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2字,读完约8分钟
在这个地球上,200年前,可能没有大型煤矿,200年后也没有。 大型煤矿只存在于现在的特定时期,所以我必须写与其相称的作品。
——老井
文/巴九灵
01
县古代城市的古老城门据说是汉代遗留下来的古迹。 一群草从砖缝里钻出来,把这些墙砖弄碎了,倒在了东边。
奇怪的是,城门有点窄,旧了,但依然川流不息,骑着电瓶车通过的人需要用脚撑着地面慢慢滑,以免被地面很深,汉代的车辙拉着七肉八素。
出了东城门,路口上种了一排柳树。 古人分手时,折叠柳相的礼物表示挽留的意思,但现在没有人会再这样了,所以柳尖静静地垂到护城河里,面对着水。
“那时写诗就像疯了一样,每天不吃饭,不睡觉,不恋爱,工作就写诗。 但是现在不行,写诗的技术正在不断提高,但其热情、状态已经无法回到年轻时的样子”
老井平时在矿山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所以通常不出门。 空空闲的时候,躲在桌子前,看诗,写诗,最近去了电影院,还是两年前《我的诗》在淮南播出,他应邀去看了。
女儿去年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分数线超过了一条线的十几分,但决心去985,211,提议和父母复读一年。 于是老井咬牙切齿,在复学的学校周围租了三四十平的小屋,每月的房租大约是700-800元,对他来说真是很大的支出。
这次,四名评委一致知道他当选为第二届桂冠工人诗人,我问他。 你高兴吗?
他笑着说:“真高兴啊。 总之,这个奖金总是能处理很多燃眉之急。 ”。
他这么直率,提问的我,反而不好意思了。
02
那天,老井穿着蓝色的白条纹衬衫,露出漂亮的脸和手指盖,我一直没认出他。
我想我没见过他的样子。 在《我的诗篇》中,他的脸是沾满汗水的煤渣,只有一只眼睛,在强烈的矿灯下微光闪烁。
煤矿工人的井,他的脸仿佛永远沉在黑暗中。
地底800米,那里是老井从事的地方。 从地表下来,矿工需要排队进入罐子,也就是简陋的电梯,一次大约挤三四十人。 下降时间持续了几分钟左右,在此期间,老井低着头保持沉默。 头顶的阳光射入四方的井口,随着他们的下降,变远,变远,最后只剩下米粒通常的大小。
老井告诉我,机器的声音和轰鸣声都太大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说过话,他们在黑暗中一直往下掉。
壶停了,工人们扎了鱼,在井下步行30-60分钟,到达了当天的工作区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为了防止煤气爆炸,井下不得着火。 矿工们连吃饭和喝水都很难,所以他们事先准备好了。
“做了31年煤矿工作,在井下没吃过热饭。 ”因此,胃病、关节炎、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这种职业病,老井一个也没掉。 每次爬楼梯,他都要用手轻轻扶住膝盖。 更可怕的是,这两年间,他多次莫名其妙地晕倒,一时失去意识,醒来发现倒在地板上,静静地爬起来继续工作。
天花板、透水、煤气、塌方,在看不见天日、没有四季的世界里,死神的手指仿佛牢牢地扎在所有的黑暗中。 即使是在井下工作了三十一年的老井,每天下井时,也会感到恐惧,黑暗深处充满敌意的眼睛一直窥视着自己,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黑暗中长时间狂吠。
实际上,如果是经历过几年煤矿工人的人,多少都有过死亡。 老井自己经历过几次逃避死亡的事件,最难忘的是1995年的谢一矿煤气爆炸。
井先生的笑总是让我伤心。
大概一年后,老井写了一首名为《矿难遗迹》的诗。 在《我的诗篇》纪录片中,老井完美地朗诵了这首诗。 他说:
我允许说不出话来,穿过了墙壁
用手舀你们温暖的灰
进行长时间的对话
所以我只能在这首诗里做
写道:在广阔的地心深处
有几十个人摘了大地内脏
不幸受到大地报仇的时候
放出的万丈怒火,变成了焦炭
余下心悸,爱恨,还有……几年后
把煤搬到炉子里
那个身体呆呆地自以为是
有很多白色的骨头 ……
他在谈话中没有什么肢体动作,最大限度地运动的是他的眼睛,总是非常强壮,非常强壮地向上看。 一边回忆,一边感觉在拼命寻找什么。
我想可能是作为矿工的潜意识,我总是在寻找天空的光芒。
他可能只是没有习性地直视别人的眼睛。
“同样是国有企业的工人,我们矿工好像从未像钢铁工人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 煤矿工人的心总是很自卑。 ”。
20年前,世纪交替之际,在中国建设迅速发展的黄金期,对电力、钢铁的诉求急剧增加,作为能源原材料的煤炭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
但是,地平线上拔地而起的钢筋森林,万丈高楼,建得越高,离他们越远。
他们是住在-800米的人,因为闷热的湿气腐蚀了他们的健康,伸手不见五指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自尊心。
“我第一次坐在负八百米的地心深处时,只有我有身体。 静静地关上了头上像萤火虫一样微弱的矿灯。 这个时候,我感觉周围的黑暗像隐形坦克一样碾压过来。 抬起眼睛环顾四周,悲伤的是,我活着的身体和周围很多寂寞的物体一样,黑暗没有光,事实真的很想哭。 ”。
从那时起,井说他给自己定下了一生最大的目标。
竭尽全力创造比我臭肉体明亮高贵的东西。
就这些!
