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71字,读完约5分钟
本文最先发表在微信公共平台上:港股的那件事。 复印件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和信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电影《东成西就》中有张国荣饰演的黄药师和王祖贤饰演的素秋师妹两人修行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是“皱眉取剑”和“情意刀绵绵”。 这种剑法刚中带柔,杀意中闪烁着无限的温暖,带着灵魂的眼神,让对方死在无形中。
主角换成美国和中国没有违和感,在今天的世界上,作为老哥哥你来我也在不断地进行比较,显然在暗斗。 “习特会”后,美国和中国就美国天然气和其他领域容易进入市场达成了广泛的协议。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政府本月将发表共同外交公报,以恢复中美贸易平衡,增加双方贸易。
这是件好事啊。 但是听到这个消息,港股板块“duang”倒下了,我们为此脉搏,问诊。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利用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量年均增加13%以上,煤气人口约增加4倍。 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来看,燃气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3倍,燃气管道长度增加了5倍。 为了确保城市燃气供应,“十二五”期间,各地陆续建设城市燃气应急、调峰储存设施,储存规模达到10亿立方米。
根据已经发布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5%,天然气比例达到10%,煤炭消费比例控制在58%以内。 这次能源局在2030年提出,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15%左右。 现在这个数字是5.8%,介于2倍的市场空之间。
看这里,对天然气产业链来说还是巨大的利益吗? 别着急,看点在后面。
到具体的天然气产业链,上游负责勘探和生产,中游负责运输,下游主要流通。
最后是下游流通。 通常一个城市只有一个专利供应商。 另外,由于规模效应的问题,大规模的国企很多。 我国代表性的公司有港华煤气、华润煤气、中国煤气等。
是否观察到股价飞进街道的是这些下游公司,问题在哪里?
二、
天然气的中游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下游销售由地方发改委/物价局定价。
国产陆地气体基本上采用市场净回值法定价。 年6月,政府对国产陆上燃气定价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前“两广”试验的市场净值模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将以前传达的“发货环节定价”改为“门站环节定价”。 “非二广”区域以客户年采用量为基准,将天然气消耗量分为库存气体和增量气体,增量气体采用“市场净值”定价,库存气体依然采用管制定价。 “两广”使用市场回笼价格的定价,不区分库存气体和增量气体。 年4月,国产陆上气体所有使用“市场纯回值”法明确了门站价格。
进口管道煤气首先使用双边垄断价格模型。 中国进口管道燃气主要来自独联体国家,进口价格使用bim双边垄断价格模型,经两国政府谈判明确。 进口后交付国产陆上燃气系统,一并定价销售。 进口管道气体表示“价格下降”的状况,损失部分由管道气体进口商承担。
国产海上煤气和进口lng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 国产海上煤气价格由供求双方协商明确,政府不介入。 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国产海上气体的开采,另一方面由于国产海上气体的产量少,对现有的天然气价格体系没有什么冲击。 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中东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lng,进口价格主要使用长协会或明确与ope油价的相关方法,终端销售价格由供求双方协商明确。
三,
作为世界第三大lng出口国,美国天然气(走海上lng )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进口lng市场的竞争,现在的政策是管理中间管道的煤气收钱,开放两头,客户和制造商谈判 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开放,价格竞争充分,因此lng的价格进一步下降,对分销商来说价格下降是粗略的。
另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可能将城市天然气分销商的年资产收益率限制在6%,政府希望降低最终用户的价格以促进费用。 这是发改委年末降低商业和工业用户天然气价格,年内将天然气管道运输业务收益率限制在8%的一系列措施。
6%的限制是在扣除合理价格的基础上税后计算的,对资产收益率高的新能源和中国煤气是重磅炸弹。
国际天然气市场长期存在“东亚溢价”,如果中国能从美国大量进口液化气体,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市场的天然气价格。 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美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缩小中美能源价格差距。 在减轻和消除中国制造业能源价格劣势的同时,中国制造业将产能转移到美国,获得廉价的油气能源、原料供给动机,可以达到一石n鸟的效果。
东方不亮。 lng进口多的时候,应该考虑产业链中游运输环节的投资机会吗?
例如,低温运输车和低温罐的市场占有率居中国第一位的中集中安瑞科( 3899.hk ),lng接收站的大型罐、lng加气站的模块化产品和cng加气站与国内市场占有率位于前三位。
例如,中石化集团专营管道运输的中石化冠德( 0934.hk ),天然气运输占有率为30%。 管子的价格不会上涨,但量了一下还是一样的机会。
比如中海石油化学( 3983.hk ) :中海油是以天然气深加工为主的子企业,从事化肥、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是天然气价格下降引起的。
最后,如果这个谣言不是真的呢?
本文的复印件和意见只是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作者没有该企业的股票,作者提供的新闻和解体仅供投资者参考,由此进入市场,风险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
小仲马|格隆汇专栏作者
文案来源:微信公共平台港股的事
标题:【燃气股暴跌:虚惊一场还是魂断沙场?】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gg/2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