省区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人,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理解和分享中央领导集体是如何做出重大决定的。 这就像他们的“实习期”和“准备期”,全面接受了治党治国理政之道术的“强化训练”,为他们将来的集体接班做着各种政治准备。
另外,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让他们发挥合作带的领导作用,使他们尽快完成从地方负责人到中央领导角色的转变。 这个阶段也起到了集体考察的作用,特别是政治考察是“包括政治方向、政治角度、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洞察力、政治敏锐性”,防止戈尔巴乔夫式人物的出现,为集体选择、集体交替、集体接班做政治准备
以上两个“政治阶梯”都是未来大部分中国领导集体成员的必须阶段,是必须的历史,更是最好的检查。 这两个阶段的政治准备本身降低了新闻的不对称、不完全性和不明确性,增加了集体更替的新闻共享性,为顺利实现领导集体核心的新老交替奠定了基础。
一般来说,正式加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成为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必须在走完前面两个政治台阶之后。
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交替交替、至少两个阶段的考察、选择和实际锻炼,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集体选择、集体交替、集体交替的制度设计。 这个设计比较有效地没有引起毛泽东时代的个体选择、个体交替、个体交替带来的弊病,使党中央不出现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
最后一个环节是政治交接,首先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 例如,胡锦涛担任党的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的领导,在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指导下,直接起草党的十六大报告,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正式提交党的十六大,得到大会的批准,十六届党中央执政党、治国 这实际上完成了政治交替任务,保证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不随领导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保证中国继续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本文作者介绍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代表、国情研究领袖。 )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览越来越多精彩的文案。 点击微信接口右上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关注。 意见领袖为你提供财经专业行业的专业分解。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代表、国情研究领袖。
标题:财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怎么产生的?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