老井说,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抒情、言志、载道。 后来,他开始用诗说志向。 从《矿难遗迹》的歌开始,他的诗开始转向职业生涯。
他说:
在这个地球上,200年前,可能没有大型煤矿,200年后也没有。 大型煤矿只存在于现在的特定时期,所以我必须写与其相称的作品。
04
一百年前,世界上没有淮南这个城市,只有寿县的古城。
淮南是一座用煤建成的城市。
最初是日本人,在淮南建设了第一个大规模的煤矿场,千万工人被日军奴役,促使他们进入矿井采煤。 地下环境不好,很多工人在高强度和低保障的工作条件下迅速崩溃,无法治疗,因此失去了劳动力,日军把这些煤矿工人一个接一个地拖到荒野里生活埋了。
“大通矿的对面,有万人坑。 有时记者来采访,我带他们去那里看看。 ”。
老井的话到此结束。 我认为这是因为他的创作主题素材以煤矿为中心。 这个沉重的开始也是他诗的副本中可以考证的来源,但他不希望这个时代的不幸真的与他们密切相关。
老井的朋友,淮南市作协副主席王运超要带我们去寿县古城看看。 他是多年的老井好朋友。 老井第一次作为诗人接受媒体采访,在海子的家乡举办了老井诗歌研讨会,都是王运超联系安排的。 像我们这样采访老井,有这样的机会的话,王运超一定会有空空,帮助老井打点,留下采访的影像和照片。
王运超的愿望是收集淮南地区作家的全部资料,将来开淮南文学馆。
历史可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很多传说。 让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对历史的记载、文化的传承有极其深刻的使命感,就像用生命,刻下他们身上留下的厚重而深刻的痕迹一样。
淮南郊外从1960年代开始出现,湖的底部有曾经的矿山。 这些湖是在煤矿开采的,地质塌陷形成的。 这些湖的面积可能是西湖的近一百倍,周围长着杂草。 市民们喜欢开车去寿县古城玩,避开了这里。
他们就像这个城市的伤口,荒芜,大规模。
埃德蒙·罗卡说。 “走路的人一定会留下痕迹。 一千年前,寿县是淮南国的中心,时间折柳,留下城门守护着怎样辉煌的过去。 一千年后,依赖煤炭建立的这个城市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在湖边种柳树,我还记得在地心深处写下历史的人。
在黑暗中,他们挥动着沉重的镐,就像在煤层里打捞古代的游鱼——
白纸上浮现着黑色的字。
05
王运超也从事文学创作,有1000度以上的近视,眼镜镜片像啤酒瓶底部那么厚。 他做了一会儿手术,摘下眼镜,然后想申请开车。
有了车,就可以到处走,到处看看。
井先生的女儿马上就要高考了。 高考结束后,他们归还租来的房子,搬到自己家。
两年前,老井一生的积蓄在淮南城乡结合部购买旧房还原房,约3000元/平。 他说,虽然离市区很远,但周围很大,草木茂盛,老井对此很满意,这个环境适合创作。
煤矿工人工作很辛苦,以前骑自行车回家,经常骑自行车打瞌睡,所以只能把车停在路边,靠着墙睡一会儿再骑自行车。 那条坑道,给他带来了一生的追求,但遗憾的是:“在井下坐了三十多年,看着天,每天看的还很有限,毕竟对创作有影响。”
他衷心希望,脸上带着笑容。
我很高兴。 这次,他的笑容终于不悲伤了。
本文是微信公共平台:首次在吴晓波频道发表。 文案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络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标题:“老井:地心”
地址:http://www.china-huali.com/cjxw/45461.html